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红线2022,三道红线2020

2023-10-08崇庆运势网热度: 15830

“央行16条”房地产新政,能为楼市带来哪些变化?

刁乃含 刁卫昊 刁德杰 刁振永 刁鑫田 刁义舜 刁居赐 刁轩华 刁乐林 刁子卿 刁鹏科 刁俊琪 刁华添 刁德慧 刁德乐 刁煜末 刁浩龙 刁澈翔 刁自林 刁建儿 刁泉勇 刁富求 刁晨华 刁馨辉 刁卜庭 刁洮桢 刁博理 刁汝伟 刁得耀 刁沛路 刁成阳 刁泉杰 刁林了 刁家城 刁伟燎 刁中林 刁麒缨 刁锦林 刁泓德 刁佩夫 刁泽钢 刁英鼎 刁恩嘉 刁富霖 刁雨彬 刁志林 刁宇伟 刁健阳 刁光强 刁鹏博 刁厚皓 刁佳伦 刁飞函 刁庆福 刁炜伦 刁国年 刁宏新 刁建标 刁业勇 刁炀逸 刁召林 刁家臣 刁海奇 刁平浩 刁宗旭 刁妃华 刁驰逸 刁文军 刁美译 刁育阳 刁文宇 刁志荣 刁亚轩 刁楷涛 刁闰涵 刁淑杰 刁锦轩 刁可瑶 刁绍承 刁泉炎 刁毅豪 刁羽桐 刁盛荣 刁敬坚 刁含国 刁昊柏 刁大广 刁弼哲 刁中卫 刁卓路 刁昭霁 刁思鹏 刁诗宇 刁治佑 刁宗岳 刁芷平 刁文涵 刁心林 刁夏融 刁致晖 刁致华 刁根皓 刁元丁 刁庆亮 刁冠锋 刁晨玉 刁泽先 刁文泰 刁丽皓 刁睿熙 刁钰彤 刁新周 刁世涛 刁培林 刁长桦 刁卫轩 刁钾彪 刁子轩 刁芮刚 刁陆栎 刁栋羿 刁陆依 刁业诚 刁千镁 刁煜辉 刁同虎 刁子元 刁筱艳 刁伟晗 刁新仔 刁文杰 刁熙智 刁莘郴 刁冰月 刁盛源 刁嘉逸 刁子英 刁兵航 刁伯涵 刁梓孝 刁翊彤 刁冬声 刁耀杰 刁子君 刁如超 刁甲坡 刁子宁 刁子桐 刁兴帅 刁韩策 刁晨扬 刁登灿 刁照源 刁煜贞 刁春琪 刁玉涛 刁喜林 刁有文 刁道仲 刁腾岳 刁睿锋 刁栋杰 刁合达 刁玉军 刁国乐 刁何銮 刁逢伟 刁伟尧 刁秀福 刁继鹏 刁振平 刁万伊 刁跃琉 刁维铭 刁星俊 刁木希 刁嘉博 刁俊庭 刁瀚培 刁耿翔 刁小悠 刁仁宇 刁其洋 刁志柱 刁熙琦 刁小睿 刁芸涵 刁凯飞 刁国文 刁恒涛 刁睿涵 刁裕起 刁沛之 刁圣亢 刁森华 刁瑞骏 刁佶凯 刁力涵 刁飞柳 刁锦宇
刁莘侨 刁爽文 刁贝臣 刁叙葛 刁涧蔚 刁 吉 刁辨纹 刁灵鸣 刁帅汉 刁兢山
刁古奎 刁临凡 刁泰力 刁阳先 刁民乔 刁朋菘 刁力中 刁亚发 刁鸿秋 刁意序
刁斌灶 刁耙玄 刁 迅 刁替宜 刁韶泉 刁等庄 刁边蔚 刁卓运 刁尔雨 刁 义
刁挺邕 刁 冉 刁兢堂 刁祈晔 刁祥灏 刁斗昌 刁蔚润 刁弘帆 刁 键 刁觅中
刁劲衷 刁淡宜 刁儁恒 刁历心 刁时标 刁男徽 刁虔凡 刁健清 刁菲镇 刁材怀
刁齐醒 刁焕釜 刁当若 刁薄晔 刁绪郎 刁渝锋 刁煌翀 刁孟意 刁柯匀 刁若纳
刁维强 刁传卓 刁贯一 刁枫琳 刁颜广 刁臣聚 刁兆皋 刁纪锐 刁 仲 刁峪武
刁起承 刁斑庆 刁滕麟 刁裕平 刁操厦 刁龙琦 刁理联 刁前洲 刁年波 刁运劲
刁枝凡 刁策政 刁乔淦 刁会冠 刁记超 刁斐尚 刁换古 刁夜汝 刁彪枝 刁豪男
刁正照 刁昂冰 刁莱捷 刁槐堃 刁禧铭 刁观炎 刁争窍 刁瑾辉 刁斐水 刁启平
刁 余 刁便维 刁邀石 刁锐洋 刁约逊 刁 琰 刁诺胥 刁镜健 刁颂蔚 刁 俩
刁心起 刁屏健 刁好序 刁旬火 刁圃先 刁昕前 刁 湘 刁史侠 刁循佟 刁雄恒
刁吟希 刁召质 刁翠宁 刁胄盛 刁祯量 刁纪誉 刁单柏 刁华鑫 刁刁浩玮 刁立然 刁夕平 刁宗才 刁仁涵 刁真宪 刁东霖 刁长蓥 刁自锋 刁文朋 刁世东 刁韵中 刁一哲 刁泓彤 刁伟发 刁金豪 刁冬昂 刁鹏正 刁治雷 刁式明 刁若军 刁文皓 刁肇森 刁栩洋 刁姜成 刁泽峰 刁盛棋 刁益艺 刁颐龙 刁楷羽 刁文江 刁永汛 刁徐诗 刁成升 刁子闻 刁西轩 刁嘉箫 刁睿罂 刁晓珂 刁梓乐 刁嘉阳 刁佳国 刁秉庆 刁韦明 刁昊伊 刁一军 刁飞钰 刁志启 刁尚景 刁世凯 刁小焰 刁鸿沅 刁佳哲 刁艺中 刁开清 刁莜望 刁峻淋 刁伟欣 刁劭琴 刁义彬 刁洪宇 刁逸径 刁铜勋 刁博夜 刁江棋 刁东远 刁浦涛 刁大祯 刁胜锦 刁迪士 刁景奇 刁伟童 刁杨然 刁本翔 刁加洲 刁语凡 刁怀和 刁阳芯 刁文桐 刁家雨 刁雅来 刁可豪 刁亦来 刁子韵 刁大熙 刁鑫宏 刁启银 刁林强 刁伟雅 刁鲁学 刁子一 刁乐停 刁裕嘉 刁铭皓 刁圣林 刁小勇 刁泽旨 刁紫全 刁博启 刁向源 刁军桦 刁鑫文 刁铭涛 刁书芃 刁蜜彤 刁悦华 刁殿磊 刁朝正 刁扩志 刁示和 刁才名 刁翊林 刁昊信 刁伦夕 刁宗一 刁耕铭 刁小桐 刁世筌 刁作义 刁兆水 刁宣洲 刁子森 刁憬钦 刁文来 刁映亦 刁依至 刁启超 刁昱清 刁凯鹏 刁樊华 刁小峰 刁嘉逸 刁军缘 刁政军 刁子心 刁福印 刁宇翔 刁沛策 刁东营 刁阔平 刁齐誉 刁迎清 刁冉郢 刁煜阳 刁沛永 刁宝文 刁嘉祺 刁述珂 刁康瀚 刁昶民 刁坚毅 刁博石 刁晋鼎 刁祉峰 刁梓旺 刁国我 刁家鸿 刁亮轩 刁向凯 刁则生 刁宗明 刁斯皓 刁光鑫 刁麒懿 刁泽宁 刁秋路 刁舜林 刁鹏其 刁悦心 刁陈山 刁皓云 刁伟七 刁鑫滔 刁杨沂 刁洪修 刁和涛 刁海林 刁仲培 刁家东 刁庭鑫 刁月慰 刁秭哲 刁凯林 刁二凇 刁世郴 刁洪轩 刁裕旺 刁若函 刁兆兵 刁芊宇 刁宝郁 刁泽龙 刁楚鹏 刁东鑫 刁圣淋 刁吉良 刁璺良 刁景男 刁茗哲 刁洪龙
希望有你喜欢的,祝你快乐幸福。

2022年朗诗踩中几条红线

2022年朗诗踩中三条红线。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得知,朗诗债务风险急剧提升,短债比为0.59,净负债率为133%,扣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9.5%,“三条红线”全踩中,进入“红档”行列。

加强农业什么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二十大·二十题之“建设美丽中国”】严守三条生态“红线” 持续破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难题

2022年06月30日 2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明善 胡运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素和内生变量,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也是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其生态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态安全及社会稳定。因此,民族地区怎样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把生态立区、生态富区、生态强区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严守三条生态“红线”,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责任担当,让绿水青山切实转变成为人民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我们需要持续破解的发展难题。

一、护好生态保护红线,是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根本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生态保护红线”作为我国特有的概念以及改革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写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要求“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民族地区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富集区、生态屏障区、自然灾害易发区高度重合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有328个县(旗)位于2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涵盖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四种类型,占民族自治地区总面积的48.5%。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西藏,西藏也把保护好高原生态作为头等大事,将全区一半的区域都列入了最严格的保护范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60.8万平方公里。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我国民族地区拥有全国94%的草原、53%的水能、51%的森林、50%的湿地等,其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因此,民族地区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中,要将具有涵养水源、大气调节、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的江河源头、水源涵养区、冰川雪山和动植物栖息地整体划入红线范围,体现出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要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建立覆盖各级行政区域的生态资源价值统计参数,开展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调查与生物完整性评估,推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要积极打造森林银行、湿地银行、水银行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权,主动融入并加快构建生态产品消费大市场,让更多生态资源价值“看得见”“摸得着”,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资源的生产与消费当中,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守好环境质量底线,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环境质量底线方面,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对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必须严肃问责”。“十三五”期间,我国协调安排中央财政环保专项资金,推动19个援疆省(市)、23个援藏省(市)累计投入15.32亿元,支持并推动解决、西藏及四省涉藏地区大气、水、土壤等领域的突出生态问题。在国家命名的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我国民族地区的示范区和实践创新基地分别占到总数的23.2%、31.6%,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要求我国民族地区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作为总目标,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这对民族地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环境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我国民族地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以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强化森林、湿地、草原、水域等自然生态资源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河湖和湿地保护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等大江大河为重点,全面开展水环境污染防治、水生态空间管控、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利保障水平提升等工程,不断强化重要涵养区、重要江河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保护;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开展“清废”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持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加大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力度;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向基层有序有效延伸,完善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纳入绿色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领导干部生态资源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控好资源利用上线,是着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的保障

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却是稀缺的,甚至是不可再生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生态安全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前提,既事关我国东西部区域、南北区域的协调发展,也事关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青海、河南、宁夏、山东等地视察时,多次强调要保护好利用好黄河水资源,提出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明确要求。水域、湿地、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担负着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等重要职能,自然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伐必有时、有度。高质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把握好开发利用的度,既要考虑人类和当代的需要,又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不能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要为子孙后代留足永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我国民族地区应着眼于长远考虑,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乡结构调整等,重点加快生态旅游、民族医药、数字经济、现代高原农牧业等产业现代化步伐,依托互联网+、大数据、5G等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新功能新价值,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建设;深挖民族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文化+传统手工业”等现代化改造,积极创作民族曲艺、舞蹈等文艺作品及“非遗”文化产业,提升民族文化特色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民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生态城镇、生态乡村建设,充分挖掘自然人文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积极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国家级休闲城市、街区,把生态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良性绿色发展体系,做到绿水、青山、蓝天、净气。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围绕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整准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严格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生态“红线”,有力推动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让民族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助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透视三道红线体检表:17家房企保持“原档” 降负债不代表低负债_百度知 ...

备受关注的降负债行动最终反映到了上市房企的业绩当中。

根据和讯 房产 整理的《2020年销售额TOP50房企的降负债情况表》,截止4月14日,已披露业绩且数据可查的上市房约33家,结果显示,相较于上半年,房企2020年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降了2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降了3个百分点,短债比维持平稳。

按照三道红线指标: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短债比”小于1,触及三道红线的房企数量从由5家减至2家,“零触线”房企由4家增至12家,房企降负债成效显著。

不过,凭借高杆杆撬动规模增长已经成为 房地产 行业兴盛发展的常态,要想改变并非易事,数据显示,多达17家房企没有实现降档,距离三道红线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零触线”房企新增8家 金辉蹿升三档至“绿档”

在三个降负债的核心指标上,房企压力比较大的指标是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截止2020年底,33家房企这一指标的均值是75%,比上半年降了2.7个百分点,但仍然超过了红线标准,此外,房企净负债率均值为69%,比上半年降了22个百分点,短债比均值为1.6,与年中持平。

某券商分析师对和讯房产表示,净负债率和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改善起来比较难,尤其后者,涉及到整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而短债比通过少拿地或者快销售,增加货币资金,实现指标的优化。

通过上述三个负债指标的改善,各家房企都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有8家房企进入“零触线”的绿档,该阵营房企由去年中的4家增至12家,同时,实现降档的房企约12家,占比36%。

TOP50房企中被划为绿档的12家房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显而易见,龙头央企财务优势明显,中海、华润置地、招商蛇口(001979,股吧)始终保持“零触线”,负债压力不大,龙湖集团作为民营房企财务表现也比较自律,这四家房企的财务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负债改善方面,千亿房企和准千亿房子改善速度最为明显。数据显示,8家进入绿档的房企中,有6家房企销售额在千亿左右的房企,他们的共性是销售完成情况较好,比如,世茂集团2020年目标完成率100%。

销售之外,上述房企还通过促销售、快周转、出售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分拆上市等方式降减负债,以华侨城为例,公司2020年分别转让了包含重庆悦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个项目,总成交额68.9亿元,频繁的资产交易加快回流,华侨城也得以进入绿档。

去年房企纷纷分拆旗下物业公司赴港上市,和讯房产此前统计,2020年多达16家物业公司上市,物业公司上市可以增大地产公司的权益,从而实现降幅债,代表案例是远洋服务、金科服务、世茂服务等。

对于房企的降负债表现,上述分析师表示,大部分房企还是维持在原档,很多房企可能会改善一档,这样的降负债进度,比较符合外界预期。

不过,对于降负债比较明显的房企,外界有声音怀疑数据可能被注水。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本市场人士认为,降负债很考验房企调节报表的能力,不排除有一些不太严谨的公司到了年末集中调节报表,通过财务调整,把一些表内负债转到表外,不过,他强调,降负债是行业的主流趋势,只是各家节奏可能不同。

17家房企没能成功“降档” 富力、恒大仍居“红档”

虽然大部分房企的负债率都呈现下降态势,但真正实现降档并最终符合三道红线的标准,并非易事,有17家房企三道红线的档位没有实现跨越。

TOP50房企中没有实现降档的17家房企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亿翰智库

此前,业内认为,行地产行业喊了多年的降负债没有取得效果主要是因为房企的主观意愿,但此次房企降负债意愿非常强烈。从上图可以看出,没有降档的房企中,负债降幅最大的分别是富力地产和中国恒大,前者的净负债率下降46个百分点至130%,后者净负债率下降40个百分点至159%。

富力地产李思廉在业绩会上表示,若价钱合适将继续出售资产,包括部分开发项目的股权等,截至2020年底,富力集团的库存现货有600亿,未来也会积极变现,以配合降低三条红线。

不过,由于富力地产和中国恒大负债率较高,即便降负债力度很大,依然没有降档,仍然位于“红档”。按照中国恒大的规划,截止2021年6月30日,净负债率降至100%以下;截止2021年12月31日,短债比将达到1以上;截止202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下,届时,“三道红线”全面降档在三条绿线以内。

此外,其余15家房企也没有实现负债率降档,龙头房企碧桂园和万科赫然在列,究其原因,业内认为,这主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节奏有关,降幅债的前提是保持业绩稳定,逐渐从依靠负债增长过渡到向经营要增长,各家节奏不一样,以碧桂园为例,2020年碧桂园拿地总金额为1512亿元,居行业第一,力度有所加大。

万科管理层在日前的业绩会上表示,剔除预售帐款的负债率是70.4%,距离70%有0.4%的差距,非常有信心在一季度能够回到绿档。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新力控股,它是TOP50房企中唯一一家由于短债比不达标,从“黄档”升至“橙档”的房企,新力控股首席财务官许进业表示,有信心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内达到绿档要求。

降负债不意味着低负债?

“三道红线”虽然旨在降负债,但负债水平也不是越低越好。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业绩会上表示,万科并不追求过低的净负债率,40%这条线是过去相当长时间坚守的,但是我们并不追究过低,如果有的时候低一点,那是万科为了等待机会。

无疑,供地两集中就是机会,郁亮表示,供地变化对于资金来说要求很大弹性,如果资金方面没有很大弹性,面对集中供应土地来说遇到很大压力,万科净负债率18.1%,有可能是等待市场变化的机会。

郁亮强调:“我们并不一定有意保持这么低的净负债率,保持合理净负债率就可以了。”

目前,碧桂园有两个负债指标保持着安全线,尚有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略高,处于黄档水平。碧桂园的降负债节奏并不急促,其管理层表示,公司整个负债规模会在2021年、2022年逐步下降,有信心在2023年6月30日前达标回绿。

像万科和碧桂园这样的房企还有不少,在高负债房企忙于降负债的同时,债务结构合理的房企则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正如龙湖集团CEO邵明晓所言,未来行业的资源越来越会朝着优秀、稳健的企业倾斜。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1年1-3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共成交1463宗,同比增加10%;出让金总额为7765亿元,同比增加18%;平均溢价率17%,较去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

负债结构合理的房企正在抓住机会积极布局,根据中指院发布的《2021年1-3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在TOP10房企中,除融创中国和滨江集团(002244,股吧)之外,其余房企均为国企或者有国企背景的企业,发展优势明显。

数据来源:中指院

依靠负债的规模增长时代已然落幕,叠加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的“内卷”已经悄然开始,业内认为,行业分化正在加剧,资金充裕的房企可以抢占核心城市的地块,实现优质资产的快速周转,而负债较高或资金能力弱的房企无疑会逐步边缘化。


“三线四档”颁布一年 房地产行业哪些变化值得一看

去年 8月,针对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的“三线四档”政策出台。按照监管要求,到2023年6月底,试点房企“三道红线”指标必须全部达标;2023年底所有房企实现达标。如今,“三线四档”政策出台已经一年。在这一年里,房企都做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行业经历了哪些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三线四档”影响深远

“行业发展的最佳窗口期已经过去, 房地产 公司依赖融资弯道超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是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的一位TOP10房企高管对于房地产行业新形势的判断。之所以这么说,在他看来,完全是由于“三线四档”政策的出台给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革。

所谓 “三线四档”,是指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12家房企出席会议。会上提出三个监管要求,即“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根据“三道红线”踩线的条数,监管部门将房企分成“红、橙、黄、绿”四档管理,每降低一档,有息负债规模增速上限增加5%,即使是处于绿档位置的房企,有息负债年增幅也不得超过15%。而“踩线”数量越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降压力越大。按照监管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房企正式进入降测试期。到2023年6月底,12家试点房企的“三道红线”指标必须全部达标,2023年底所有房企实现达标。这一举措被认为是颠覆了房地产行业过去发展的底层逻辑,一时间在行业内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贝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贾莎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如按照 “三线四档”有息负债增长规模的要求统计,仅TOP60上市房企每年预计将少增长约9371亿元的有息负债。这将极大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稳健经营,有效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

调控效果加速显现

“三线四档”政策出台已经一年,调控效果相当显著,不少房企的财务情况得到改善,不仅控制了总有息负债规模的增长,债务结构也优化显著,还有部分企业快速下降至黄档甚至是绿档。

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其监测的 99家重点房地产企业财务情况来看,短债比和净负债率两项指标相比2020年上半年均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净负债率的平均值,相比2020年上半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

从不同的颜色档位来看,处于绿档的房企明显扩容,与去年年中的 13%相比,占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达到了35%;黄档房企占比下降,相比去年年中下降了6个百分点,至45%;此外橙档、红档房企占比也有所下降,分别下降至9%、11%。

整体来看,自 “三线四档”政策出台以来,99家样本房企中有41家房企成功降档,其中24家成功回归绿档。在降档的房企中,降一档的有35家,降两档的有5家,有一家房企成功连降三档,直接从红档企业变为绿档企业。此外,在2020年踩线的房企中还有部分已提出了降档时间表,大多规划未来3年内力争“三道红线”的全部达标。

据央行披露, 2021年二季度末,房地产贷款余额50.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2.2个百分点。贾莎莎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一方面,房地产贷款增速在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提升以及绿色贷款增长速度加快,说明金融资源在社会分工的角色中达到了更好的均衡,为全社会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倒逼房企专注产品升级

以前,房地产行业发展主要依靠融资来驱动投资,对融资依赖度较高。 “三线四档”政策对于长期“高融资、高负债、高”发展的房企来说,无疑是近年来最重磅的政策之一。

北京房协副秘书长陈志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 “三线四档”是房地产行业调控由需求端向供应端的重要调整,将成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中的重要举措,预计该项政策在未来的执行阶段,适用范围和指标维度会“更广更深”,监管执行力度会“只严不松”。

进入 202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加精准、高频,政策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形成合力,短期内房企压力倍增,但从长期看,则会加快房企的转型升级,努力寻找合适的定位与发展的契机。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房玲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对房企而言,发展规模以及所在的梯队会相对固定,留给企业在传统赛道上弯道超车的机会越来越小,房企拿地失误的容错率会越来越低,绝大多数房企会选择聚焦主业。尤其是在销售方面,尽快回款显得更加重要,这将倒逼房企对项目运营管理更为标准化和精细化,对项目品质的关注将提高,升级迭代产品成为关键。

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深度重构,结合我国 “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方向,房企可以在租赁市场、物管服务、社区养老、城市更新、数字经济等更细分的领域中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布局企业新的增长曲线。

消息称央行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商票纳入监控范围

6月30日,据财联社报道,央行已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商票数据纳入其监控范围,要求相关房企将商票数据随“三道红线”监测数据每月上报。

早在2020年8月,监管部门为控制房地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对重点房企按“红-橙-黄-绿”四档融资管理,并设置了“三道红线”,具体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短债比小于1倍。

“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分别是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这些试点房企须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市场有观点认为,目前商票数据暂未被纳入“三道红线”计算指标,不排除未来被纳入计算的可能性。不过,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则对《投资者网》分析表示:“商票属于供应链融资范围,这个是国家目前政策支持的方向。未来,从票据属性来看,不会进入三道红线的限制范围,只能是向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房企商票规模提升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投资者网》表示:“三道红线监管新规大大压缩了房企的债权融资空间,迫使房企利用企业自身信用大量开据商业承兑汇票来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变相的债权融资,将企业资金链及运营风险向相关企业转移。”

“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房企商票违约问题,部分企业的商票存量已经超过2000亿,如果不将之及时纳入监管范围,则有可能导致市场整体信用风险提升与失控,引发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柏文喜认为:“这是央行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商票数据纳入其监控范围,要求相关房企将商票数据每月上报的主要原因,而且未来整个房企的商票数据可能也会纳入‘三道红线’计算指标。”

何谓商票?商票需基于真实的贸易活动,持票人可持有至到期由承兑人兑付,也可在到期前背书转让或向银行贴现。由于商票具有无因性,近年来融资属性逐渐增强。商票融资主要有商票贴现与质押、民间资本买断、互联网票据平台、票据资产证券化、标准化票据五种融资方式。

宋红卫对《投资者网》分析表示:“房地产商票融资近两年发展迅猛,尤其三道红线之后,由于票据融资可不计入有息债务(票据融资在负债表中计入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所以房企对于商票融资的倾向趋强。”

与此同时,在宋红卫看来,“由于票据融资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如门槛低,操作方便,流动性也比较强,同时,商票融资目前没有纳入监管,不用进入央行征信系统,房企商票融资规模已经达到千亿规模以上,并且还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融资政策不断收紧,房企商票承兑规模总体上呈井喷式增长。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统计,2020年TOP19房企总体商票承兑余额达到3355.74亿元,较2019年增长36.59%,占全国商票承兑总量的9.27%。

对房企影响几何?

近年来,在三道红线、债务到期高峰期来临等压力下,房企纷纷开启了降降负债。从全口径来讲,房企负债,既包括有息负债,也包括无息负债,而商票则属于无息负债范畴。在房企降负债的过程中,部分房企有息负债有所下降,但无息负债却增加了。安信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末TOP50房企应付票据规模为4013.5亿,同比大增33.8%。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投资者网》表示:“房企降降负债是以无息负债增加为代价的。所谓的无息负债,就是开发商对上下游供应商的欠款,表现在与总包结算周期的拉长,并以商业票据的形式,形成对上下游的负债,即所谓的商业承兑汇票。”

在李宇嘉看来,以商票的形式,拖欠供应商的货款,是部分房企变相的融资形式。这种融资形式,在过去比较少,但近期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三道红线压顶、偿债周期到来。此外,房企在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形成了对上下游货款和购买服务的拖欠。这种拖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形成三角债、农民工讨薪、工地停工等社会问题。加强商票监管,能够切实降低房企的率,稳定整个行业的水平。

克而瑞证券地产首席分析师孙杨对《投资者网》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把商票纳入监控后,监管部门对房企的隐性负债要求更高,简单来说,房企开具商票,延后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去来偿还这笔债务,相当于是再融资,若到期后房企无力兑现,产业链供应商就会出现资金链压力,进而导致整个房地产产业的系统性风险。把商票纳入监控,相当于进一步收紧了房企隐性负债,促进房企融资更加规范,也可以理解为房企进一步降。”

柏文喜认为:“房企商票纳入监控,一方面,房企利用自身信用进行债权融资、商票融资等活动会受到监管和一定限制,同时也给房企的流动性带来一定压力,反过来,也可以促使房企尽快地将财务指标回归到稳健运行的区间以内。对于一些不能及时调整的房企,也可能会出现暴雷,若债权融资、票据融资受限,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商票违约,甚至是银行贷款违约以及信用债违约问题等”。

“将房企商票纳入监控,相当于给房企票据融资带上‘紧箍咒’。”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对《投资者网》分析:“‘三道红线’叠加商票监控,房企需要在范围内降,融资或许受限,公司的资金链将主要以自身回血为主。”

金融监管日趋完善

6月29日,三棵树(603737.SH)公告称,2021年第一季度,因下游客户资金周转困难,公司应收票据出现逾期情形,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逾期金额共计5363.72万元。事实上,今年以来,多家房企出现商票未能按期兑付现象。

宋红卫认为,房企商票融资属于非标融资,目前市场不规范,存在中间商虚增额度等现象,也有房企因此而拒付商票的违约事件,因此,不断规范房企融资,整顿商票市场融资是金融监管核心目标所在。在宋红卫看来,将商票纳入监控,是金融监管部门完善自己视线的事情,并非针对房企融资限制。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监控商票是打补丁的一个表态,代表了调控严格的趋势。“但是,目前只是进行商票监控,而且不是行业全覆盖、也无红线规定,商票纳入监控对房企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投资者网》表示,商票违约的风险,实际上商品的违约,对于金融市场有很大的冲击,而且对于房企本身也有很多影响。若不进行整顿,那么商票本身也容易引起企业的金融风险,最终形成很多负面影响。

严跃进认为,此次商票的监管具有积极意义,充分说明三道红线的监管范围在扩围,预计后续会有几方面改革:第一、商票的规模和运行情况会有较大的监管,成为房企融资端需要关注的内容。第二、部分房企后续发行商票的成本会增大,包括发行利率、贴现率等,进而影响商票使用的成本。第三、房企需要积极梳理内部的融资工具,对于潜在有风险的融资工具应该积极叫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