易经上坎下坎的卦辞,易经第二十九卦坎卦详解

2023-10-19崇庆运势网热度: 12704

《易经》原文及译文:第25(无妄卦)—第32(恒卦)

无妄卦、大畜卦、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恒卦

无妄卦卦象《易经》第25卦:震下乾上(天雷无妄)

上九 _____ 爻辞: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九五 _____ 爻辞: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四 _____ 爻辞:可贞,无咎。

六三 __ __ 爻辞: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六二 __ __ 爻辞: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初九 _____ 爻辞:无妄,往吉。

无妄卦卦辞: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卦彖辞: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无妄卦大象: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译文:

无妄卦卦辞:无妄卦象征不妄为,至为亨通,利于坚守正道。如果不坚守正道,就有危难,不利于有所前往。

无妄卦彖辞:无妄卦,刚强者从从外面进来而作主于内,行动充满活力,刚强者居中而有呼应。至为亨通,因为它坚守正道,这是天命的要求。如果不守正道,不利于有所前往,不虚妄时还要前往,能去哪里呢?天命不肯保佑,能够行得通吗?

无妄卦大象:无妄卦上为乾,为天;下为震,为雷。是天下雷行之象。雷声传行于天下,万物响应,象征不虚妄,因为天雷无妄。先王看到这种现象,就努力配合天时,治理天下,养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译文:没有虚妄,前往吉祥。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译文:没有虚妄的前往,心意一定能够实现。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译文:不在刚开始耕作时就期望获得丰收,不在荒地刚开垦后就期望变成良田,那就适宜前往了。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译文:不在刚开始耕作时就期望获得丰收,是因为不刻意去求取财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译文:无缘无故遭受灾祸,就好象有人拴了一头牛,过路人把它牵走,村里面人遭殃。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译文:过路的人牵走了牛,村里面的人却遭了殃。

九四:可贞,无咎。

译文:守持正道,没有灾难。

象曰: 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译文:守持正道,没有灾难,这是本来就有的法则。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译文:没有虚妄却生了病,不用吃药也会痊愈。(喜:愈)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译文:不了解药物的药性,最好不要尝试。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译文:没有虚妄,但一昧行动会遇到灾祸,没有任何好处。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译文:没有虚妄而行动,是穷困处境带来的灾难。

第26卦:山天大畜

大畜卦卦象《易经》第26卦:乾下艮上(山天大畜)

上九 _____ 爻辞:何天之衢,亨。

六五 __ __ 爻辞:豮豕之牙,吉。

六四 __ __ 爻辞:童牛之牿,元吉。

九三 _____ 爻辞: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九二 _____ 爻辞:舆说輹。

初九 _____ 爻辞:有厉,利已。

大畜卦卦辞: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卦彖辞: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大畜卦大象: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译文:

大畜卦卦辞:大畜卦象征大量畜聚,利于坚守正道。不要让贤能的人困守家中自谋生计,而应该把他招到朝廷中食取国家的俸禄,把才能奉献给国家,这才可以获得吉祥,适宜渡过大河。

大畜卦彖辞:大畜卦,阳刚强健忠厚诚实,辉映光而日日更新。阳刚在上而崇尚贤能,能够止住劲健,充满正固的力量。不吃家里的饭而吉祥,是因为国家在培养贤人。适宜渡过大河,是顺应上天的命令。

大畜卦大象:大畜卦上为艮,为山,下为乾,为天,是“天在山中”之象。即上天处于大山的包围之中,这只是一种虚构的喻象而已。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广泛学习并记得前人的言行,借此畜聚无限的经验,从而蓄养自己的品德和智慧。

初九:有厉,利已。

译文:有危险,适宜停止。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译文:有危险,适宜停止,才不至于遭受灾害。

九二:舆说輹。

译文:车厢脱离了车轴。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译文:车厢脱离车轴,是因为居中而没有过失。r>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

译文:我的好马一直在奔驰,适宜在艰难中正固。每天练习驾车跟防卫,适宜有所前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译文:适宜有所前往,是因为与上位者心意相合。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译文:小牛的角上绑上横木,最为吉祥。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译文:六四最为吉祥,是因为它不能到处伤人(值得喜庆)。

六五:豮豕之牙,吉。

译文:阉割过的公猪,它的牙齿也不会伤人,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译文:六五的吉祥,在于它阉割以后变得温顺,不会伤人以致伤己,值得高兴。

上九:何天之衢,亨。

译文:何等畅达的通天大道,必然亨通顺利。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译文:上天所赐的青天大道,正道可以充分实现。

第27卦山雷颐

颐卦卦象《易经》第27卦:震下艮上(山雷颐)

上九 _____ 爻辞: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六五 __ __ 爻辞: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六四 __ __ 爻辞: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三 __ __ 爻辞: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二 __ __ 爻辞: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初九 _____ 爻辞: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颐卦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卦彖辞: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颐卦大象: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译文:

颐卦卦辞:颐卦象征颐养,坚持正道可得吉祥。观看养育的状况,就知道人要自己求取食物。

颐卦彖辞:颐卦,守正吉祥,养育合乎正道就会吉祥。观察养育状况,就是要观察他所养育的对象;自己求取食物,是要观察他如何养育自己。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人,从而养育所有百姓,颐卦随顺时势真是伟大呀!

颐卦大象:颐卦上为艮,为山,下为震,为雷。是“山下有雷”之象。春雷在山下震动时,山上草木萌发,所以象征养育。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就当效法这种精神,言语谨慎,以修养德行;饮食有节,以滋养身体。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译文:放下了你的大乌龟(财物),却来看我咀嚼食物,有凶祸。(放着自己的财富,却去贪婪别人的财富,有凶祸。)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译文:贪图别人的东西,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不尊贵了)。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译文:颠倒养育方式,违反常理,求养于下,抛弃于上,前往会有凶险。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译文:六二前进有凶祸,是因为前往会失去同类。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译文:不按照正常的饮食之道,守正有凶祸,长期都不能轻举妄动,因为你已经走错方向。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译文:长期不能轻举妄动,是因为它过度背离了正道。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译文:颠倒养育方式,吉祥。各种不好的习惯,会逐渐消失掉,没有灾难。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译文:颠倒养育方式而吉祥,是因为上位者能够向下施以光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译文:违背常理。守住正固就吉祥,不可以渡过大河,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译文:守住正固就会吉祥,是因为能够顺从上位者的意愿。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译文:遵循颐养之道,虽有危险但是吉祥,适宜渡过大河。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译文:由于懂得颐养之道,虽有危险但是吉祥,还是值得喜庆。

第28卦:泽风大过

大过卦卦象《易经》第28卦:巽下兑上(泽风大过)

上六 __ __ 爻辞:过涉灭顶,凶,无咎。

九五 _____ 爻辞: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九四 _____ 爻辞:栋隆,吉;有它,吝。

九三 _____ 爻辞:栋桡,凶。

九二 _____ 爻辞: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初六 __ __ 爻辞:藉用白茅,无咎。

大过卦卦象: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大过卦彖辞: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大过卦大象: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

大过卦卦象: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大过卦,房屋的栋梁遭受重压而弯曲,利于前往行事,亨通顺利。

大过卦彖辞:大过卦,是大的方面过当。栋梁弯曲是因为首尾两端太过柔弱。刚强者过盛却能守中,行动顺利而和悦,适宜有所前往,可以通达。大过卦随顺时势真是伟大呀!

大过卦大象:大过卦上为兑,为泽,下为巽,为木。大水淹没了树木,大大超过了限度,所以是“大过”的象征。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得到启发,在非常时期,要有大的过人之举,进则力挽狂澜,无所畏惧;退则避世隐居,毫无苦闷。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译文:在地上垫一层白色的茅草,然后上面再放上一些贡品,没有灾难。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译文:用白色茅草垫在底下,然后上面再放上一些贡品,是因为柔弱者处在下位。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译文:干枯的杨树长出新的枝叶,老头子娶得少女为妻,没有不适宜的事。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译文:老头子娶得少女为妻,是走过之后再来相识。

九三:栋桡,凶。

译文:栋梁弯曲,有凶祸。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译文:栋梁弯曲,有凶祸,是因为没有有力的支持(辅助)。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译文:栋梁隆起,吉祥;可能也有意外之灾。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译文:栋梁隆起,吉祥,因为不再向下弯曲。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译文:干枯的杨树重新开花,年老的妇人嫁了年轻的丈夫,虽没灾祸,也不值得称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译文:干枯的杨树重新开花,怎么能够长久下去呢?年老的妇人嫁年轻的丈夫,终究不是美好的事情。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译文:发大水时渡河,淹没了头顶,有凶祸,但没有责难。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译文:发大水时渡河,淹没了头顶,有凶祸,谁也不能责怪于他。

第29卦:习坎卦

坎卦卦象《易经》第29卦:坎下坎上(习坎)

上六 __ __ 爻辞: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九五 _____ 爻辞: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六四 __ __ 爻辞: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六三 __ __ 爻辞: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九二 _____ 爻辞:坎有险,求小得。

初六 __ __ 爻辞:习坎,入于坎窞,凶。

坎卦卦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坎卦彖辞: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坎卦大象: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译文:

坎卦卦辞:两个坎卦重叠在一起,象征重重艰险。要胸怀坚定的信念,执着专一,内心才能不畏艰险而获得亨通,这种坚强刚毅的行为必然为人们所崇尚。

坎卦彖辞:坎卦,代表一重又一重的危险。水流动而不满盈,行动有险阻而不失信。内心通达,是因为刚强果毅又居于中位,这种行为必然为人们所崇尚。往前走去,对大家有一定的贡献。天象的险阻是没有办法跨越的(指日月星辰),山川丘陵叫做地险。王公设置险阻来保护他的国家,险的时用真是伟大啊!

坎卦大象:坎卦两坎相重,象征水连续不断地流过来,因而造成重重险陷。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就应该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习教事),要常保美好的德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处事能力,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低谷。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译文:置身于重重的艰险困难之中,落入到陷坑的最底下,结果必然是凶险的。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译文:置身于重重的艰险困难之中,落入到陷坑里面,是因为走入了偏道。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译文:坎陷中出现险阻,小小的要求能够实现。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译文:小小的求取能够实现,是因为还没从危险中走出来。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译文:往来进退都处在重重险坎之中,只好在这种险境中伏枕以待。落入险坎的最底下,暂时不能有所作为。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译文:往来进退都是重重的险阻,这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用处。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译文:一盅酒,两盘供品,简简单单,用瓦盆盛着,从窗户递进来,最终没有什么危险。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译文:一盅酒,两盘供品,危难的时候有人相帮,是因为处在刚柔交接之际。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译文:坎陷尚未满盈,抵达齐平的程度,没有灾难。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译文:坎陷尚未满盈,是因为虽居于中位还不够壮大。

上六:系用徽纆,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译文:被绳索重重地捆绑住,囚进牢狱里面,长达三年不能解脱,十分凶险。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译文:上六没有做好准备,就要去冒险,所以会有三年的险难。

第30卦:离卦

离卦卦象《易经》第30卦:离下离上

上九 _____ 爻辞: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六五 __ __ 爻辞: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九四 _____ 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三 _____ 爻辞: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六二 __ __ 爻辞:黄离,元吉。

初九 _____ 爻辞:履错然,敬之,无咎。

离卦卦辞: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卦彖辞: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离卦大象: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译文:

离卦卦辞:离卦象征附着,利于坚守正道,亨通。畜养柔顺的母牛(畜养柔顺的德行),吉祥。

离卦彖辞:离卦,就是依附。日月附丽在天上,百谷草木附丽在地上,以双重的光明来附丽于正道,可以透过教化来促进天下昌明。柔顺地依附在中正之道上,亨通。所以有着像母牛一样柔顺的德性,可以获得吉祥。

离卦大象:离卦,由两个代表光明的离卦重叠组成,象征无限光明。伟大的人物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以持续不断,光明磊落的作风普照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译文:走路颠来倒去,走得不是很稳,但只要谨慎警戒,没有灾难。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译文:走路颠来倒去,只要谨慎警戒,便可避免灾难。

六二:黄离,元吉。

译文:黄色的附丽,最为吉祥。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译文:黄色的附丽,最为吉祥,是因为懂得居中之道。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译文:太阳西斜着附丽,你不能敲着瓦盆唱歌,就会发出垂老之人的哀叹,凶险。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译文:太阳西斜着附丽,怎么能够长久呢?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译文:贸然闯进来的样子,灼热的样子,没命的样子,背弃的样子。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译文:惊慌失措,贸贸然从外面闯将进去,是因为天下无处安身(不容于天下)。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译文:泪如雨下,哭得稀里糊涂,然后忧伤叹息,吉祥(知道反省,悔过)。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译文:六五的吉祥,是因为它还有王公可以依附(活在虚名之中)。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译文:君王(九五)任用他出征,要嘉奖好的,去掉不好的,俘获不一般的随从,收服其心,没有灾难。(丑:同类)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译文:君王任用他出征,是要带领大家走上正道。

第31卦:泽山咸

咸卦卦象《易经》第31卦:艮下兑上(泽山咸)

上六 __ __ 爻辞:咸其辅颊舌。

九五 _____ 爻辞:咸其脢,无悔。

九四 _____ 爻辞: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三 _____ 爻辞: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六二 __ __ 爻辞:咸其腓,凶;居吉。

初六 __ __ 爻辞:咸其拇。

咸卦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卦彖辞: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卦大象: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译文:

咸卦卦象:咸卦象征感应,亨通顺利,利于持守正道,娶妻可以获得吉祥。

咸卦彖辞:咸卦,就是感应的意思。柔顺者上去而刚强者下来,阴阳二气相互感应,稳定而喜悦,男方以谦下态度对待女方,所以亨通利于守持正道,娶妻可以获得吉祥。天地相互交感流通,万物才得以变化生成。圣人感化了人心,天下才会祥和太平。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整个宇宙万象它们彼此互动的情况,就会知道,这当中都是有真情在里面。

咸卦大象:咸卦上为艮,为山,下为兑,为泽,是“山上有泽”之象。山上泽中之水向下渗透,令下方山中之土吸收水分而滋润,因而相互感应而沟通。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像山一样,要虚心地容纳不同意见的人,不妄尊自大,才能包容一切,上下沟通。

初六:咸其拇。

译文:感应到脚的拇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译文:感应到脚的拇指,是因为心意在外面。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译文:感应到小腿肚(腓:小腿肚),有凶祸,安居就会吉祥。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译文:虽然凶险,安居就会吉祥,只要柔顺,谨慎,就可以避免祸害。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译文:感应到了大腿,控制住跟随的动作,前往会有困难。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译文:感应到了大腿,也不能安处,心意是要跟随别人,但却被下位者控制住了。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译文: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如果心神不定,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就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只有少数几个朋友,才会符合你的想法。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译文: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是因为感应没有受到伤害。左思右想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因为还不知道什么叫纯真的爱情。

九五:咸其脢,无悔。

译文:感应到了后背上,懊恼消失。

象曰:咸其脢,志未也。

译文:感应到了后背上,是因为心意尚未实现。

上六:咸其辅颊舌。

译文:感应于口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译文:感应于口舌,是因为对方的花言巧语使它感动。

第32卦:雷风恒

恒卦卦象《易经》第32卦:巽下震上(雷风恒)

上六 __ __ 爻辞:振恒,凶。

六五 __ __ 爻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九四 _____ 爻辞:田无禽。

九三 _____ 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九二 _____ 爻辞:悔亡。

初六 __ __ 爻辞:浚恒,贞凶,无攸利。

恒卦卦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卦彖辞: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恒卦大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译文:

恒卦卦辞:恒卦象征恒久,亨通顺利,没有灾祸,利于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

恒卦彖辞:恒,就是长久,刚强者上去而柔顺下来,雷声与风声相随,顺应而行动,刚健与柔顺互相呼应,这就是恒卦。恒卦,亨通,没有灾难,利于守持正道,长久地保持这样的原则。天地运行的法则,就是永恒长久而不停止,适宜有所前往。终结之后会有新的开始,日升月降依循自然法则,而能长久普照万物;四季依循自然法则,而能变化永久,生成万物,圣人永久坚守正道,就能教化天下。只要观察恒久的道理,天地万物的一切事情都可明白。

恒卦大象:恒卦上为震,为雷,下为巽,为风。风与雷常常是相辅相成而不停地活动,这是一种恒久的现象,因此象征长久。君子从中看出,世间万物虽然变化多端,但为人立身则要持之以恒,坚守长久不变的正道(方:正道)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译文:深入追求很久,正固会有凶祸,没有任何适宜的事。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译文:深入追求很久,有凶祸,因为一开始就操之过急。

九二:悔亡。

译文:悔恨消失。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译文:九二悔恨消失,是因为它能长久保持中道。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译文:不能恒守德行的人,常常会遭到羞辱,正固会有困难。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译文:不能恒守德行的人,无处可以容纳于他。

九四:田无禽。

译文:田间打猎,没有获得禽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译文:长久地处在不恰当的位置之上,怎么能够获得禽兽呢?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译文:恒久地保持柔美的品德,守持正道,妇人吉祥,男人则有凶祸。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译文:妇人守正吉祥,是因为她不能三心二意;男人要受道义的约束,跟随妻子不知变通就会有凶祸。

上六:振恒,凶。

译文:长久地躁动不安,会有凶祸。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译文:居于上位而震动长久不停,没有任何功劳可言(因为不能守恒)。

易经六十四卦卦辞诗

求八卦中六十四卦的卦辞及解说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

哪有【六十四卦爻辞诗】? hi.baidu/...3只找到这些。。但是没有注释。。只有64卦诗

易经六十四卦的乾卦原文注解 第一卦 乾 乾为天乾上乾下乾:qian粤虔凛凛皇者之象 自强不息之意困龙得水,上上卦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大象:天行刚健,自强不息运势:飞龙在天,名利双收之象,宜把握机会,争取成果。爱情:双方逞强,宜多加沟通迁就。疾病:病情恶化,宜细心调养,注意头、脑、骨髓等病变。失物:可望寻回。诉讼:宜据理力争。周易卦爻辞原文: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帮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解文《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原文白话解析提示:点卦象出经文。点“阴阳鱼”可占卦。特解:乾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事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有天佑,春风得意,事业如日中天。但阳气已达顶点,盛极必衰,务须提高警惕,小心谨慎。力戒骄傲,冷静处世,心境平和,如是则能充分发挥才智,保证事业成功。经商:十分顺利,有发展向上的大好机会。但切勿操之过急,宜冷静分析形势,把握时机,坚持商业道德,冷静对待中途出现的困难,定会有满意的结果。求名:潜在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只要进一步努力,克服骄傲自满情绪,进业修德,以渊博学识和高尚品质,成君子之名。外出:利于出行,结伴而行更佳。婚恋:阳盛阴衰,但刚柔可相济,形成美满结果。女性温柔者更佳。决策:可成就大的事业。坚持此卦的刚健、正直、公允的实质,修养德行,积累知识,坚定信念,自强不息,必能克服困难,消除灾难。卦爻辞注解《乾》卦:大通顺,占问有利。倒数第一阳爻:象龙潜伏著,不可有所作为。倒数第二阳爻:龙出现在田野里,见贵人有利。倒数第三阳爻:贵人整天自强不息,晚上警惕著。(情况)严重,没有害。倒数第四阳爻:龙或者帮进深渊,没有害。倒数第五阳爻:龙飞在天上,见贵人有利。最上阳爻:处在极高处的龙,有悔恨。用阳爻:看见许多龙,没有龙王,是吉利的。卦辞诗乾为天为君之道阳刚健运覆无穷龙御天万物始......>>

傅佩荣详解《易经》六十四卦(48全集) 占卦,有三个不占:
第一,不诚不占;
比如今天无聊,占占卦玩一玩,这个不行。
第三,不义不占,义就是正当性;
比如看到谁偷了钱去占卦,这就是不义不占。
以孔子来说,孔子在五十岁左右,就专心研究《易经》。他是五十岁才读《易经》这本书的吗?像孔子这么用功的人,小时候不可能没读过《易经》,他年轻的时候几乎什么书都读。当时的书不多,最主要的是五本,《诗》、《书》、《礼》、《乐》、《易》,五本肯定都读了。但是有的书你当时可以读懂,而有的书,如果你没有累积相当的经验和人生的体会,读了也没用,只看字面而已。读《易经》,一般来说,五十左右的生活经验丰富,应该有的经历都有了,等于是一卦六爻到第五爻了,大概知道整体的情况了,再老了再读就来不及了,已经到第六爻,读了也没什么机会了,准备出局了。
孔子五十左右研究《易经》,他需要的是减少过失。《易经》为什么可以让他减少过失?我们常提到《易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要让自己“惩忿窒欲”,让各种负面的特性、欲望、情绪慢慢化解,亦即增进自己的德行,替别人设想,建构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在这里孔子得到一些启发,在《孟子》里面没有直接说到《易经》,但孟子很强调一个字,即“时”,做任何事都要看时机。他还特别说,孔子是圣人里面最重视时机的,他要学就学孔子,因为做任何事都有时机。时机不对,事倍功半;时机对的话,顺水推舟,那简直是太愉快了。这是对于儒家来说。
孔子诛杀少正卯:君子以果行育德
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人生确实有困惑,很多时候你借助于《易经》,一定要记得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它的义理。你学的时候就知道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提到哪些卦是有困境,你应该怎样面对、增益智慧。哪些卦代表吉祥,它为什么吉祥?你要掌握住它的原理,设法去实践,自然就会达到那种效果。这是义理方面。另一方面是占卦。古代学《易经》至少有四方面,你如果重视言语,就会推崇它的言辞。《易经》里面很多成语,如果从《易经》得到很多启发,使用成语你会觉得非常文雅,话说出来言简意赅,说话很简单,意思又很完整、很完备。这是第一种,重视言语。第二种重视行动,有些人重视行动,就会推崇易经的变化,变化无常。但是再怎么变,都不能离开你的抉择,你本身的态度。第三种是重视制作器物。譬如说要盖房子,房子怎么盖。你要盖其他东西,要怎么盖,从《易经》的图象里面,都会得到一定的启发。这是第三种,要重视它的象。最后一种是注意到卜筮的人,就是占卜,这种人就要注意到“占验”之词,重视占卦。这四种人就从《易经》里面可以得到不同的材料,重视它不同的方面。
古代读书人,按照《易经》的说法,原则很简单,平常在家里翻翻《易经》,看看它的卦象、卦辞和爻辞。平常没事做,如何让自己感觉到每天都有进步呢?《易经》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东西,它里面充满象征和符号,好像打哑谜一样,它写一句话,你就要问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像我们提过,“履卦”踩在老虎尾巴上,这代表什么意思?你就可以有不同的想象。这是说明在平常的生活中研究每一个卦象、卦辞、爻辞,行动的时候就要注意到变化和它的占验之词。“占验”就是占卦的验证,是吉还是凶?中间还有什么?无咎,还有更好的“大吉”、“元吉”,“无咎”底下还有“悔”,还有“吝”,还有“厉”,代表危险,这些占验说得准不准。古人占卦,不是一次就到位的,不是学会之后,一占就准,不可能的。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ㄚ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

易经64篇短文全部内容 《周易》―― 义理 研讨
一、【转载】周有光: “国学”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问:您如何看待今天国内纷纷建立国学院以及百家讲坛讲国学引发的热潮?周有光:首先 “国学”两个字是不通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学”,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不过要研究古代的东西我是赞成的。要注意的一点是,复兴华夏文化,重 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具体怎么做呢,多数人认为应当符合三点要求:提高水平,整理和研究要 用科学方法;适应现代,不作玄虚空谈,重视实用创造;扩大传播,用现代语文解释和翻译古代著作。详:book.ifeng/a/20160113/18522_0.shtml
二、《周易》 是 具有占筮功能的书,但《周易》不是卜筮之书,或《周易》经文(卦爻辞)不是占筮记录!!!
虽然《周易》中有卦象、爻象(即指阴爻或阳爻和爻位,或:爻象=阴爻或阳爻+爻位),以及卦名、卦辞、爻名、爻辞,这些都可作为起卦和断卦之用;另外从古 到今,仍有少数人用它占筮(卜)或预测,故《周易》是古代一本具有占筮功能的书,但不能说《周易》是卜筮之书 ,或《周易》经文(卦爻辞)为占筮记录。
其理由如下:
《周易》中有:
1 、六十四个卦象图;
2、每卦有六个爻名(爻象),仅乾、坤两卦有七个爻名(爻象);
3、文字有: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和爻辞。其卦辞和爻辞,主要是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绝对不是人家所说的,《周易》经文(卦爻辞)为占筮记录。
从上述1、2、3 内容来看,是看不出《周易》有任何占筮内容的,故《周易》不是卜筮之书 ,或《周易》经文(卦爻辞)不是占筮记录。!!!
六十四卦卦辞和爻辞,主要是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绝对不是人家所说的,《周易》经文(卦爻辞)为占筮记录。
详见:blog.sina/s/blog_842c2d2d0102w8g7
三、《周易》六十四卦是64篇文章(短文)
《周易》,它是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一的一本经书。《周易》 内有六十四卦,实际上是六十四篇由卦象、卦名、卦辞、爻名和爻辞所组成,具有特殊形式的文章(短文)。
《周易》六十四卦是64篇文章(短文),其内容包含古代天上、地下、人间的若干知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主要是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绝对不是人家所说的,《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是巫辞的记录。
《周易》内容之广,哲理性之强,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周易》是一本经书无人能否认。
【注】:
我经过十几年对《周易》的注译验证,我认为《周易》六十四卦, 的确是64篇文章(短文),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其卦辞就是表示每一卦的中心思想。而每一 卦六爻的爻辞,不是东讲一句西讲一句,互不联系的,而都是在阐述本卦的中心思想――卦辞。因此每......>>

易经中的困卦卦辞是什么?怎么解释? 困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七卦。
泽水困(困卦)困境求通
中上卦
象曰:时运不来好伤怀,撮上押去把梯抬,一筒虫翼无到手,转了上去下不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兑)相叠。兑为阴为泽喻悦;坎为阳为水喻险。泽水困,陷
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
《困》卦谈的是君侯遭遇困境的卦。此卦与《需》卦《坎》卦颇有些类似之处。所区别的是《需》卦是承《乾》卦的“潜龙勿用”而来,谈的是如何等待;《坎》卦是沦入坎陷囚笼之中,谈的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而《困》卦谈的则是陷入困境以及如何处理困境中的问题。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其作者申述的《困》卦虽“困”,但它却有令人“有言不信”的亨通的无灾祸的利于“大人”出现与崛起的一面,这种深邃的辩证观点实在是颇有见地的。
?坎下兑上
?困①: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②。
?初六,臀困于株木③,入于幽谷④,三岁不觌⑤。
?九二,困于洒食⑥,朱绂方来⑦,利用享祀⑧;征凶⑨,无咎。
?六三,困于石,据于疾藜⑩,入于其宫,不见其妻⑾,凶。
?九四,来徐徐⑿,困于金车⒀,吝;有终。
?九五,劓刖⒁,困于赤绂⒂;乃徐徐有说⒃,利用祭祀。
?上六,困于葛⒄,于⒅,曰动悔有悔⒆;征吉⒇。
注释:
?①困: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君子”“大人”处于困境及如何摆 脱困境之卦。
?②有言不信:指一般普通人不相信这个道理。
?③臀困于株木: *** 卡在树木之中。
?④入于幽谷:困在深山幽谷之中。
?⑤三岁不觌:“觌”(di敌),见面。指三年不得见人面,形容困陷之深。
?⑥困于酒食:实犹今天说的陷于酒色亨受之中。
?⑦朱绂方来:“绂”(fu服),古指祭服;又指祭服的蔽膝。“方”, 古祭祀名,如《诗.小雅.莆田》“以顶以方”。“朱绂方来”一语指祭祀。
?⑧利用享祀:指利用祭祀这种仪式摆脱“困于酒食”一事。
?⑨征凶:此处“征”当按征象讲比较妥,即此种迹象很凶险。
?⑩困于石,据于疾藜:困于石缝之中,卡于疾藜之内。亦实“初六”爻 的“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之义。
?⑾入于其宫,不见其妻:言老窝被人抄没。
?⑿来徐徐:悠然自得之貌。
?⒀困于金车:犹困于财帛之中,言胸无大志。
?⒁劓刖:割掉鼻了;剁掉脚。
?⒂困于赤绂:指整日困于祈祷祭祀之中。它有别于“利用享祀”一义。 前一种是浑浑噩噩的迷信之义;后一种虽也有虔诚之义,但可以说把祭祀仅当作一种仪式。
?⒃说:脱。
?⒄困于葛:“葛”(lei垒),植物各,一种葡萄类藤木。此句为困绕于藤条之内。
?⒅(nie聂)(wu务):荡动不安。
?⒆曰动悔有悔:重复词,实动有悔,即被葛藤缠绕,愈动愈紧之义。
?⒇征吉:此处指当出征才能摆脱困境之义。
?
?全卦内容:
?此卦由水下泽上组成。
?卦辞的“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前半句是说作为围 困、急难、窘迫的《困》卦,但它实际上却有亨通、贞正,并对“大人”很 吉祥以及无有灾祸的一面。这里有一个辩证性的东西。后半句是说,可惜的是这种道理一般人并不相信。
?“初六”爻辞的“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是说《困》卦 所阐述的困境就如 *** 被卡在树木中间,也有如深隐于幽谷之内,其时有长达三年之久不得见人。
?“九二”爻辞的“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为享祀;征凶,无咎”, 前半句是说当国君困于酒色享受之中,就不妨取来祭服去作祭祀,好......>>

求解六十四卦图说中的五十三卦 渐。象征事物按规程进行中。

易经出自哪里 儒教的圣经
儒教圣经是指《易经》为首的儒教十三经,其中圣经又是《易经》别名,是儒教最早的圣经。《易经》成书时间,是在中华第一帝人文始祖伏羲的太昊朝时期(西元前7724年-西元前5008年)。太昊伏羲风昊立都陈州建立了太昊朝,以青龙为图腾,并于罗奉元年颁布了《易经》创立了原始儒教,号圣教羲皇,被尊为儒教至圣先王(孔子是至圣先师)。太昊朝一共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代代尊《易经》为行为准则,并以此作为日常儒教生活的经典依据,先王圣教由此开始兴盛。

...易经》第二十九卦 坎 坎为水 坎上坎下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

我在这个贴刚回答了一个,如果是同一个人,就看一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08885412581384532.html?oldq=1


如果不是同一个人,我就回答一下爻辞部分,因为篇幅太长,那一篇中没有回复爻辞。

2个贴合起来看就完整了。

初爻:习坎,入于坎窞,凶。(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解读:要明白这一爻,还必须了解一点上一个卦《大过》,这一卦相当于顶梁柱也已经不行了,没有实干之人了,那么面临的一定是重重坎坷或困境。所以说失道凶也。当然,这个“失道”并不是这一卦所造成,而是有前因的。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求小得,未出中也。)

解读:因本爻为内卦之中爻,填补了前面所说顶梁柱不给力的缺陷,可以挽回一点颓势。下互为震,因此,这一努力所起的作用也非常巨大。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解读:这一爻是阴爻居阳位,相当于应该努力却没有努力,这样造成颓势又不断加深,所以来之坎坎,风险越来越多、越来越近。这一爻处于内卦之终而上互卦之始,表示困难还有很多。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解读:这一爻本就是阴爻,不求作为而只求维持即可。字面意思是从窗子上将酒食等送进去,引申为多种渠道打开闭塞之道维持生计。本爻为外经卦之始,说明后面还有困难,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九五:坎不盈,祇既平,无咎。(坎不盈,中未大也。)

解读:这一爻处九五之尊,是关键性的一爻,也是上互艮卦之终爻,不仅风险逐渐停止、困难也基本上得到了克服。直译就是泛滥的河水没有溢出河堤、危险也得到了平息,无咎。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解读:这一爻是上爻,风险已过,开始做防范处理。徽纆是绳索的意思。直译就是用绳索捆绑起来,加以禁锢,长时间不要放松警惕。


以上只是粗略解答,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如果细说的话,需要很长的篇幅。

《易经》第二十九卦 坎 坎为水 坎上坎下 请大师解:与现女友是否是我正缘...

明月多情照窗前,我见独水流天边。
兄台,此卦占姻缘不吉,我照卦直判:
1、兄弟持世临朱雀,婚难成还多口舌,化回头克,郁闷、惆怅
2、父母申金发动是阻隔之神,恐有阻力。
3、妻财午火旬空,她对你不是真心实意
4、妻财贴近官鬼辰土,她对另外人有意思
5、你的女朋友对表面的东西比较向往,或许爱打扮。
6、六冲卦,意见难统一,有的人占了这个卦甚至多争吵。
7、2官1财为争婚,不吉之象。
请反馈一下,以后不要在子时占卦。

坎卦详解

逢缘便合适,反之则不合适。

《易经》第二十九卦 坎卦启示:险中用险,诚信亨通

《易经》第二十九卦 坎卦 坎为水 坎上坎下
《坎卦卦辞》,习坎:有半,维心亨,行有尚。
《卦辞解释》
有孚:阳爻居中位,表示内在有诚信。维心亨:维为“唯”,有因为之意。内心真诚才可通达。行有尚:表示上进之意。
本卦辞的意思是:有诚信,因为内心通达,行动表现了上进。
《人生启示》险中用险,诚信亨通
坎卦位于大过卦之后,《序卦》之中说道:“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
坎者,陷也。”大过卦有行动过当之意,如果行动过当,就会陷入危险之中,所以接下来是坎卦。
卦画:坎卦的卦画是四个阴爻两个阳爻,两个阳爻分别位于上下卦之中。
卦象:从卦象上分析,坎卦是两个坎卦重叠而成,象征一个陷阱接着一个陷阱,一个险阻接着一个险阻,大水泛滥,灾难重重,缕遭坎坷。上卦的坎可代表天上的水,即雨、露、霜、雪、云、雾等,也代表外面来的灾难;下卦的坎可代表地中的水,即河、海、泉、湖、泊等,也代表内部引发的灾难。总之坎卦是内忧外患,险难不绝。

坎卦,这个卦是下坎上坎,两个坎卦相叠。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险阻重重。一阳陷二阴。所幸阴虚阳实,诚信可豁然贯通。虽险难重重,却方能显人性光。
“习坎”,是指双重危险。水流入低洼处就不会溢出来,人的行动处在危险境地时也绝不要丧失其成功的信念。要把困难的核心制服,才可能亨通,这需要有既刚强又适中的行为。

内忧外患,险难重重,可是卦辞中却没有凶险二字,这是怎么回事?卦辞中说:“维心亨”,便是说,人类在险难中会因诚信而得到亨通。可见诚信是人类的大智慧,靠小聪明是无法冲破重重险难的。所以君子应当保持自己美好的德行,不断提高思想修养。

占得此卦者,在事业上陷入重重艰难险阻之中,险象丛生。但是你不要慌乱,要抓住困难的核心,采取得当的行为,就会亨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