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帮助高考提分,易经对孩子成绩的提高

2023-10-11崇庆运势网热度: 21419

转:易经遁卦

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易经3个卦,告诉你成功玄机

曾仕强

2020-07-06

【曾师良言】专栏首先为高考学子祈福:金榜题名!马到成功!飞龙在天!

本期我们就一起来静悟并参透古老的《易经》之中关于成功的玄机。

人生之中,成功就像那片璀璨的星空,尤其年轻人,谁不仰望功成名就?谁不期盼飞龙在天?

然而,当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上不难发现,多少功高震主的大功臣,即使内心忠贞坚定,即使之初君王相信他并委以重任。

然而一旦到了民众反响非常好的时候,君王难免落入套路,怀疑臣子的忠心,甚至于手起刀落,忠臣冤死大凡如此。

所以,做人难,做忠臣难,做忠臣得善终更难。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功成名就,让成功没有后遗症?我们对成功又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1

【中孚卦】

坚守诚信,功臣亦可避免无妄之灾

《易经》中的中孚卦告诫我们,为了利益而丢弃诚信的行为,最终换来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为什么?

我们看中孚卦六四爻辞有说: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月亮眼看着要圆了,但就是没有圆;明明有好马可以骑,现在却又失掉了。这又在说明什么呢?
六四(大臣)当位,又跟初九(人民)相应,这本来是非常有利的。但正是这一点,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参透,导致死得很惨。

六四(大臣)跟九五(君王)很亲、很近,大家都知道九五(君王)很相信六四(大臣),然后就开始利用六四(大臣)的资源来向初九(人民)去讨好。

六四去照顾初九,九五会有什么想法呢?那还用猜?九五一定会认定六四要取代自己,否则干吗去讨好初九呢?

一般人也都会这样想,既然有这么大的资源,不用白不用,那现在就要来争取民心,争取民意。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无咎”呢?

因为六四切断了跟初九的关系,虽然六四可以和初九相应,但是现在的局势不能应。

历史上六四爻做得最好的就是曹操的一个干部,叫贾诩。

贾诩很得曹操的信任,可是他却跟家人讲:我们家不能跟其他人来往,也不能让人家赞美我们,否则我们会死得很惨。

可见,贾诩是非常懂得六四爻的。

如果历史上的那些功臣,尤其是功高震主的大功臣能够参透《易经》中孚卦六四爻的精髓,是可以避免杀身之祸的无妄之灾的。

2

【遁卦】

适时退避,功高震主亦可善终

历史上有很多杀功臣的案例。功臣被杀这事,如果单方面说都是皇帝的不对,我们是不太赞成的,为什么?

因为皇帝其实是有很正当的理由的。皇帝认为:“我在位的时候你不会怎么样,但是有一天我走了,我儿子即位的时候,你会不会服他我就不知道了。”

比如朱元璋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安心当皇帝,连忠心耿耿的功臣徐达都杀了。

而朱元璋杀徐达就一个理由:“将来我的儿子很可能驾驭不了徐达,他有可能会反对我的儿子。”

刘邦也是如此,历代皇帝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都把它归为功高震主,也不公平,像徐达就没有达到功高震主的层次。

那么,功臣被杀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如果我们倒过来研究:有很多功臣一辈子没有被杀,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就对了。

范蠡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以后,就跟文种讲:“我们赶快跑,因为越王是鹰钩鼻,他只能共患难,没有办法共享乐,不跑我们非死不可!”

然而,文种不听,最后只能以惨淡收场。

跑不是那么简单的,跑是一门大智慧。

跑在《易经》里有个卦叫遁卦。遁卦鼓励我们要适时退避,就是既要跑得安全,又要没有后遗症,这可是高级技巧。
《道德经》有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应该退位让贤。然而,处在遁卦的形势下,似乎又另当别论。

中国的历史,治世不多,乱世很长,然后我们就开始怪小人了,说都是小人把君子逼走了,所以才会乱。

小人当道,君子受害,这是一直到现在还存有的看法,其实这就是没有读懂《易经》的道理。

我们希望大家要了解,朝代的衰亡,君子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

为什么?因为君子纵容小人,给小人可乘之机,让小人为非作歹,从而导致朝代的衰亡。

所以,读懂《易经》后,当我们再发现小人当道以后,就要懂得如何去遁,如何去调整自己,这样才会亨通。

很多事情,天定的因素比人的因素要大。

好好做人,才能做到最后。有一种说法,我们叫作“好死”,就是有很好的一个结果,也就是善终。做到善终,其实难度是很大的。

如果历史上的功臣,尤其是功高震主之臣子,如果读懂《易经》的遁卦,参透遁道,是可以避免杀身之祸做到善终的。

历史上诸葛先生就做到了善终,这就是他最高明的地方。

3

【既济与未济卦】

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

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

一个人在没有成名的时候,生怕说错话得罪人,就怕做错事阻挡前程,所以一般此时都很谨慎。其实这样做,反而做到了“慎始”。

但是,一个人一旦成名,讲话很随便好像什么都懂,就会得罪很多人,那就很难“善终”了。

现在很多人常常讲盛名之累,其实都是为自己找理由,盛名有什么累的?都是因为自己找麻烦,自作自受罢了。

《易经》中的既济卦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已经成功在望了,已经看到都是光明的景象了。可是,如果走错一步,就会进入坎险。

我们要看清楚,既济卦的卦象是内离外坎,如果内心觉得已经功成名就了,那就很难看到外面是一片坎险。

外面有很多人要找我们的缺失,甚至很多人想推翻我们,更甚者很多人想取代我们,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反过来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内坎而外离。内坎就是身处险境,人在挣扎,虽然外面一片光明,但是自己都不能脱离险境,外面的光明也没有什么用。

也就是说,一个人身处险境时,自救尚且不暇,怎么可能分出精力去救别人呢?人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会格外谨慎。

所以,未济不是不济,相反它是充满了希望,只是还没有成功而已。由此我们领悟到,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

我们都知道,诸葛先生27岁才遇到到刘备,今天有哪一位能够忍耐到27岁,才去赚第一桶金?没有。

现在的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求太迫切太旺盛了,急急忙忙去奋斗,生怕落在别人的后面,生怕耽误了青春。

其实,圣贤告诉我们,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这才是有智慧的人。

要知道年纪轻轻就成名的人,往往想着到处去找人比试、争斗,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天下没有总是一个人获胜的道理。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发得早栽得也早,那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们千万记住:

当我们成功在望之时,当我们经过艰苦奋斗功成名就之时,当形势一片大好时,反而要加倍小心,既不要得意忘形,更要避免大意失荆州。

诸葛先生在世 54 年,前面 27 年都没有出来工作,27 正好是 54 的一半。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了真正的实力以后才可以出来。

但是现在的人,很少有这样的修养。老子告诉我们“不敢为天下先”,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缺失的恰好是这种“潜龙”的智慧。

《易经》警示我们,就算你是龙,刚刚出道初出茅庐之时也应该“潜龙勿用”,先要好好潜一潜。

同时,《易经》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循环往复的。

“潜龙”之成功在望也好,“飞龙”之功成名就也罢,福祸相依,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只有循环往复,人类才能够生生不息;只有周而复始,人类才能有未来。

我们要追求的是元亨利贞,螺旋式上升精进,不求一步登天,唯愿日有寸进,永不止息。

问高考摇出《易经》第十三卦,求大师详解

靠,看了这些头就晕了,还有精力去解挂?

易经占卜考试的结果

不用纠结,通过很有希望。

《易经》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求问孩子高考上没上榜)

父母爻主成绩,伏藏受克,成绩不理想。应动生世,学校可接受孩子,要钱钱。自费上学。

《易经》教你如何教育小孩

家长为了教育小孩,煞费苦心,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小孩的书,用尽各种各样方法,教育小孩的效果并不好,我们一些教育专家的教育观点甚至是完全矛盾,家长一会儿用这种方法,一会儿用另一种方法,最后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知道用哪一种方法去教育小孩。 道以古为法,就是规律法则要从历史中找,能传下来的大都是精华,否则言之无物,就会行而不远,《易经》是孔子所推的一部经典,是中国历史之源,因为许多国人不了解,把它当作算命的书,许多辨证的精华思想,不被人所了解,《论语》中有许多教育小孩的思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大家都知道句子,这些话从《易经》中都能找到,而且更精辟。 教育小孩其实就是一个阶段,我认为这阶段就是小孩的小学阶段,这阶段是最关键,成败在此。那么这阶段我们家长要做什么呢?让《易经》来告诉你。 初阶段,教育孩子什么?《易经》共有六十四卦,描述小孩有一卦是蒙卦。象日: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小孩处蒙童阶段,还是一张洁白的纸,画什么需要我们父母去引导,《易经》告诉我们,蒙童阶段,我们家长要去教育小孩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也不是认了多少字,有多少知识,而是要培育孩子的品德,人的智慧应该表现在品德修养上。现在许多家长由于受大的环境影响,自己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一切向钱看,一切向分数看,钱和分数都是好东西,但如果只看到这上面,对小孩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小孩有钱成了守财奴,小孩成绩好却很自私,现在这种情况很多,对钱和分数看法会变化的,只有一样五千年来一直没有变化,那就是追求真、善、美,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成为勤劳的人。 怎么教育小孩呢?有的说要打,有的说不能打,到底能不能打呢?《易经》蒙卦:“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启发蒙昧,施加惩罚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过。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造成遗憾。但是蒙卦里还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以猛击来启发蒙昧,过于暴烈是不利的。严防其为非作歹是有利的。 《易经》的思维模式是辩证的,处处给人以启发。在施教方式上,一般说来是主张宽容的,但在必要时也不排斥严厉。我认为对小孩的教育应坚持打与不打结合,当然打小孩不是随便对小孩施以暴力,不要看到不顺眼的事就是挥起手来打,这样打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小孩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还会把你的这教育方式延续到他的下一代,佛经有云: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我们家长打小孩要经过慎重的考虑,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再打也不迟:一是要立规矩。当小孩违反规矩时,而且,不是一次,以前都有了口头警告,可以实施惩罚,(如到罚站,不允许出去玩等小孩爱好所在),如果这些也没效果,可以实施打。二是打但不能用手打。骨肉相连,用手作用在小孩身上,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我们如果要打,要准备一戒尺,就用戒尺打不会伤害小孩的心灵。三是打要选择地方打。我们父母往往生气起来,手没有轻重,甚至有的父母失手打死小孩的事都有发生,有的父母把小孩打得浑身是伤,等自已平静下来,看到小孩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心又会不忍,做出各种补偿的方式,打的作用又没了。要打一定要选择地方,我想应该是手掌,干什么事都是用手去做的,打手心不会伤着小孩。四打要言之有据。没有根据,只要自已认为不对的就打是不行的,小孩是一张白纸,有许多东西都在学习阶段,犯错是难免的事,所以要打应该是规定里的事,犯什么事有规定要打十下就应该打十下,这时自已不能心软,就应该打十下,这十下不是蜻蜓点水的打,打后要能让他记住,所以教育小孩是最好不打,但该打时一定打。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后,做好这些后,《论语》中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文是最后的事,所以我们教育小孩什么先后顺序一定要清楚,当小孩有德后,学文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孩子学习《易经》,《黄帝内经》有何好处

学习《易经》有什么好处
本人初学易经,虽然不是很深入,但已经感觉非常受用。易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问题或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占卜,还能简单的指导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困境。 如果古文功底还不错,可以先看看黄寿祺的《周易唬注》,在网上也可以搜索傅佩荣对64卦的讲解,对照着学习便于加强对卦辞的理解。建议,一定要掌握8卦即乾、坤、震、巽、离、坎、艮、兑的卦形,以及他们之间的对应,记住先天八卦图的样子。《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学好,持之以恒,努力吧。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