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诸侯攻董卓解签,狄青送征衣解签

2023-09-29崇庆运势网热度: 3511

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

袁绍、曹操一共召集了有18路兵马, 组成关东联军, 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 共同讨伐董卓。


1,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2,冀州刺史韩馥。

3,豫州刺史孔伷。 4,兖州刺史刘岱。

5,河内郡太守王匡。 6,陈留太守张邈。

7,东郡太守乔瑁。 8,山阳太守袁遗。

9,济北相鲍信。 10,北海太守孔融。

11,广陵太守张超。 12,徐州刺史陶谦。

13,西凉太守马腾。 14,北平太守公孙瓒。

15,上党太守张杨。 16,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17,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18,即曹操。



全国有13个州, 各州的郡(国)多者有12个, 少者也有5、6, 共105郡(约数)。除司隶外也还有12个州, 因此, 郡以上的地方官员至少有117处。这117处的官员中, 来了17处。还有至少100处没来。

公开反对董卓的占14.5%, 是少数人, 还有大多数占85.5%的没有头脑发热, 这占85.5%的大多数人究竟是反对董卓呢? 还是支持董卓呢? 不知道, 因为他们没有明确表态。


因此, 此时的格局为:

1. 董卓直接控制的, 是北方西边的凉州, 和中间的司吏, 这2块地盘。

2. 关东联军的主要力量聚集在北方东边的7个州。

3. 南方的益州、扬州、交州、荆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参加。


发生战争的地方只在北方, 南方并没有参与。

南方为什么不参与呢?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 南方的益、荆、扬三个州的面积要比北方的九个州还大, 而每个州的级别又都是大致相等的, 这就只能说明: 南方不够发达。

凡看地图, 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律, 就是: 划分越密集的地方越繁华。

好比今天的蒙疆藏地区, 从地图上看, 大的很, 却不一定有人愿意去。

益州是古巴国、古蜀国, 荆州人是南蛮, 交州是天崖海角, 即使董卓的凉州, 也被戏称为胡汉杂交, 这些大地盘在当时人的眼里都不过是少数民族, 并不像现在这么富饶。

南方的益、荆、扬三个州相比, 扬州是沿海的, 所以又比那两个强。荆州其实不是什么好地方, 在这个时候还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起不到枢纽的作用。不过荆州北部和司吏接壤的那一块还是比较好的。

不够发达, 这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更重要更直接的原因, 就是董卓尽管作恶多端, 但还没有把魔掌伸过来伤害他们的利益。

在上面北方的9个州中, 西边只有凉州一个, 除中间的司吏外, 东边有7个州, 这7个州才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地段。这和做生意开门面抢码头是一个道理, 越是闹市区的门面, 面积越是趋小, 租金越是趋贵, 越是郊区的门面, 面积越是趋大, 租金越是趋便宜。

董卓当然要优先考虑这上面东边的7个黄金地段, 所以, 他现在没有精力对下面南方的四个州下手。

因此, 对于南方的四个州来说, 你们打你们的, 我搞我的, 不关我们的事, 所以不参战。不支持, 不反对, 看戏。尤其是最远的交州, 从秦始皇时起, 就一直在看戏啦。

北方发生战争, 南方还算是安定的。


董卓的凉系不仅霸占了京城, 而且还要继续向东推进, 尽量把自己凉系的干部安排到这东边的7个地方上去。可是, 这东边7个州的人民不答应, 怎么办呢? 那就只有打仗解决。

东边的这7个州中, 兖州最香。因为:

1. 面积最小, 相对最密集, 人均收入相对就高,

2. 接壤最多, 有5个州为邻居, 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所以, 兖州才是这一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 按史书上记载的, 兖州并没有冀州强。是的, 冀州好比是坚硬的骨头, 发达的肌肉, 兖州则好比是灵活的关节。尽管他不强硬, 但若把他打坏了, 骨头肌肉都会瘫痪的。

兖州虽小, 但非常重要。所以董卓下手的目标, 兖州是最优先考虑的对象。而在18路诸侯中, 这个地盘最小的兖州, 居然占了6路(含曹操), 其他州最多的也只2路。可见兖州受到的威胁是最大的。


1. 兖州的6路兵马, 是受到董卓的直接威胁, 他们打董卓是为了自保, 否则会被董卓吃掉。

2. 袁氏兄弟作为地方官员时, 是董卓拉拢的对象, 如果选择与董卓合作, 就是坐等董卓蚕食关东。所以他们打董卓是为了限制董卓的扩张, 简单点说, 就是想和董卓争天下。

3. 其他各路兵马, 打董卓是在响应号召。

因此, 这18路诸侯, 打董卓这个目标是一致的, 而打董卓的目的, 则各有各的想发法, 并不太一致。这个变数就大了。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解签

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孔融,张超,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杨,孙坚,袁绍,曹操

东汉末年是否真有十八路诸侯讨打董卓?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公元189年,由于宦官和外戚火并,董卓渔翁得利,他率领精锐的西凉兵进入京城洛阳,废少立献,独揽大权,引起天下大乱,各地太守,州牧纷纷起兵勤王,准备驱逐董卓。三国演义中,在曹操的首倡下,关东十八路诸侯组成联盟,选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一同讨伐无道的董卓。那么,正史上,各地军阀也曾讨伐过董卓,是否和演义中一样,也是十八路诸侯呢?他们结局如何?

正史上,公元190年起兵讨伐董卓的各地虽然没有十八路之多,也是人多势众。当时打出讨董旗号的有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威将军曹操十二路。而江东猛虎孙坚是作为袁术的部下参战的,如果把他加上,就那事是十三路诸侯,至于刘备,当时只是一个小人物,不能作为单独的一路诸侯。他们都被盟主孙坚授予官职。《资治通鉴》中记载如下: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

这次讨伐董卓,关东联军兵强马壮,把董卓好好教训了一顿,董卓被迫迁都长安。可惜的是,他们只是赶跑董卓,由于各自怀有私心,没有乘胜追击。这十三路诸侯结局如下:袁绍,利用“四世三公”的家族影响力,经过披巾斩棘,夺取冀、幽、青、并四大州,一举成为北方最大的。公元200年发动赤壁之战失败后,急转直下,于公元202年病逝,他的基业,也因内讧而瓦解。袁术,于公元197称帝,遭到以曹操为首的打压,元气大伤。两年后,他在投奔袁绍的途中,被刘备伏击惨败,吐血身亡。

桥瑁,在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桥瑁不借给刘岱粮食,被其所杀。刘岱,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不敌,兵败被杀。张邈,公元194年,曹操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迎吕布入兖州。曹操回师击败吕布后,张邈跟随吕布仓皇而逃,后来他想问袁术借兵,不料却被部下杀死。张超,公元195年,他镇守的雍丘笼城被曹操攻陷后,被曹操斩杀,并被夷灭三族。袁遗,公元192年,袁遗在扬州被袁术击败,败退到小沛被杀。鲍信,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杀死后,鲍信迎曹操出任兖州牧,后和黄巾军的交战中战死。

王匡,他的军队被董卓所消灭,不得不依靠袁绍,他奉袁绍之命抓了董卓派来劝降的官员执金吾胡母班等人,并将其斩杀,后遭到胡母班家属攻击而死。韩馥,公元191年,袁绍夺取了韩馥的冀州,他投靠张邈。后来韩馥误以为有刺客来杀他,在厕所中用小刀。孔伷,记载很少,公元190年诸侯联军解散后,不久病逝。曹操,讨伐董卓联军,少数和董卓军队大战的,他后来击败各路诸侯,成为北方老大,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于公元220年病逝。

孙坚结局孙坚以剿灭黄巾起家,公元190年,他率兵来到达鲁阳,与袁术相见。袁术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这时,孙坚相当于袁术的手下大将。他是江东猛虎,作战勇敢,在讨伐董卓之战中,屡立战功,如华雄就是被孙坚所杀。他也是联军中第一个进入洛阳的,偶然的机会得到了金镶玉玺。

没想到的是,当孙坚和董卓军队作战时,盟主袁绍却派周昂率兵偷袭孙坚的阳城,孙坚感慨道,本来是要讨伐无道的董卓,现在却自相残杀。说罢,他泪如雨下。他也不得不回师,攻打周昂,救援自己的领地。公元192年,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和黄祖,不幸中箭身亡,将星陨落。总结:以上就是历史上十三路讨伐董卓的诸侯结局。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短暂联合在一起,讨伐董卓,董卓迁都到长安后,这些联军便土崩瓦解了。这些人中,几乎没有因为讨伐董卓而战死的,自相残杀得不在少数,还有混战而亡的,和黄巾军作战而亡的,病逝的等等。正史上虽然没有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也有十三路诸侯,他们大多是乌合之众,只有孙坚和曹操热衷于和董卓作战。孙坚的早逝,使得联军讨伐董卓成了泡影。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最后为何却以失败告终?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十八路诸侯分别是:

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在他们当中,权力最大的是冀州牧韩馥,冀州境内的一切军政大权都掌握在韩馥手中。而论身份,最为尊贵的便是刘岱,因为他是皇族,是皇帝的亲戚。

还有袁绍、袁术,他们俩一直标榜着四世三公,还有孔融,他是孔圣人的后代,还有陶谦,这也是掌管着一州之地的诸侯。

不过这十八路诸侯看似声势浩大、威风凛凛,但实际上是各自为战,压根就无法打败董卓。至于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十八路诸侯看似威风,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压根就无法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事实也证明了,各路诸侯之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有自己的猜忌。就像孙坚,拼死拼活的在前线厮杀,袁术却害怕孙坚抢了太多功劳,于是就把孙坚的粮草给断了。

曹操率军追击董卓的时候,其他各路诸侯都没有派兵支援,差点就死在西凉大将徐荣的手上。大部分的时间里,各路诸侯都是在一旁观战,都没怎么跟西凉军交战,就是看热闹。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第二,十八路诸侯当中,有多人是真正拥护汉室的?

如果非要选一个,那估计就是刘岱,毕竟他是皇族。但其他人可不一定都是拥护汉室,毕竟天下大乱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趁着乱世,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

毕竟在乱世之中,在自己的地盘里,自己就是土皇帝。那如果是之前,他们不管想做什么都得受到制约。所以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反而还更喜欢乱世。

第三,双方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在一个档次上。

要知道,董卓的西凉军大多是羌族,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那战斗力是没得说。而十八路诸侯呢,大多数是临时东拼西凑起来的,战斗力实在是无法跟董卓的军队比。

再加上各路诸侯都是心高气傲之辈,不管是谁担任盟主,都会有人不服。在这种无法形成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所谓的十八路诸侯,怎么可能打得过董卓?

观音灵签 四一签: 董卓收吕布(中签) 问工作我该不该辞职。

观音灵签 四一签: 董卓收吕布(中签) 问工作,我该不该辞职?
该辞职。
男的是做化妆师的,
现在身上没啥钱了外面还欠钱。
公司罚款还厉害。最近还要找房子住。
要先赚到钱,解决燃眉之急,
再去做自己喜欢的化妆师行业,
让自己稳定下来再去学技术风险比较低。
解签:
莫贪眼下有些甜 更虑他年前样看
董卓收吕布,吕布最后下场也相当惨。
含义是:眼前投奔所做工作自我感觉是良好的,
但是要尽早离开,才是对自己好,不然也会像当初的吕布一样。
建议:可以辞职换同行业的其余公司,耐心跟家人沟通自己的想法。祝工作顺利~
不懂的话,欢迎继续追问和探讨。

吕布拜董卓打一歇后语

歇后语:吕布杀董卓 ——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具体解释如下:

【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自】: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天公地道、不徇私情、秉公灭私、六亲不认、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反义词】里通外国、认贼作父、徇情枉法、徇私舞弊

吕布曾奉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在其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勾结,把持朝政。董卓入京,暗中收买吕布,令其诱杀丁原。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

董卓脾气暴臊,与吕布的“父子情谊”其实甚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拨下,吕布诛杀董卓。

扩展资料

经典歇后语

1、牛皮灯笼——点极唔明

2、床下底劈柴——撞板,即闯祸、出乱子

3、老婆担遮——阴公,即可怜

4、老公拨扇——凄凉(妻凉),即可怜

5、单眼佬老婆——一眼睇晒

6、冬钱腊鸭——得个睇字

7、隔夜油炸鬼——无火气

8、番薯跌落风炉——该烩

9、湿水榄核——两头唧

10、水瓜打狗——唔见咁截

11、无掩鸡笼——自出自入

12、白鳝上沙滩——唔死一身散,即死定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