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基础理论,五行五脏养生理论

2023-09-23崇庆运势网热度: 5103

五行_中医的五行指的是什么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是古代思想家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类事物来说明 自然 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是 中国哲学 思想基础之一,而 中医 的五行具体指什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中医的五行,供大家阅读!
中医的五行
五行在中 医学 中的应用称其为五行学说,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用来理解人与自然界如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于人体五脏、五官、五体、五志、五声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用以总结临床 经验 。基本内容:以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征。如肝、筋、目 属木 ;心、脉、舌 属火 ;脾、肉、口 属土 ;肺、皮毛、鼻 属金 ;肾、骨、耳 属水 等。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资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但脾能资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等,以此来说明脏腑间有着彼此维系,彼此协调生理活动的关系。以乘侮关系阐述病理变化及 治疗方法 。如肝病犯脾,是木乘土,治疗应采取抑木扶土法;治疗肺气虚弱,采用健脾补肺,叫培土生金法。由此可见,五行学说贯串于医学的各个方面,并包含着古人的一些宝贵临床经验,也是中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它强调事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观点。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因为土能防水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中医五行所包含的内容
火不生土:火指肾阳,即命门火;土即脾胃。当肾阳虚弱,命门火不足,脾胃得不到这种阳气的温煦,影响胃气腐熟水谷和脾气运化 营养 精微,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肾脾阳虚的综合病症,均属火不生土。临床表现为腰酸膝冷,畏寒,饮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肿或天亮前 腹泻 等。

火盛刑金(火旺刑金):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火指心火或热邪,心火炽盛可藉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会伤害于肺,引起热咳或“痰热阻肺”,病情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呼及急促,鼻翼煽动,甚则咳血,咯血等症状,又称“火热迫肺”。

火性炎上:用火焰上燃的现象比喻火邪致病的病变向上的特点。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外邪阳热,主升主散,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虚火多由精血亏耗,阴虚阳亢而起,症见烦燥、咽痛、声嘶、齿龈出血, 耳鸣 等。均属火性炎上的病变。

节气 :是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故一个节气又称为“三候”。节气表示四季气候变更的每一阶段。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按顺序为;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

金寒水冷:指肺 肾虚 寒。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当肺气虚而累及肾,或肾阳虚而影响肺,都会出现肺肾虚寒的综合病症。临床表现有 咳嗽 、吐痰稀白、气喘、畏寒、腰膝冷、水肿等。

金气肃降:用以说明肺的生理特点。金代表肺,肺主气的活动,肺气宣清而下降,气化活动就顺利,三焦水道也能通调;反之,若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就会使气上逆,发生咳嗽,气喘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亢害承制:见《素问、六征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亢,即亢盛。承,作抵御解。制,即压抑或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另一面。若有生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必须抵御这种亢盛之气,令其节制,方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生发。例如实热内结的病,因内热炽盛,损耗津液而 便秘 ,又会火气上冲而 谚语 ,治疗就须用承气汤苦寒泻下,才能抵御这种亢盛的热邪。

母病及子: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母病累子而称。例如木生火,肝木为母,心火为子,当肝阳上亢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使心火亢盛而致病。

母气: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气。如木生火,则木为火的母气。

木火刑金:木火,指“肝火”;金指肺。肝火过旺,可以耗伤肺金,引起肺病的加重,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

木克土:五行中,五种相克关系之一。按五行学说的观点,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于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其义与“肝气犯脾”,“肝气犯胃”类同。

木喜条达:木是肝的代词,条达即调和畅达。用树木生发的现象比喻肝的生理特点。肝主疏泄,一方面疏泄胆汁,帮助脾胃 消化 ;另一方面,肝胆又有升发透泄的作用,使全身气机舒畅。因此,肝气的特点是喜调和畅达,既不能过亢,又不能抑郁。

木郁化风:五行归类中,肝主风,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导致肝血亏损,或素体血亏而出现肝风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

木郁化火:五行归类中,肝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面赤、呕血,咳血,甚或发狂等。

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而言。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指末伏。即以初伏、二伏、三伏为序。

胜复:胜复,是指“五运六气”在一年之中的相胜相制,先胜后复的相互关系。胜即“胜气”,复即“复气”。胜是主动的,有强胜的意思;复是被动的,有报复的意思。胜复之气,即一年中之上半年若有太过的胜气,下半年当有与之相反的复气。如上半年热气偏盛,下半年当有寒气以报复之。又如木运不及,金气胜木,木郁而生火,火能克金,称为复。胜复的一般规律是,凡先有胜,后必有所报复,以报其胜。胜复之气并非每年都有。

胜气:胜复之气在时序上被认为是有规律的,上半年如果发生了超常的气候叫做胜气。参见“胜复”条。

十二时: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相当于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一时,丑时相当于一至三时.其余按十二时辰序类推。此外,又有把子时称为“夜半”或“午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已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昳(音跌)”;申时称“晡时”,或称为“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等(《左氏传》昭公五年注)。这些命名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关,且较符合黄河流域地区昼夜推移的特点。

时令: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指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的政令。

水不涵木:涵,滋润之意。肾属水,肝属木。当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则肝阴不足,虚风内动,故称。临床表现有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中医理论篇-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现代科学理论解释

本篇开始我将我对中医基础的感悟写出来,首先要从五行开始讲起,因为气-阴阳-五行-六气是构成了整个中医理论的基础,只有从后面开始讲,五行六气讲完了才能讲阴阳,阴阳讲完了才能讲气,这是一个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也许我说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我所说的内容是我觉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而且在我目前研究能够适用于人体养生的方式,对于其他的比如应用到易经方面我没有研究,所以我这套理论只适用于人体养生。

从古代到现在为止,我所见到的所有资料里面,没有人真正的去结合西方的科学文化理论,来讲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中西文明文化发展了这么多年,一定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肯定有比较类似的东西,我也是基于这点才将所有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我目前的讲的这个范围只限于地球的大气环境中,不能超脱地球,就跟牛顿三大定律在自然环境中符合,但是到宇宙中就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以我必须要加以限制,我层次比较低,对于宇宙的理解还远远的达不到层次,所以只讲我能够讲的对大家行之有效的中医养生的理论,以便于大家养生和自学中医,如果你觉得哪地方写的不对,欢迎你指出问题,让我更好的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

首先。我要讲一个概念,就是现代物理化学里面都讲了一个叫相态。就是物质的平常状态,这和我眼里中医和养生气功基础一样,都是从宏观来观察世界。物质具有的形态分为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而相对应的物质,就是气体、液体和固体。固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只能围绕各自的 平衡位置 微小振动,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大小;液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但还不能分散远离,液体有一定体积,易流动;气态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作无规则热运动,无 平衡位置 ,也不能维持在一定距离,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易流动。除上述三态外,还有 第四态 等离子体 和第五态的 超固态 ,这两种都属于极其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形态,地球上还不一定存在。所以不能算在内,但是在中国传统理论中我也有所猜测,以后等确定了再说。上述就是三种相态的全部解释。

其次,三种相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面这张图就是转换表。从图中可以看出,固态→液态( 吸热 );液态→ 气态 (吸热);固态→气态(吸热);液态→固态( 放热 );气态→液态(放热);气态→固态(放热)。百度里专门解释了一下这里所说的“吸热”与“放热”的“热”都是指的热量,而不是指的温度、内能、 热值 、 比热容 等热力学概念。即为“吸收热量”与“放出热量”的简称。在物理学中,热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上面这两个都是初中学的内容,希望大家仔细看明白,往下就好理解了。

再次,大家看看金木水火土的中国传统文化解释。最开始说的这五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称为“五材”,后由实体升华到抽象,是为“五行”。1、木曰曲直,故凡具有生长、升发、舒展、能屈、能伸等性质或作用趋势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木。2、火曰炎上,火具有燃烧发热、升腾向上的特性。3、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趋势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4、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或作用趋势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5、水曰润下,故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趋势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对五行特性的认识是古人在全面、综合地直接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形象的识别、比类、抽象等,研究发现事物和现象内部本质及规律的思维模式。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成为对自然事物及现象五种特质和属性的认识与概括。那与现代科学文化的相通之处在哪呢?

最后,在我研究看来,木就是固体,土就是气体,水就是液体。固体变液体,液体变气体,固体变气体是吸热反应,可是吸的热从哪来?我推测古人假象有个火源,来帮助进行吸热反应,所以火就是吸热反应之源泉,提供热量。反过来就是放热反应,放的热给谁了?谁来吸收这个放出的热量,或者说谁来帮助进行放热也就是降温?古代的宝剑就是寒气逼人,所以金就是这个放热反应的源泉,吸收热量,释放寒气。你明白了么?

下一篇我就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现代科学解释。我一直研究最省事省力的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的上医养生之道和最实际的中医基础理论,欢迎发表您的观点。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中医五行学说方面的知识

提起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中医学说有哪些内容?另外,还有人想问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医基础理论txt有吗?包含气一元论学说五行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医五行学说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您好!中医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以五种物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协调平衡的。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也是我国古代唯物辨证观的主要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的缺陷。

中医基础理论txt有吗?包含气一元论学说五行学…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中医所说的五行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以对应的脏腑!

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中医学说有哪些内容?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它由我国独创,产生于我国古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中医学对人类文明和进步带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试题。

古代独创的医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独特的理论体系,卓有成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还有在外科、免疫、养生保健及专业著作方面的成就,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中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

中医药学体系是以我国古代盛行的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其间的关系,并将生理、病理、诊断、用药、治疗、预防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观念和独特的理论,作为医药学的基础。

这一学说的内容包括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基础的生理、病理学;以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以、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进行归纳治疗的一整套临床诊断和辨证施治的治疗学。脏腑与解剖的相同之处。

以寒、热、温、凉“四气”和酸、甘、苦、辛、咸“五味”来概括药物性能的药物学。中医基础理论顺口溜。

以“君臣佐使”、“七情和合”进行药物配伍的方剂学;以经络、腧穴学说为主要内容的针灸治疗学。

此外还有推拿、、导引等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生命中总有几个日子最珍惜,心底里总有几个朋友难忘记。从细雨飘洒的春天,到瑞雪纷飞的冬季。虽不能时时相聚,却常常在心中想起。遥祝天天快乐!常用中医术语大全。

五行学说是什么?要详细!别说只是金木水火土!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的基本概念。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中医五行基础知识。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五行学说的缺陷。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中医基础理论五脏的生理功能。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中医基础知识讲解。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学说各自的缺陷。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五行学说与中医学。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就学说的缺陷。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中医药学基础五行学说。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中医汤头歌诀顺口溜。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五行学说问题。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中医基础五行学说。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中国网http://www..com/s?wd=%B5%C0%BD%CC

你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以上就是与中医五行学说方面的知识相关内容,是关于中医学说有哪些内容?的分享。看完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的一门基础学科叫五行学说,那我把这个图,分享出来,大家先看一看。

        这个五行学说,当时我的老师试讲了好几个月才讲完的,内容很多,我简单的就大家能够理解的程度,跟大家说一说,结合咱们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跟大家讲讲。

      中医基础理论的开篇就讲到,生命是一个整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而人身体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割裂来看,就是指它们之间的相互的关系。
        我们说五行是什么呢?它是木、火、土、金、水三种自然界中的物质。而木火土金水。它不是指我们看到的木头,地上的土,燃烧的火,还有金属,还有流动的水,它不是指这个。它指的是和这种物质一样,存在共性的这种东西。木指的是与具备生发之力向上的木,与春季有关的,我们把它归为木类。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还有水曰润下。

      我们从这个图里面能看到,它就是相生相克的,五行的相生相克,你看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而相克呢,斜着看火克金,金克木,水克土,水克火,土克水,火克金,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相生相克。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思维的架构。那木火土金水,它分别代表的是肝心脾肺肾,有了这个架构,我们大脑中记住这个图,记住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那基本上脏腑的疾病问题出来以后,你根据这个相生相克的关系去套,基本上就能找到你疾病的原因。

    比方说我们说金克木,木克土,我说这个孩子土指的是脾胃,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指的是脾,孩子脾胃不和的时候,那什么克我的脾胃?他应该是木,木是什么?木是肝,那当我们肝火大,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就不想吃饭,脾胃就不舒服。所以说,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脾胃不和,面黄肌瘦有问题的时候,那你就要找原因了。还有一个土生水,水也能反过来,水是什么?水是我们的肾,如果病了,他也可以反悟到土,我们说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他们之间相生,谁生谁?谁就是谁的母亲。谁被谁生?谁就是谁的子,谁就是谁的孩子。这个思维架构,我们要把它建立起来,这是中医的诊断基础的时候,一个基本的五行辨证的一个架构。我讲这些是不是有点儿太专业了呢?

          简单一点,我们看这个图表,这个图表,第一栏,我们看到是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第二栏是五色,五色是青、赤、黄、白、黑。这个五色,其实我们在望诊的时候,中医有四诊,四诊合参,四诊分别就是望闻问切。望诊就是你一进门儿,我一打眼一看,看到你的面色,如果你看到这个人的面色是发青的,发乌的,像蒙了一层纱一样,这个人的肝一定有问题,你看到一些那个肝癌的患者,那个脸都是发绿的,青绿青绿的那种颜色。

      如果你看到这个人的脸是红扑扑的,像高原红一样,两个颧骨是赤色,红色,而这种红他不是正常的红。正常的红是白里透红,透着光,而他这种红是浮在表面的一种红,像高原红一样,那这个人一定是有心火。它对应的是火,赤对应的是火,火对应的是心。他一定是有心火。

        我在学校的时候,有一个幼儿园老师找到我,她说口腔溃疡难受,嘴巴里面都起了泡了,怎么办?当时另外一位翻译老师也在,那位老师是中药大学毕业的,她看着我正忙着,就直接就跟他她说你就回去吃点儿去火药吧,你看你脸通红,这是上火了。我听到这个老师这样一说,就赶紧过来,我看了一下,让她躺下摸一下她的肚子,结果一摸那个胃,当我把手探进去的时候,我就感觉从指尖中指尖儿一股凉气“嗖”地一下到我胳膊这儿来了。我说你不能吃这个去火的药,你这是有热有火,不是一个实证,是一个虚证,是有湿寒证。后来就建议他用了附子理中丸儿,用一些热药来调整一下。三天以后这个口腔溃疡就下去了。

        我们说这个火,说到“赤”,面色赤。我们也不要直接地看到什么,就以为这就是什么。中医还有假症一说,四大假证就是说,看似热不一定是热症,看似寒不一定是寒症,所以不要过早的下结论。

      为什么要四诊合参呢?那我们还要摸脉,我们还要摸肚子还要摸其他的,还要问诊,就是要证明一下我的第一观察,对不对,我的第一印象是否正确。

        那我们看第二列的第三行,他是黄,黄色它代表的是土。土是脾胃,我们看到小孩子脸是黄的,蜡黄蜡黄的,不用说这个孩子脾胃有问题了,肯定是脾胃不和了,你到学校门口去看,没有几个孩子是红扑扑的,泛着光的那种颜色,很多孩子都是黄色的,或者白色的,或者发乌的,等等。这说明他的脾胃是有问题的。

        我们看第四行是白,白色入的是肺。那我们也很直观的看到这个白色,就要想到他的肺的功能是否正常。

      下来是黑色。黑色给我们的印象,一打眼儿,看到这个人的脸色是黑色的时候,他一定是肾不足了,肾有问题了,或者有一些严重的肾病等等。为什么会表现在脸上?这五种颜色,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黄色入脾,白色入心入肺,黑色入肾,那就是说我们吃食物的时候,选择这几种不同的颜色,它入的是不同的脏器。

        那它既然入这个脏,它为什么还会写在脸上呢?正因为这个器官有了问题,有了病,这个颜色进不去,所以就呈现在脸上了,写在脸上了。

      比如说几年前我就看到有一个电视剧里一个喜剧演员,挺爱搞笑的,然后他的脸色是黑的,是泛着青黑,泛着青,还有一些黄的感觉,当时我跟我们家先生说这个人将来一定是也是肝病严重的肝病,甚至是肝癌或者是肾的问题,果不其然,前段时间在网上就爆出了这位演员就得了一个肝病和肾病方面的病。

        我们说吃这种颜色的食物,对我们的脏腑是有好处的。

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中原是黄龙啊,跟这个五行就是相对的。

接下来第三列是五方东南中西北。我们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看病最重要的一点下诊断之前呢,你首先要有一个对病人有一个认知的过程。他是在哪里长大的啊?哪一方水土把他养大的?那同样的病,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时间段儿得了同样的病,两个人他们出生的地点不一样,成长的环境不一样,位置不一样,来自不同的城市,那治疗的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诊断的一个要求,就是三因,因病制宜,因时因地因人。

      中医和西医有本质上的区别,西医它是由解剖医学发展出来的一个现代医学,而中医更多的讲的是像。像是什么?像是投影投射出来的,在表面我们能看到的,我们没有去解剖,没有打开他的心肝脾肺肾到底有没有出问题,我们只是根据他的心肝脾肺肾投影,投射在我们身体表面的一种像去判断他的体内的脏腑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这个五行所讲的都是五脏六腑的疾病所投射出来的一个像。所以中医你可以为理解为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抽象的医学,是从真正的疾病中抽出来的一个象。

五季是我们说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但是在我们东方传统文化当中,和我们东方的医学当中,我们认为是一年是五季。分别是春、夏、长夏、秋、冬,有人把它念成zhang,我觉得应该念长chang下,我们说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万物复苏,一切从睡眠当中醒了过来,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夏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夏三月,此谓繁秀。繁秀的秀是什么?秀上面是个禾苗的禾,下面是个乃,就是禾苗怀孕了,开始繁衍后代了,植物也开始繁衍后代了,这就是夏季。

        这个长夏,它是指夏季这些植物开始开花,抽穗儿,结果,然后它在孕育的过程,这是长的过程,还没有到成熟的过程,它针对着我们的五脏,针对着我们的是脾土。所以我们叫它长夏。

      然后接下来是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金曰从革。秋天它代表是金,从革之气,就是我们会觉得天气很干燥,身体也会觉得很干燥,半夜的时候会觉得干得要命,甚至想起来喝口水或者去洗洗脸。前一段时间,今年的雨水特别大,北京的雨水特别大,外面下着雨屋,里边儿依然觉得干燥。因为立秋以后秋的燥金之气,大地的燥金之气起来了,不管外面下不下雨,你的身体会自然感受这个节气,燥金之气。基本上这个季节的这种燥症,多数都是热症。

        那再往下走呢,就是冬天,冬天是一个收藏的季节,我们说,为什么呃,南方的孩子好像就不如北方的孩子个子长得高呢?就是我们看到自然界当中那个毛毛虫,它在前进的时候,你看它使劲弓起腰来,猛地往前会前进一大步,那就是说一张一弛,它就会迈进一大步,春天的生,夏天的长,秋天的收,冬天有的藏,这样我们冬天藏好了,春天才能更好地升发。那一年四季在四季分明的中原以北的地带,你会发现四季分明,春天很温暖,夏天非常炎热,秋天很凉爽,冬天非常的冷,这种四季分明的地方,孩子的身体就长得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的这个节奏,其实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很好的去收,然后很好的去升发,所以这些地方的孩子,他的个子就会长得很高,相对南方的热带或者亚热带气候下的一些孩子呢,他的四季所生长的环境,四季并不分明,所以他的个子一般的长得就没有北方的孩子高。南方的孩子放在北方的这种气候下去养,你也会发现也可以长大个子了。

        我们说生命与生命是一个整体,与天地、自然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一年的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他是一个节奏,这个节奏呢,同样对应我们一天24小时里边的四个阶段。我们生命是在这种节奏当中,稳定的、稳固的、发展的一天的24小时,我们把它分成四个阶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还有夜晚。那早上我们把它对应的是春天的生,中午代表的是夏天的长,下午代表的是秋天的收,而夜晚代表的是冬天的藏,那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你的身体能否很好在于你春天你的肝气是否能够升发起来。老百姓种庄稼的时候,你今年秋天是否有收成,那取决于你春天是否播下好的种子,很用心地去做。那对于我们身体一天也是这样,你一天有没有精神,今天的状态如何,取决于你早上的现象,你早上一大早起来锻炼身体,跑一圈儿,然后好好的吃顿热乎乎的饭,然后心情很愉悦的,高高兴兴地去上班了。春天的阳气,你这早晨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的阳气升发起来了,然后一天都会很精神,精力充沛。但如果你早上不想起床,想赖床,睡到11点再起,然后你的春天其实是从11点才开始的,那11点,我们普通人的阳气已经到达顶值啦,我们到了12点,往后我们阳气开始走下坡路了,往下走的时候,慢慢的到了下午傍晚时分,我们的阳气就要收回来了,阴气就要起来了,这时候我们要准备睡觉休息了。正常我们就可以睡得着的,八九点钟九十点钟我们就睡觉了,那个点儿躺在床上就能安安稳稳地睡个觉,但是如果你是上午11点才起床,你的春天是从11点才开始的,那你的夏天就要在傍晚才到才到达顶峰,然后你的秋天要到半夜,你的阳气才能慢慢的收回来,然后你才能入睡。所以说,如果你早晨起来起得很晚的话,你会发现晚上就睡不着对不对?因为你的阳气是到那时候才开始往回收的,那想要身体好,还是要安排好一天的时间。我们中医有一个说法叫子午流注,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这个图。从这个图里,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五脏六腑在哪个时间段开始运化开始工作,我们的肝胆从晚上11点开始运化的,然后到三点钟肺开始运化,五点钟我们的大肠经和胃都开始工作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有人就说我晚上睡觉晚了,我早晨补上不就得了吗?你觉得能补上吗?补不上,因为过了这个时辰,这个脏腑的运化已经过去了,所以你已经补不过来了。就是想告诉我们家里有孩子的话,一定要让孩子早睡觉,九点半前就睡觉。我们发现很多人他的身体有湿气,他的肝胆有问题,或者出现一些便秘等情况,这些人在临床中发现都有熬夜的习惯。

      我们说人物血归于肝,然后人躺下,血才能回到肝里,开始运化,开始排毒,这个时候如果到了11点钟,你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的话,这个肝胆就没法工作,没法排毒,那第二天早晨你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你的眼睛是涩的,为什么呢?是因为肝的毒素没有排出去,肝开窍于目,所以你的眼睛就会不舒服。还有我们说的三焦,我们的湿气一般存在于三焦里。三焦是指哪里呢?三焦是指我们五脏六腑彼此之间的那个空腔,它并不指我们的脏腑,那如果我们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去熬夜的话,那身体会有湿气,而且我们的肝火会大,脾气会大,经常会发火儿。然后也会便秘,为什么呢?你的肺不能很好的得到休息的时候,那大肠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运化,休息的时候就不能正常的把大便排出来,比如说肺与大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心包三焦相表里,肾和膀胱相表里,然后如果这样我们的大便不能正常的排出来,那自然的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会出现咳嗽上火等等一些问题。

    五行,接下来是五味,是辛咸甘酸苦。辛它不是辣,它是一种感觉吧。芳香发散里边有一种辣的感觉。比方说我们中药里边儿入肝的中药,它基本上都是有香味儿的,最常见的当归,当归的味道很好,闻起来像那个芹菜,那个根儿的味道很香,它入的是肝。咸味儿入的是心,那如果你肝气不足、肝血不足的时候,用腥味儿的药是非常好的。如果心气儿不足的时候,我们会非常想吃。我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需要这种味道的时候,我们就想要摄入这种味道。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觉得这段时间我特别想吃甜的,过一段时间,我又想吃辣的了,我又不想吃甜的了,那是什么原因?那就告诉我们,我们的脏腑是有些问题的,如果你这段时间非常想吃咸的,说明你的心气儿不足。你的心气儿需要补一补。如果想要吃那些芳香的东西,比方说紫苏,香菜,还有那个藿香类的,说明这个肝是需要支持了。说到这个甜味儿,为什么很多孩子都爱吃甜的呢?我们家长经常跟孩子说,你少吃甜的,吃甜的吃多了以后会生虫子,牙会坏掉的,那问一下,我们的牙齿是被虫子啃坏的吗?谁见过牙齿里边的虫子啊?没有呀。那为什么吃甜的,还要伤害会伤害我们的牙齿呢?那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特别爱吃甜的呢?你去观察一个爱吃甜的孩子,他的脸色一定是发黄的,不是那么滋润的,发黄的告诉我们他的脾胃是有问题的,甘甜是入脾的,但是五行相生是不错,但是还有一个相克,那甘味入脾土的同时它会邪肾,它会伤着水,土会克水,那这个时候呢,吃甜的多了以后,我们的肾气就会出现问题,虽然补了脾了,但是泄了肾,肾开窍于齿,齿为骨之余,肾精就是骨髓,那泄了肾的时候就会出现肾精不足,齿为骨之余,就会表现在我们的牙齿上,牙齿就会出现松动,这是吃甜的伤肾伤牙齿的主要的原因,这是真正的原因。所以当你看到孩子非常爱吃甜食的时候,这就是提醒你,你的孩子脾胃不和,脾胃有问题了,你要赶紧想办法给他治病了,强壮一下他的脾胃。然后孩子吃了很多的甜食,牙齿坏掉的时候还要提醒你,你的孩子肾气不足了,肾精不足了,你还要给孩子补充一下他的肾气肾精。

      下一个是酸,酸是收敛的,入肺的想吃酸味儿的东西,秋天我们说秋天燥金之气来了,秋天很多的果子都是酸味儿的,这个季节,如果我们上火的时候吃一点酸性的食物就是非常好的收敛一下我们的肺气。酸味儿的特质是收敛的,如果说到了这个季节,燥金之气上来了以后,你晚上睡不着觉,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就是不困怎么办?我给大家支个招,你可以去喝上一小杯醋。或者是那个百香果,你少放点儿蜂蜜,酸酸的,泡上一杯水喝了,我相信你就能睡着了。

      但是那个百香果呢,对于我们北方人来说,吃多了也不好,因为我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土地养育了我,这方土地滋养的万物和我都是同频的,而南方的土地养出来的,那些东西它和我并不是同频的,我不能多吃,大家要记住这一点?

        第五个味道,是苦了。苦味它是入肾的,它是补肾的。苦瓜这个东西我小的时候是特别不喜欢吃,我觉得那么苦的东西怎么会有人爱这么苦的东西呢?但是现在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吃苦味的东西。苦瓜,一些苦丁茶,包括蒲公英苦味的这些食物,虽然苦但是也很好吃。说明我的肾气不足了,年纪大了,40多岁,快奔50啦,那不就是肾气不足了吗?

        如果你是在国外,说我生病了,我在国外,我没有办法买中药,这里没有中药房,怎么办啊?上午的时候有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话,说厨房就是你的药房。你可以在厨房里找到这些味道的食物,同样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是中医的食疗,有机会我可以专门给大家讲食疗。

        我希望我们大家能够理解我们中国人的营养学和西方的营养学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中国人是以人为本。西方人则是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食疗上,就是说这个东西虽然很好吃,我也知道它有很多的营养,西方的食疗当中会提到说这个含什么蛋白质,含什么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多少的比例等等,非常适合对人体有好处,但是我们东方思维就会反过来说它虽然好,它是否适合我,我的身体吃了它,是否能够化掉。

医疗卫生中医学重点考点: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行学说?

说起五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就是大众熟知的五行。但是在中医的眼中,五行,并不是五种物质。而是象征着五种属性的现象和事物。



木曰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从而引申为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或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从而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上升、光明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穑泛指人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从而引申出凡是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方”、“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变也。这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以作为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改变的柔和之性。继而引申出凡是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属于金。



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从而引申出凡是具有滋润、下行、寒凉、或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



这些,就是五行的特性。



而从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则下表可以归纳



以上就是中医五行学说中的基本概念



那么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了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几个方面



相生:五行之间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表现为“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进克制、制约的关系。表现为“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而五行在中医学方面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方面:



病理方面:五行学说可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以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



在疾病诊断方面:



好了,以上就是五行在中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内容和基本的运用方法。

中医五行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求大神解答!

中医最基础的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学说了,对中医有兴趣的人可以先从“五行”学说学起,下面就来介绍“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概念源于生活中五种具体的物质材料,但作为哲学上的五行是从五种具体的物质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五种物质属性,不再是指具体的五种物质。五行特性如下:
木: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温热、升腾、明亮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清洁、清肃、收敛
水:寒凉、滋润、下行
在中医学中,人体中的肺、肝、肾、心、脾五脏,分别被定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属,注意这里的五脏也是个功能概念(称为藏象),并不限于具体的解剖上的五脏。在五脏归属于五行后,中医在病因、病理、治疗、用药等方面,均以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表达,五行理论在中医的运用中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成为中医学重要的说理工具之一。
#p#副标题#e#
五行的生克关系
相生是指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生者称为母,被生者称为子)。相克是指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都很重要,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不要觉得相生就好,相克就不好。巨人症就是生长缺少克制的病例。
五脏之间的关系
五脏之间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滋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五脏之间的相克: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火)阳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即火克金。
但必须指出,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脏腑之间的平衡关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五脏对应五行只是抽取了五脏的部分特性,五行并不能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只是部分关系。
五行学说我们要掌握的不仅是五行对应着的五脏,还要理解“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