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卦详解事业,易经第四十二卦详解事业

2023-10-14崇庆运势网热度: 6098

《易经》第四十三卦夬卦人生启示:当机立断,广施恩德

《易经》第四十三卦 夬卦guài 泽天夬 兑上乾下
夬卦卦辞:夬:扬于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卦辞释义:
扬:宣扬。孚:真诚。号:呼吁。即:当即,近期。戎:军事行动
本卦辞的意思是:在朝堂之上发表言论,当面宣扬小人的罪过,竭诚地大声疾呼,告诫人们危险依然存在;从封邑前来告知,不利于动用武力;如此,利于日后有所行动。
夬卦人生启示:当机立断,广施恩德
夬卦位于益卦之后,《序卦》中说:“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便是决上面益卦表示的是受益,但受益不断便会溢出,就像河中的水一样,积蓄过多的水便会溢出河床,这就是说,如果一直增益下去,最后一定会溃决。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便是决。所以益卦的后面是夬卦。
夬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乾为天为健,上卦为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雨.为湖水蒸发上天,即将化为雨倾注而下之表象,以此象征决断。雨施大地,滋润万物。君子从中得到启迪:应该自觉地向下层民众广施恩德,否则如果高高在上,不施恩德,就会遭到忌恨。
从卦象上进行分析,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乾为天,泽上于天便是夬卦的卦象。泽中的水高高在上,比天还高,这虽说是有些夸张,但泽水涨成这样子,肯定会是向四面八方溢出的,所以还是表明了“夬”的含义。另有一种解释是认为泽中的水被烈日烤晒变为水汽升腾到了天上,表明强大的阳气将阴气驱逐到天上。夬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节气为谷雨。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余天。
夬卦代表事情发生了变故,来得突然,必须要立即做出决断,不要拖拉。努力奋进、正在做事的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情况。
夬卦的含义是阳性力量战胜阴性力量,有众君子战胜一小人之象。君子虽然强大,但是小人地位很高,仍然有影响力,不可以掉以轻心。占得此卦者,在事业上虽然看似兴盛,但市场正在走向衰落的状态,不宜大量活动,随时注意转向。加强同他人的合作,但务必充分注意别有用心的奸诈小人趁机捣乱和破坏。

大仙签四十三签,求事业,解答天地交泰万物新,白刑白色白欢新,森罗万像...

你发的这个是观音灵签第四十三签,行者得道,大吉签。

观音灵签第四十三签解签

签诗

天地交泰万物新  自形自色自怡神

森罗万象皆精  事事合谐得称人

签语

此卦天地交泰之象,凡事大吉无危也。

解曰

天生万物  谋望皆通

谋望皆通  福德相助

仙机

 ① 家宅吉  ② 自身安  ③ 求财有  ④ 婚姻合  ⑤ 六甲生男  ⑥ 行人有阻  ⑦ 田蚕中平  ⑧ 六畜中平  ⑨ 寻人见  ⑩ 讼胜  ⑪ 移徙利  ⑫ 失物东西  ⑬ 病禳星  ⑭ 山坟东西吉

详解

天地顺适安泰万物欣欣向荣,本身各有各的形貌显现安定怡然的神色;这种种现象繁多却漂亮地呈现在眼前,象征着事事和谐称心如意。天生万物,谋望皆新,福德积聚,瑞气添增。此签天地交泰之象,凡事遇贵。本签为天地交泰之象。是事事和谐得称人者。季冬有喜。交春之时。人事遂意者。必是喜事连连之人。万象新之时。自形自色自怡神。事事吉祥之际遇。相机而动者。易言之。本签者天生万物谋望皆新福德积聚瑞气添增。可喜之签也。此签有”不拘小节”之意。提醒当事人,不要太吹毛求疵。有些人除了对自己很严格、对别人也很挑剔,凡事都要求十全十美,尤其重视细节。须知对于自己本身,过度要求完美,反而会放不开、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而在待人处世上,更应有容人的雅量。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个性上的小小缺失,但只要不影响大局,又何必在意?不要刻意挑三捡四,硬把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加诸在别人身上,否则容易导致旁人无法忍受。成大事者只放眼大处,不拘泥细节。

典故

行者就是孙悟空,初时飘洋过海,从花果山到三星洞向菩提祖师学道。悟空心窍玲珑,学功夫却诸多挑剔,祖师因此生气,罚打手心三下,他就悟出祖师暗示,半夜三更从后门摸到祖师塌前,要求传道,因而学得七十七变化等神通及长生不老之术。

解读易经(第四十三卦)——夬卦

四十三、夬卦

夬(guài)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三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干上兑)相叠。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夬即决。夬卦天为阳卦,为轻气向上运动,干的运动遇到了什么呢,就是兑泽,所以说这是一个遇到困难怎么处理的卦。

43.1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白话

夬卦:王庭里正舞蹈作乐。有人呼告:“有敌人来犯。”邑中传来命令:“出击不利,要严阵以待。”筮遇此爻,出外旅行则吉祥。

解读

夬(guài),卦名。夬,《序卦:“夬者,决也。”扬,《礼记?乐记》:“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干,兵器,今犹干戈连语。干扬,即以兵器为道具起舞。即所说武舞。孚号, 即呼。戎,武装,这里指军事行动。即戎,犹言投入战斗。利有攸往,李镜池说:“是占行旅,不连上读。”

此卦是说当将帅拥兵叛乱之时,君侯应在宫廷之上予以宣扬揭露,并应用诚实的言辞大声号呼,国家和君王有危险。除此之外,还应告诉国人及臣下,不宜于用武力去解决。而且事虽如此,但是还是利于前去解决问题的。此处的“ 利有攸往”,实际上就是“九四”爻辞的“牵羊悔亡”这一办法。

43.2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白话

《彖辞》说:夬,就是决断的意思。夬卦刚众荏弱,刚能决胜于柔。上卦为兑,兑义为悦;下卦为乾,干义为健。刚健而又和悦,敢于决断而又能辑穆相处,这是夬卦的品德。“小人被举用于王庭”,这是由于上六阴爻居于全卦阳爻之上。“小人窃位,发号施令,声厉词严”,小人得势,蕴藏着危机,而且是普遍的危机。“邑中传来命令说出击不利”,由于发兵出战,崇尚武力,这是穷困之道。“利有所往”,是说上六之爻,孤悬独立,阳刚之爻再增进一步,则全卦纯阳,意味着小人消退,君子得势。

解读

夬卦下干上泽,泽为水,乾为天,天上有水。水可润万物,但水如过多则溃决,危及众生,故不可使其过盛,必“夬”之。夬在十二讯息卦中属三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勿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卦中五阳一阴,阳盛阴衰,五阳共“夬”一阴。然阴凌驾于众阳之上,又切近“九五”之尊,犹小人当道,决之还有一定的难度。

《说文》:“夬,分决也”,即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决定,分别处理。卦辞提出的办法:一是“扬于王庭”,即将小人的罪行公布于朝廷之上,使之无地自容,让众人认清他的真面貌;二是“孚号有厉”,诚信地发布号令,告诫人们要远离小人,戒备危险;三是“告自邑”,自邑中发布一道政令,让天下人都知晓;四是“不利即戎”,就是说,解决这类矛盾不用动武,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以诚信制之。

43.3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求断周易第43卦,会否有更好工作机会即将到来?

肯定会有啊。官鬼用神虽旺,且有动爻相生,但世爻临月破虽日扶而不起,三月建辰,破而逢合为应期。官鬼旺 工作应该不错,用神及生用神者均在下卦,宜本地谋求工作。世爻冲克太岁,以下犯上,今年工作相对周折较多。

乾上离下

周易中的上乾下离卦怎么解?? 第13卦天火同人(同人卦)上下和同
中上卦
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周易》――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卦主请给出自己在官司中是被告还是原告。
其次,官司的主要事情是不是和土木工程有关的事宜?

上乾下离是什么封 中上卦。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上乾下离二爻怎么解 同人卦,同人与宗。吝,大局的同门同族,但有小异,可惜

第十三卦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金钱卦占卜卦辞】 卦辞:仙人指路过路通,劝君任意走西东。交易求 好卦,凡事遇贵人相助,事业婚姻兼成。

求解周易十三卦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求问高考成绩是否理想,能否考 天火同人, 上乾下离 乾卦在周易是阳卦,代表天。离卦代表火。看周易要看爻象。每个爻象都有象辞,天火一般表示天地人和,表示人际关系。 也就是说 你最近所谋之事会恰逢贵人。会让你转运。{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而用你目前的状况来说 无论考试结果好坏 都会让你满意 你不会因此事而烦心,这是最通俗的解释。
全部手打 也希望楼主可以拿一个好成绩 望采纳

第十三卦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金钱卦占卜卦辞】 卦辞:仙人指路过路通,劝君任意走西东。交易求 爱情顺风顺水,婚姻圆满!(但得互相尊重,互相体凉)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占事 姻缘 2014年2月4日立春后,会有一场恋爱。结果可能不错。眼下不可能。到时候你这边稍稍主动点。

求高手解卦:《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天火同人卦,吉。在选择就业初期虽然会遇到一些阻滞,但只要能正心诚意的对待面临的就业机会,正德明心,坚持自己既定的目标不动摇,并注意与同事、客户、上下级的周边的人和谐共处,终究会称心如意。

求易经高手《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于野是最好的,但最终同人于郊,无悔,志未得也。姻缘够好了别追求十全十美了。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万物不能终久的否塞不通,所以接着是同人卦

求同存异 与邻为善
13、同人卦天火同人
《同人》(下离乾上乾) 第十三
相会于野得亨通,利涉大川君子贞;
伏戊于莽遇强敌,高陵三岁未见兴。
登上城墉难攻克,先哭后笑获全功;
无悔于郊志未得,吝道皆因同于宗。
【原文】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译文】 同人卦: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吉利。有利于涉水渡河,有利于君子的卜问。
初九出门即与人同,虽可无咎,但未必能深于“同人”之道;六二同人于宗族,则不免偏狭鄙吝;九三为求同而争战,乃至“三岁不兴”;九四为求同而自退不攻,说明以力求同,非但不能同,还会徒伤财力。九五先哭后乐,先战后同,说明今日之盟友,亦或昔日之仇敌。上九“同人于郊”,虽然“无悔”,但因远离现实,脱离社会,如隐者流,终不能发展和同之道。
【原文】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译文】九五:与人和同,开始时放声大哭,后来欣喜欢笑。这是因为大军克服了阻力相遇,获得和同的成功。
“号啕”是哭叫。“大师”是大军。
九五爻欲应六二,而为九三九四同性阳爻所阻,所以“先号啕”。然而与六二为正应,终必相遇,所以“后笑”。互巽占人物为‘寡妇之人为“号啕”。
伏卦3、4、5伏坤,占人物为‘众人’故称为“大师”。“相遇”,是称谓九五遇六二,前不能相遇,是因以三四刚爻之伏戎相阻为害,后“克”而胜之,所以能与六二“相遇”。
九五阳刚中正,尊居君位,与六二同心相应。惟因九三,九四从中欲争同于六二而敌视之,故起初不能聚合而号啕悲痛,直至以大军克敌制胜而与六二相遇后,始绽开笑容。
《象辞》说:聚集起来的大众之所以先哭后笑(战斗转败为胜),因为筮遇此爻,九五居上卦之中位,像人得贞正之道,势必化凶为吉。大军会师,是说我军压倒了敌人。
“同人”先是天“乾”二爻“中直”,五爻无应,故而“号啕”。后来天为“离”中虚,五爻得应,故而“后笑”。以先后天解同人之先后及“中直”之义,品读起来亦颇有趣味。
“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然则体柔居中,众之所与;执刚用直,无所未从,故近隔乎二刚,未获厥志,是以“先号啕”也。居中处尊,战必克胜,故“后笑”也。不能使物自归而用其强直,故必须大师克之,然后相遇也。
“九五”刚健中正,在尊位,又与柔和中正的阴爻“六二”相应,当然“九五”与“六二”和同。但“九三”与“九四”,或者埋伏,或者越�Γ�在中间阻扰,因而无法结合。然而,和同是以道义为基础,不容易破坏,最后仍然和同。所以用开始哭泣,最后欢笑来比拟。
不过,“六二”柔弱,“九三”“九四”刚强,“九五”必须用大军击败强敌,才能够与“六二”相遇。
九五与六二起初不能聚合而号啕悲痛者,乃因君臣二者均得中位,持中而正直,彼此内心早已感通。而九二出动大军始能与六二相遇,乃谓其能克敌制胜也。
《系辞传》: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或者从政,或者隐居,或者缄默,或者议论,二人一条心,就有断铁的锐利;志同道合的言论,就像兰花一般芬芳。)
九五,这是关键,为什么先嚎啕而后大笑呢?因为它又中又正。那为什么先嚎啕?这是指九三爻和九四爻而言,尤其是九四爻位不正,总想着去攻打别人,不攻克不行......>>

第十三卦 同人卦解析

【说卦】
同人卦,天火同人,乾上离下。上卦为乾为天为君王,高高在上,把光明洒向人间,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下卦为离为火为臣民,火光熊熊也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二者虽位置不同,但作用一样,可谓志同道合。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解易】
【原文】《同人》(1):同人于野,亨(2)。利涉大川。利君子贞(3)。

【译文】《同人》卦:在郊外聚众起事,亨通。有利于渡河,有利于君子守正。

【注释】

(1)同人:卦名,意为与人和同。

(2)同人于野,亨:在原野上与人和同,亨通。

(3)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利于渡河,利于君子守正。

【原文】《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1)。《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2)。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3)。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4)。

【译文】《彖辞》说:《同人》卦,阴柔占得中位,和阳刚相呼应(喻臣民拥戴他们的君王),就是《同人》卦。《同人》卦说:“在郊外聚众起事,亨通。有利于渡河”,是因为君王的意志能够得到实行。文明而又刚健,行事中正而又与臣民相应,这就是君子的正直光明之道。只有君子才能会通天下的意志。

【注释】

(1)“柔得位得中”句:阴柔占得中位,和阳刚相呼应,就是《同人》卦。

(2)乾行也:阳刚得到实行。

(3)“文明以健”句:文明而又刚健,中正而又相应,这就是君子的正直之道。

(4)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只有君子才能会通天下的意志。

【原文】《象》曰:天与火,《同人》(1)。君子以类族辨物(2)。

【译文】《象辞》说:天与火的性质相同,相互呼应,这就是《同人》卦。君子要明白物以类聚、人与群分的道理,以此来辨别事物。

【注释】

(1)天与火,《同人》:天与火相应,就是《同人》卦。

(2)君子以类族辨物:类,分析。族,族类、种类。辨,辨别。君子以分析群体来辨别事物。

【原文】初九:同人于门,无咎(1)。
【译文】在王门前聚集大众起事,没有灾祸。

【注释】(1)同人于门,无咎:门,王门。在门口就与人和同,没有灾祸。

【原文】《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1)。

【译文】《象辞》说:“君王走出王门与臣民和同”,又有谁会有灾祸呢?

【注释】(1)“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出门就和同于人,又有谁会有灾祸呢?

【原文】六二:同人于宗,吝(1)。
【译文】六二:在宗庙里聚集族人,有凶险。

【注释】(1)同人于宗,吝:宗,宗庙。在宗庙里聚集族人,有凶险。

【原文】《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1)。

【译文】《象辞》说:“在宗庙里聚集族人,有凶险”,是由于不能团结其他人,狭隘的宗族思想所导致的。

【注释】(1) “吝”道也:吝,狭隘。狭隘的宗族思想所导致的。

【原文】九三:伏戎于莽(1),升其高陵(2),三岁不兴(3)。
【译文】九三:在密林中设置伏兵,占据附近的制高点,但三年不敢发兵出征。

【注释】

(1)伏戎于莽:伏,埋伏。戎,武装。莽,草丛,这里指草丛密林。埋伏军队在草丛中。

(2)升其高陵:登上高岗。

(3)三岁不兴:兴,举、起。三年不敢发兵出征。

【原文】《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1)。“三岁不兴”,安行也(2)。

【译文】《象辞》说:“在密林中设置伏兵,说明敌人太强大”。“三年都不敢发兵出征”,怎能贸然行动呢?

【注释】

(1)“伏戎于葬”,敌刚也:埋伏军队在草丛中,是因为敌人强大。

(2)“三岁不兴”,安行也:安,疑问副词,怎能。三年不敢发兵出征,怎能贸然行动呢?

【原文】九四:乘其墉(1),弗克攻(2),吉。
【译文】九四:登上敌人的城墙,没有进攻,是吉利的。

【注释】

(1)乘其墉:乘,登上。墉,城墙。

(2)弗克攻:克,能够。不能够进攻。

【原文】《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1)。其“吉”,则困而反则也(2)。

【译文】《象辞》说:“登上敌人的城墙,没有进攻,是吉利的”,这是因为发现这种进攻是不符合道义的,这样做之所以吉利,是因为在困惑时能及时醒悟,反过来按正确的方法行事。

【注释】

(1)义“弗克”也:在道义上是不能的。

(2)其“吉”,则困而反则也:吉祥的原因是在困境中能返回,用正确的方法行事。

【原文】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1),大师克,相遇(2)。
【译文】九五:聚集起来的士兵,先大哭后欢笑,是因为大军打胜仗后前来增援。

【注释】

(1)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号啕,痛哭。与人和同,先痛哭后欢笑。

(2)大师克,相遇:大师,大军。克,打胜仗。大军打胜仗后会合。

【原文】《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1)。“大师相遇”,言相“克”也(2)。

【译文】《象辞》说:“聚集起来的士兵,之所以先哭后笑”,是因为心中正直。大军会合后,共同克敌制胜。

【注释】

(1)“同人”之“先”以中直也:与人和同之前,要心中正直。

(2)“大师相遇”,言相“克”也:大军会合,说明共同克敌制胜。

【原文】上九:同人于郊,无悔(1)。
【译文】上九:聚众于郊野,庆祝胜利,没有过错。

【注释】(1)悔:悔,悔吝。

【原文】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1)。

【译文】《象辞》说:“聚众于郊野”,说明援助不广,志向还没有实现。

【注释】(1)“同人于郊”,志未得也:在郊外与人和同,志向还没有实现。

【启示】
《同人》卦告诫我们: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君子以类族辨物。启示如下:

1.同人谋事: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与志同道合的人共谋事业,寻求他人的帮助,这样才能够有所作为(卦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2.同人宜广:尽可能多的团结志同道合的人,不依赖于家族、血缘、宗亲的关系,这样才能突破桎梏、集思广益,有助于发展壮大(六二:同人于宗,吝)。

3.适可而止:为人处世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不可杀鸡取卵、赶尽杀绝(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注】
2020年初,机缘所致,拜狮吼门掌门人何东为师,开始学习《周易》。现将自己学习《周易》的过程、收获与感悟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中谨遵师父的立派宗旨“学易即是学道,算卦即是悟道,解卦即是布道”。如能以《易》会友,将不甚欣喜,希望能够与“同道之人”共同切磋学习。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