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泽睽卦工作变动,比卦可以换工作吗

2023-10-31崇庆运势网热度: 9085

你好大师,帮我看看这卦吧, 1.火泽睽变地天泰,求问现在是否应该找新工...

何必占二次?睽之泰应该找新工作;睽是表面现象掩藏着真相,泰是发展农耕,师之蒙:新事业会成功。师是自己独立的团队;蒙是从新学起。但是都要求用心做,不能偷懒。六三 见舆曳 其牛掣 其人天且劓 无初有终(培训员工);九四 睽孤 遇元夫 交孚厉 无咎(找合作过的人合作);上九 睽孤 见豕负涂 载鬼一车 先张之弧 后说之弧匪寇 婚媾 往 遇雨则吉(凡事不可只看外表)。变出:九三 无平不陂 无往不复 艰贞 无咎 勿恤其孚 于食有福(不能绝对平,也不要过于大的差距);六四 翩翩不富以其邻 不戒以孚(保守商业秘密);上六 城覆于隍 勿用师 自邑告命 贞吝(防下属不平而反)。这是要找的新工作,看清形势,努力做好。上六 大君有命 开国承家 小人勿用(得到政策允许,不用低素质的人);变出:上九 击蒙 不利为寇 利御寇(要循循善诱)。要注意的是小人勿用;也不能击蒙;卦象出了,要特别注意。

求解卦 问事业《易经》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

卦主职业是军、警一类,大概是武警吧。
卦主被上级强制下放连队,本非自愿。
基本就是义务性工作,至于金钱收入方面就别指望了。
可惜这个连队岗位是个非常累的岗位,大致是技术类,或和土地场所管理相关工作(比如拘留所、监狱、基建、设施管理等)。
你要有个心理准备!这个岗位不但你难以胜任,而且整天累死累活,被呼来唤去,被折腾个够,搞不好会被累得脱层皮。而且搭档同僚对你的帮助非常有限,基本帮不上忙。

火泽睽。卦象是下面这样的,9/13号17:51分,三爻和六爻为动爻。求解事业...

公历时间:2012年10月13日17时51分 农历时间:壬辰年 八月二十八日酉时
干支:壬辰年 庚戌月 丁未日 己酉时 
旬空:午未 寅卯 寅卯 寅卯  
神煞:驿马─巳 桃花─子 日禄─午 贵人─酉,亥

 艮宫:火泽睽坤宫:雷天大壮(六冲)
六神  伏神 【本卦】 【变卦】
青龙 ▄▄▄▄▄ 父母己巳火○▄▄ ▄▄ 兄弟庚戌土
玄武 妻财丙子水 ▄▄ ▄▄ 兄弟己未土 ▄▄ ▄▄ 子孙庚申金
白虎 ▄▄▄▄▄ 子孙己酉金 世 ▄▄▄▄▄ 父母庚午火 世
螣蛇 ▄▄ ▄▄ 兄弟丁丑土×▄▄▄▄▄ 兄弟甲辰土
勾陈 ▄▄▄▄▄ 官鬼丁卯木 ▄▄▄▄▄ 官鬼甲寅木
朱雀 ▄▄▄▄▄ 父母丁巳火 应 ▄▄▄▄▄ 妻财甲子水 应
 
 《易经》第三十八卦 睽 火泽睽 离上兑下  
睽:小事吉。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 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 无初有终,遇刚也。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上九:睽孤, 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
媾,往遇雨则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此卦为武则天聘尚至,精魅成,卜此除之。
 
工作单位虽然大,岗位也是正职,但是现在有人要竞争你目前的位置,竞争对手太强。自己也想换个工作,觉得大材小用了而且工资也不合你意。这些都是暂时的,7天以后会有改观。建议留在原单位,虽然这很难但是还是有一线生机,巳酉丑三合金,找找领导和长辈可以解决你目前的局面。如果走了的话你的工作要到立冬以后明年立春才能工作。基本上和现在局面没有多大的变化。现在的工作你过了这个月会好起来的。而且你的提成还比较可观。

本卦山泽损之卦火泽睽问事业请问怎么解

螣蛇发动,主疾病、惊恐、怪异之事。
父母爻旺相,工作在大机构、大企业。
官旺兄动,为官清正,行事正义,意识形态好。
兄弟爻发动,防减薪,不利于竞争,缺乏机遇,不利于求财。
感觉对您有所帮助,请采纳为盼!采纳后,可问他事应法。

第二十卦 观卦

我是郑宏鹏,樊登读书会隰县分会会长,每天一篇文章之051。

观卦在临卦之后,是第二十卦。观卦的卦象和临卦是颠倒的,临卦是君临天下、当领导,当领导之后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观”。
“观”是观察,主要讲观什么和怎样观两方面问题:一是观察的对象,无外乎观物、观人、观事,最重要的是观心;二是观察的方法,是用眼睛、用心,或者最后连心都没有了,用物来观?从观察的这两个方面可以体现一个领导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可以看出一个普通人的境界。

“观”字特别重要,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心经》的第一个字就是“观”,“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的最后一个字也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孔子说过“观过,斯知仁矣”,观一个人的过错和对待过错的方法,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具有仁德,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立即去改正,说明他具有仁德;但更重要的是改过之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叫“不贰过”,颜回就是这样,所以他是一个具有仁德的人。
老子也说了“观”,老子讲“道”,“道”是最玄妙的,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从“无”里可以观出道的玄妙,从“有”里可以观出道的边界。怎么“观”呢?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意思是要彻底跟事物融为一体,主观和客观要融合,观出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北宋时期邵雍邵康节写的《皇极经世》,分两部分——《观物内篇》和《观物外篇》,观察事物不是以目观物,不是用眼“观”,而是以心观物,用心“观”,最后连心都没有了,是以物观物,人和物彻底融合为一体,没有主客观的界限。
八卦就是伏羲观出来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上观天象,下观地理,中观人事。可见无论是做领导还是做普通人,“观”都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
我们来看卦辞: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
“盥”和“荐”是古代祭祀的两种礼仪,先“盥”后“荐”:“盥”是把酒浇在地上进行祭祀的礼仪,这种礼仪是比较简单的;“荐”是进献牺牲给先祖或天地的礼仪,要隆重一些,牺牲就是祭品,牛羊豕为牺牲。“盥而不荐”:只需要用酒浇地进行祭祀的仪式就行了,不必要再进献祭品。意思是我们观察的时候只需要观察主祭人的第一步“盥”,而不需要再观察第二步“荐”了,因为“有孚顒若”:“有孚”是心中有诚信,“顒若”是敬仰的样子,“顒”是大头,头仰起来,表示心中虔诚敬仰。
这就是说,观察仪式的时候不是只观察表面的动作,而是要观察内心是否虔诚,观察他把酒浇在地上的动作,从举手投足间就可以看出他是不是虔诚、有敬畏之心,如果有了敬畏之心,就不需要再进行后面的观察了。所以不管是观人还是观物,最重要的是观心,这也就是观卦教给我们的方法:和被观察的东西融为一体。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先生说:要与古人处于同一境界。也就是要与被观察的东西处于同一境界,没有内外之别和主客之分,这样你的观察才是准确的。
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观到了海的人再去观水就觉得水不值得一观了,孟子接着又说“观水有术,观其澜也”,观水是有方法的,一定要观看它的波澜,比如波澜有什么特征、是怎样变动的,这样你就可以知道水是怎么变化的了。这也是告诉我们观察要用心,心要跟被观察的东西融合并且深入进去,感受它的变动;二是要用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来观,这样才能全面准确而没有遗漏。
学习《易经》就是学习观察的能力,曾国藩就很善于观察人,他有一套识人用人的绝活,后来他将这套方法写成了一本书,叫《冰鉴》,书里就讲到了“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这是说看一个人的心术正不正就看眼睛和鼻子长得端不端正吗?
其实不是的,这里强调的是动态和静态的表现。如果人在静态的时候,眼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而且闪烁不定,说明此人善于伪装;如果在动态的时候,眼光像流水一样,虽然澄清但犹疑不定,说明这个人可能比较奸诈;如果在静态的时候,眼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样子,说明这个人可能比较聪明但不一定会走正道;如果在动态的时候,目光总像惊鹿一样惶惶不安,说明这个人多半是心虚;如果一个人的双目是沉稳安详、炯炯有神的,像两颗明珠一样,含而不漏,在动态的时候眼神敏锐、锋芒外露,好像瞄准猎物一样,就说明这个人是心术很正的人。
“真假看嘴唇”也是一样的道理,不是看嘴唇的厚薄,而是看一个人在说话时嘴唇的特征和细微的动作,从这里来判断他所言的真实性。如果一个人在说话前,嘴唇就有抽动,或有咬嘴唇、舔嘴唇这种下意识的动作,就说明他说话的内容可能有虚假的成分。这些都是讲观察事物微妙的变化,也就是《周易》里说的“极深而研几”,观察一些微妙的征兆。
下面我们来看《彖传》的解释: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大观在上”:“观”分“大观”和“小观”,观大海是“大观”,观河流是“小观”,从卦辞来说,“大观”指后面进献的礼仪,“小观”指前面把酒洒在地上的礼仪。从“小观”也可以上升为“大观”,观看东西一定要大,眼光要广,位置要高,这样就可以从上向下俯视,如果在低位就必须从下向上仰视,总之要通过动作观察内心,是否有敬仰之心。
“顺而巽”:“顺”指下卦的坤卦,“巽”是谦逊、谦虚,指上面的巽卦,所以大观的时候要柔顺谦逊。“中正以观天下”:要用中正的心来观望天下,也可以解释为使天下的老百姓都能用中正之心来观察外物,观人、观事。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是“下观而化也”:有“下观”就有“上观”,“上观”是君主观百姓,“下观”是百姓观君主,只需要观察前面用酒浇地的“盥”礼,不必要再观察后面进奉祭品的“荐”礼了,因为下面的百姓已经看到了统治者对于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已经受到感化了,就不必再观察下去了。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观出天的“神道”,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就不会有差错了。“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日本的神道教就出自这里,“神道设教”的意思是人观察了天文、天道之后,要使这个道有神灵,就设了一个教,“神道设教”一般被用来解释是怎么产生的,就是使道变成外在的神,这个神是观出来的,“观天之神道”,天上有一个神道,所以要用这个神道来设一个,设了这种,天下的老百姓就信服了。神道是人们所敬畏的一种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天上的,后来被中国人进一步发展,也可以是心中的,也就是说有一个外在的神,也有一个内在的神,内外之神是相融通的。
卦辞里说的“盥”礼和“荐”礼,实际上都是“神道设教”的一种仪式,这就使得人民有信仰了,中国人的信仰就是敬天法祖,天是有神灵的,这种神灵又体现在祖宗上,所以我们遇到节日的时候要举行祭祀,同时也是教育人民在平时就要有敬畏之心,有信仰。
《象传》的解释: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风行地上,观”:观卦的上卦为风,下卦为地,大地上刮着和煦的风,其特征是无所不至。“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先王看到这样的卦象就要观察四方的民情并且设定,“教”也可以理解为教化,但是我认为用可以代表信仰,这种教化的力量是最大的,当然这种教化要像地上吹的和风一样无所不至,又使人民感觉非常舒适。

观卦最直接的意思

观卦是易经的第二十卦,这个卦象和临卦正好是颠倒的,它上面是风、下面是地,风行地上,风地观。

“观”字意思是观察,繁体字写作“观”,《说文解字》上说是“谛视也,从见,雚声”,“雚”表示声音,“见”表示含义,是个形声字。这个“观”字尤其重要,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观”指各种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包括宏观、微观、上观、下观、观物、观人、观事,最重要的是观心。邵雍写的《皇极经世书》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观物内篇》,一部分叫《观物外篇》,这个观物不是用眼睛来看(以目观物),而是专心在看(以心观物),最后连心都没有了,是要用物来看(以物观物),彻底和它融合为一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