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个字精华,易经人生智慧100句

2023-10-23崇庆运势网热度: 7414

易经的精髓就是四个字

读懂《易经》,要深入浅出,厚厚的64卦象、卦辞和爻辞,很容易把人拒之门外,我们要懂得拨开表象、化繁为简。
《易经》的本质,只有一个字:变。
这种变,体现在时势的变化,呈现4种状态:吉、凶、悔、吝。只要我们读懂这4个字,也就懂得了《易经》的精髓。
1、《易经》的精髓,是势能的变化。
在整个宇宙中,时空的变化,会产生势能。
比如说:黄道,是古天文术语,是从地球上看太阳走过一年的路线。星体的轨迹变化,会产生势能的变化。
天时地利人和,对人事的影响,体现在时势。
《孟子.公孙丑》中记载齐人言:“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做事有聪明才智还不够,还要乘势而为;种庄稼有好的工具还不行,更需要等待农时。
这些都是《易经》之用。
《易经》是一本讲宇宙变化规律的书,变化的核心,即是势能的变化,体现在2个维度:方向和强弱。
2、势能方向上的顺逆,而产生:吉、凶。
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是宋代以后才有的,宋代以前,《易经》没有太极图。这个太极图,怎么产生的呢?
是根据能量的抽象变化,而形象演绎。
《易经》讲宇宙中有两股相对应的基本势能变化,即乾阳、坤阴。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也讲同样的东西:“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阳。
能量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看似无章,其实有序。
对“人”这个参照物而言,能量的变化,有两个方向:一是和自己的能量相顺;二是和自己的能量相逆。
人和人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顺逆,也有所不同。
顺的能量,是顺势,《易经》称之为:吉。
逆的能量,是逆势,《易经》称之为:凶。
吉,代表结合,合作,团聚等。
凶,代表分离,背向,分解等。
其实,凶,并不是不好,本意是“冲”,即能量的相逆、相冲。当两股能量相冲时,有时候,会带来阻碍和冲突,但是,也会带来生机和机遇。这种辩证关系,用老子的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普通人,喜欢吉,厌恶凶。
真正懂《易经》的人,看待吉凶,是平等的。只是自然规律的变化,势能的变化,本身是客观中性的,不需要代入太多个人的主观情绪。
3、势能变化的强弱,而产生:悔、吝。
古人说的中庸精神,最初来自《易经》。
中庸,并不是贬义词,在《易经》中,代表中、正的宇宙最佳能量状态。
比如说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处于中正之

易经的精髓是什么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本条目讨论宽泛的易经,即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内;在古籍里仅提到名字的“连山”、“归藏”(无论是否事实存在)则不予讨论。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学者。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东汉王弼、北宋程颐,后者如西汉京房、北宋邵雍。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有两部分组成:
《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易传》:有十篇,又称“十翼”,是对《易经》的注释。《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在唐朝之前,《十翼》一般都认为是孔子作的。到了宋朝,欧阳修首先提出疑问,朱熹则深信不疑,现在已证明非孔子所作。吕绍纲先生说道:“《易传》已经是《周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离开《易传》研究《周易》,像汉人那样另搞一套,是一条绝路,没办法走通。”
《易经》包含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用阳爻“—”(一个长横)和阴爻“--”(两个短横)三个一组相叠构成八卦,六个一组相叠构成六十四卦。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这八种事物内涵的特质,并借由以上特质可以取类比像万事万物。
《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绝非随意排列,而是象征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每卦的卦画也富有深意。首两卦乾和坤各象征天地,又不仅止于天地,抽象出了世界初始状态中纯阳和纯阴的性质。接着阴阳相荡,化生万物,接下来的一卦便是“屯”,描述了世界初生时混沌的状态......
至第六十三卦为既济,其卦画是阴爻与阳爻均匀分布,并且阳爻居于奇数位(阳位),阴爻居于偶数位(阴位),意思是阴阳已发展至完全调和的平衡态,似乎世界归于静止了。但《易经》令人叹服的是以“未济”作为第六十四卦来结尾,在看似平衡的静止之后,体现出世界本质上是运动不息的。
如同六十四卦的顺序一样,每卦中六爻的顺序也反映事物在某细节发展阶段的规律,这种规律因该爻所处的卦的主旨、该爻的具体位置(从下至上六个位置中的哪一个),以及该爻的性质(阴还是阳)等因素综合而决定。
易经六十四卦, 以自古流传的“上下经卦名次序歌”来简述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是什么?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通读易经全文,没弄明白这三句话,算是白读了。这就是整部易经的精髓所在。易经本来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文章,领悟其中的真谛,你才登上高人的频道。在境界上更上一层楼。反复品读,时刻牢记,独到领悟,让你成为人上人。

《易经》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归藏》,秦汉时期的易书《周易》,一起称作“三易”(另有一说三本书均作于远古)。

远古时代人们定天象、法地仪,观象授时,创制历法与易书等,文明肇始。《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远古时期古人“观象授时”,并确定天干地支及阴阳五行、八卦原理。

易经里最好的几个字是什么?

元,亨,利,贞。元是正,大,明,成。亨是荣誉,尊严,强大,兴旺。利是利益,盈余,积蓄,通顺。贞是顺从,坚定,忠诚,正义。六十四卦,最好的就是乾卦和坤卦,当然最好的还是乾卦,坤卦是补充乾卦的辅助对立卦。其他六十二卦,也都是两两结合,互相依存,相互对照的。单独讲某一卦,难免遗漏偏失,所以易经不存在那一卦好与不好的说法。即使是乾卦,因为代表成功,所以勉强算是最好的,坤卦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好,在乾卦不成功的时候看坤卦,坤卦是说乾卦不成功了怎么办,世上没有绝对成功的道理,万一失败也应该知道怎样应对,总结教训,继续努力。所以元亨利贞也不是绝对的好,天上不会掉馅饼,谁也不可能算出来,哪里有一堆元宝等着你去捡。成功了就一定有收获,但是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克服解决,经历风雨才见虹。

易经的精髓一句话概括

第一句就是:“履霜,坚冰至”。字面意思是踩在薄霜上的时候,就要知道离结冰的时候不远了。而它的实际含义则是《诗经》中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告诉我们要有警惕之心、要懂得未雨绸缪。

第二句是“直、方、大”。周武王强调“直、方、大”,就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端方、格局要大”,但是要做到这三点一点都不容易,这是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第三句“含章可贞”。出自《易经》 坤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含章可贞”指的是我们要具有卓越的内涵,在这个喜欢向外求的社会,很多人为了争名逐利,最后把自己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扩展资料: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这个规律被称为"道"。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易经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易经最精髓三句话如下: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也应该增厚自身的美德,方可容载万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则是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法论,即我们该如何做人做事,才能合乎天道之道!

2、受人之辱,不动于色

佛家有句话:“受人之辱,无动于色,道成近矣。”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能够承载多大的福气,关键在于他能够背负多大的屈辱。

有人辱你,面不改色,非但不是懦弱,反是胸襟,胸襟宽厚者,人生自有天地。很多人受不了言语不敬,稍有不悦就立刻翻脸,一把嗔火烧了自己的前程。

厚德载物,一个连言语都承载不了的人,如何能载得了大福。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世界运转,正如地球旋转一般,永时永刻都在运动。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这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由此可见,这句话着实不错,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生活中虽然多有困境,多有阻难,但遇到困难我们不能一蹶不振。

“困则思变”是有大道理的,只有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积极乐观地迎接它,这才是解决的办法。

《易经》的奥妙

在于运用大自然的规律,贯通掌握人类社会的规律。大自然中月圆则缺,潮起潮落,而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物极必反的规律。人生就是吉凶悔吝的循环往复,这个叫做无奈的必然律。

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面,所以叫群经之首。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