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大六壬断病,大六壬如何断应期

2023-10-06崇庆运势网热度: 4553

山医命相卜哪个最厉害

1. 关于山医命相卜的诗句
关于山医命相卜的诗句 1.什么是玄术中的“山医卜命相”
山、医、相、命、卜统称玄学五术,相传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黄帝得天神相助,授以天书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诘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江湖人视若瑰宝的《金篆玉函》。

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到了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旺汉四百年。《金篆玉函》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备夺得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在宋朝得到《金篆玉函》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得到《金篆玉函》,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相、卜,统称为玄学五术。

那么什么是山、医、相、命、卜呢?在此简单说一下:“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等。

前面的一些内容尽管都是传说,但山、医、相、命、卜同宗同源却是不争的事实,都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说理工具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东方科学部分,为医(中医)者一定要知此渊源。

本来山、医、相、命、卜是五个亲兄弟,命运休戚相关,可眼下的中医界有些人却将山、相、命、卜看作迷信,横加痛斥,批倒批臭,实在不是一种明智之举。正如一棵苹果树有五个分支,当我们玩命地说其他四个支的苹果是酸的时,那么谁会相信你这个支的苹果是甜的呢?其结局是整棵苹果树被砍掉,中医也就灭亡了。

当代的中医热一定会有整个国学热作为基础,否则中医就是无土栽培,成不了什么参天大树,同时中医的复兴一定伴随山、相、命、卜的复兴,否则孤木不能成林,奢谈中医的振兴。由于山、医、相、命、卜异流同源,我们可以借鉴山、相、命、卜溯流寻源,找到古中医的脉络和源头,我辈需知此,好好用功。
2.“山医命卜相”的“山”指的是什么
这“山”,指的就是堪舆,就是“看风水”。

上古中医岐黄五术——山、医、命、相、卜中“山”是指──包含了修身养性,锻炼体魄的秘术。古代修道大多选择宁静的深山修行,这是(山)字的由来。

上古中医岐黄五术中其余四项分别为:

医──包含了治病的秘术,其方法和现代的医学不同。(山)和(医)是为了(生、老、病、死)这四种人生

不可避免的痛苦,谋求解脱而产生的秘书。

命──包含了理解人类、改造人类命运,使其知天命而尽人力的凭术。

卜──包含了预知事态,准确处置方式的秘术。

相──包含了观察事物之理以作取舍的秘术。
3.山医命卜讼分别指什么
分别指:山、医、相、命、卜。

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63661、山 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 的一种学问。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其次,「地理风水」之学,可能源於兵家及鲁班之徒,而其成为一门玄学,乃晋代郭璞以后,直到唐僖宗时代之国师救贫仙师杨筠崧才集其大成。

孙子兵法行军篇:「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於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於水而迎客,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车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界於斥泽之界也;平路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陵之运也」。

又云:「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凡地有绝阔、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2、医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 的方术。

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

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3、命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

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4、相 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

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印在中国,以前是权力的凭证。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 展的一种方法。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 的一种方法。

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 方术。墓相(风水)——也就是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荫庇的一种方术。

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5、卜 所谓“卜”,它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 为“易断”及“六壬神课”。

占卜——所谓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 凶的方法。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 不吉的因素, 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

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扩展资料 黄帝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

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

到了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旺汉四百年。《金篆玉函》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备夺得三分天下。

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在宋朝得到《金篆玉函》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

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得到《金篆玉函》,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相、卜,统称为玄学五术。

山”包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命”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
4.道家五脉,山,医,命,相,卜,怎么解
提到“五术”,我们时常在报刊杂志或访问书籍上看到这个名称,然什么是五术呢?所谓五术,就是“山、医、命、相、卜”这五学问,它是以《易经》为版本,是人类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种趋吉避凶的方术,大体言了解五术的意义与运用,就可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及人生命的意义。

然什么是“山、医、命、相、卜”呢?一、山所谓“山”就是通过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充满身心 的一种学问。食饵——是利用补药、酒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筑基——是利用禅、静坐法以控制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武术以增强体魄的方法。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禅、静坐、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二、医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即现在的中医。方剂——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胳、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来治疗疾病的方术。灵治——利用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

也就是现所称谓的“心理治疗”。总之,“医”就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三、命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以穹达自然法则,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等。

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四、相所谓“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风水)”等五种,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 的一种方术。印相——就是观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运的方法。

印在中国,以前是权力的凭证。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铺的名称,通过五格剖相,同时运用命理等结合来推断吉凶发展的一种方法。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

墓相(风水)——也就是阴宅,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阴庇的一种方术。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五、卜所谓“卜”,它包括占卜、选吉、测局三种,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 为“易断”及“六壬神课”。占卜——所谓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

选吉——主要著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运用于古代***事。测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医易同源”一词,即是中医与五术关系的演变。今古大医,皆通周易,全晓风水,俱会祝由。

五术之内容,一通百通也。=====================中国的五术——山,医,命,相,卜,是由唐代流传下来的,它们都由易经所衍生出来的。

1、山 在深山幽谷中修养和锻炼身心之术,如仙,佛,禅学之道和瑜伽术,修炼内容则有玄典,养生极修密三部分。 玄典:读老子和庄子之类的书籍以修心。

养生:以静坐与控制呼吸等运气方法谋求身体健康与长寿养生之道。 修密:以拳法练功,用符咒法避邪。

2、医 指治疗身体疾病的中医术,分为方剂,针灸及灵治三种治疗方法。 方剂:使用中药方治病。

针灸:用长针刺经络,用艾烧灸的中医针灸治病法。 灵治:以灵感和意志的精神治疗法医病。

3、命 由出生年,月,日,时生辰资料来推算每个人的命运,分为斗数,子平,星宗等三种推命术。 斗数:紫微斗数是唐末五代陈希夷先生所创的一种占星学,它根据每个人的年月日时的天命,将以紫微星为主的中天斗,北斗,南斗诸星,排列成个人的斗数命盘来推断个人的命运吉凶及六亲关系 子平:系唐末宋初子平先生所创的四柱推命术。

星宗:子平在判断大局的吉凶上比较,而紫微在判断事象的细微末节上较。星宗就是兼顾子平和紫微的算命方法。

4、相 指观察人,事,地,物的方法,有人相,宅相(阴宅,阳宅)就是风水,印相,名相等。 人相:就是手相,面相,骨相。

风水:以人的办公室与居家及其空间摆设来判断公司或家人的吉凶。 印相:判断公司或个人所使用印鉴图章的吉凶。

名相:根据公司名称或个人的姓名的笔画来判断吉凶。 5、卜 来自八卦,八卦又是易经的主体,故常称为卜卦或占卜。

卜着重于推断一事的吉凶。分为易。

六壬,奇门遁甲及太乙数四类。卜卦又分为只需要时间就可判断事情吉凶的杂占,和同时需要时间和配合方位以作为判断事情吉凶的占方位二种。

《从历史学管理》中的一个案例:诸葛亮运筹退敌

1.胸怀大志。
《三国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乐毅。

2.胆识非凡。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3.务实。
《三国志*诸葛亮传》: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纵观丞相一生,每一言皆有的放矢、切中有害,掌权十余年治实不治名,一举一动掷地有声。易先生在《百年孤独》里也提到丞相的务实精神:二帝并尊。

4.信念坚定。
执着兴复汉室的信念,悲壮地北伐,一直至死。

5.忠贞不二。
一生献给先主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恪尽职守。
先主时,“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三国志*诸葛亮传》);后主时,“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志*诸葛亮传》),从未有疏漏。

7.清廉。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8.公正。
《三国志*诸葛亮传》: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9.勤于思考。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10.不畏困难。
丞相蹈一州之土主动对抗强魏十倍之地,系蜀国安危于一身,而从未退缩。
作者:酥羔羊 回复日期:2007-10-13 11:30:58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
1.隆重对策。
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

2.促使孙刘联盟,挽救了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刘备集团。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3.后勤部长,夕日萧何对高祖之功。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4.吴蜀通好。
先主驾崩后,丞相顾全大局,摒弃两国恩怨,与吴修好,创建了极其有利的外部环境。

5.平南。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稳定了内部环境,为北伐除去后顾之忧;并使之后几十年南方平稳安定。

6.北伐,以攻为守,以弱攻强,变被动为主动,集国内人心于一处。

7.治国。
丞相治国,惊世骇俗,无人能及,可谓稀世一时,亦丞相人生之最高点。
《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8.提拔人才。
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杰出人才皆由丞相扶持而成。

9.治军。
《三国志*诸葛亮传 裴松之注引袁子语》: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10.军事发明。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作者:酥羔羊 回复日期:2007-10-13 11:32:01
破阵子 悲古来豪杰兼怀丞相

梦里江山何处,玉萧吹醒寒楼。当日气盖图北策,今夜悲歌涯作舟。阳关万里秋。
辛岁庚年易去,草枯潘鬓难收。最是英雄多寂寥,谁道风流更自愁。空余渭水流。
作者:酥羔羊 回复日期:2007-10-13 11:33:23
诸葛亮的发明 (绝对经典)
1、连发弩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以往的弩一次只能发一支箭,十分不便。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一次竟能发六支!!! 连发弩比一般的弩稍宽,射箭时平射,杀伤力极高。
2、八阵图(又名八卦阵)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敌人。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3、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4、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5、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6、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7、木牛流马

这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时为了方便运量而发明的一种运量工具。据史料记载,应该是五出祁山用流马,六出祁山用木牛。木牛流马善於上坡下坡,收粮等。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内有一绳,绳头接舌,绳尾接腿。每行20里扭转舌头一次,方能再行。
作者:酥羔羊 回复日期:2007-10-13 11:36:47
《诸葛亮集》中收录着一封个人觉得很诡异的信:“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於雒城之分,主於将帅,多凶少吉。”而这个预言的不幸应验更加深了这种神秘的色。太乙为我国古代三大秘术太乙、奇门、六壬之首,是古代高层次的预测学。

罡星是指北斗七星斗柄上的三颗星,古代占星术中有斗柄所指处吉、所坐处凶的说法。太白是指金星,主刑杀。丞相又在《兵法秘诀》中提到:“镇星所在之宿,其国不可伐。又彗星见大明,臣下纵横,民流亡无所食,父子死离,夫妇不相得。四维有流星,前如瓮,后如火,光景天,如雷声,名曰天狗。其下饥荒,民疾疫,群臣死。流星东北行,名天冈。天海之口,必有大水土功。又四维有流星,入以后有白气如云,状如车轮,是谓啮食。其下大兵,中国多盗贼。又有星如斗,见北斗,名为旬始。天下大乱,诸侯争雄。”

镇星是指土星,是占卜天子吉凶的星宿。彗孛客星等在古代被认为是异星,古人还给他们起了不同的名称。综合以上文字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的丞相所掌握的天文学知识包括四个方面,按《史记.天官书》的分类分别是:经星、五纬、异星、云气。

经星分作五宫,记述三垣二十八宿等恒星。五纬记木、火、土、金、水五行星。《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对丞相所提到的流星也有记载,书中说:天狗,形状如同一颗大流星,伴随有隆隆声,落在地上,形状如狗。远望去火光炎炎,上冲天际。方圆有数顷地大小,上端尖锐处呈黄色,象征千里之内有破军杀将的事发生。旬始,出现于北斗星旁,形状如同雄鸡。星怒时有芒角,星为青黑色,形状如同伏鳖。可见丞相对前人天文观测记录的关注和熟识。

怎样得知丞相对三垣二十八宿恒星和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十分了解呢?让我们来看《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的一些文字片断:

“月与五星自西而东顺入于太微垣中,循轨道运行。察看它们走过的路径,停留在某星旁,世间与该星对应的官员就会被天子杀掉。月与五星自东而西逆入于太微垣,若不循轨道运行,按照它们所陵犯的星名占卜吉凶。”

“荧惑运行的规律是,出地后自西向东行,经过十六舍后停止,向西逆行二舍,约经六旬的时间,重又向东行,经过数十舍,约十个月后从西方隐入地下;在地下伏行五个月后,从东方出现。若自西方出现名为反明,对人君不利。向东行快,向西行慢,东行每日行一度半。荧惑向东行急,有兵聚于东;向西行急,有兵聚于西;向南北行急,有兵聚于南北。用于占卜战争,顺荧惑所行用兵的必胜,逆荧惑所行用兵的则败。荧惑随太白而行,军事有忧患;离太白而去,主退军。行于太白以北,有军队分营;行于太白以南,有偏将出战。当荧惑运行时,太白星自后追及荧惑,有军队被击败,将军被杀的事发生。荧惑星停留或陵犯太微垣、轩辕座、营室宿,对人君不利。”

“镇星每年行过一宿,二十八年绕一周,停留处,对相应国有利。不应当停留而停留,或者已经离去重又返回来,返回之后便停留下来,是相应国领土扩大的征兆,否则,得子女玉帛。若镇星应当停留而不停留,既已停留,又东西来去,相应国有丧失领土的灾祸,否则,失子女玉帛,不可以举办大事,用兵于敌。镇星停留得久,相应国的福气大;短暂,福气小。镇星又名地侯,主占卜收成好坏。每年运行度,每日运行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镇星停留的地方,五星都相从聚集于同一舍之中,下面相应的国家可以重厚之德得天下。镇星早出,为王者不安;晚出,有战事不得息。镇星色黄,有九芒,五音与黄钟宫相配。若失次而行超前二三宿称为赢,象征君主有命不能实行,否则预示有大水灾。若失次而行落后二三宿称为缩,预示以后有悲戚事发生,当年阴阳不和,冬至阴不复,夏至阳不复,不然就会有天裂地动事发生。”
“五星早出的称为赢,赢者为客星。晚出者称为缩,缩者为主人星。五星赢缩失次,天必有反应,由北斗的杓星失常显示出来。星同舍为会合。相陵犯为斗,斗者相距七寸以内,预示的祸事必然发生。”

“太白星运行失常,按照所经行的次舍推断对应国家的吉凶。太白星出现后行经十八舍,凡需二百四十日而隐入地下。若从东方隐入地下,在地下行经十一舍,需一百三十日;从西方隐入地下,则在地下行经三舍,需十六日,然后重新出现。应当出现而不出现,或者应当隐入地下而不入,都称为失舍。与太白失舍相应的国度,若没有军队被击败,必有国君被篡位的事件发生。应当出现时不出现,不应当隐入时隐入地下,预兆着天下将干戈停息,不再有战争了。兵若在外,应该返回本国。不应当出现而出现,应当隐入地下而不隐入,预兆天下将要发生战争,有国家被战争所击破。太白星按期出现,对应的国家必昌盛。出于东方与东方国相对应,入于东方与北方国相对应;出于西方与西方国相对应,入于西方与南方国相对应。在某处停留得久,对应方向获吉利;停留得短暂,对应方向不吉利。”

……

这些文字很枯燥吧,所以我只引用了很少一部分,但它充分说明了古人观察天象以判断战争吉凶和国家兴亡的事实。古代天文学的、军事价值远远大于科学价值,所以丞相夜观乾象以占卜前线的战况,所以他将天象昭示的祸福写进兵法。古人的占星之法在现在看来自然是没有科学性可言,但他们对星体运行规律的了解之详细又实在令人吃惊。将漫天繁星的变幻铭记于心,从星辰的光芒中解读命运,这是丞相确确实实掌握的一项本领。

如果说以上只能证明丞相对前人天文著作的涉猎和对星体运行规律的熟悉,那么他的另一篇文章则可以证明他在天文学领域的独立研究和取得的比较先进的成果。那就是丞相的《二十八宿分野》,文字较长我就不引用了。我国古代从西周开始按照二十八宿和十二干来划分天区,但直到详细而权威的《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时,二十八宿分野都是按照大致的州域划分,没有像丞相所记录的城池郡县分野详细位置的考证。唐代李淳风所撰《晋书.天文志》卷上“州郡躔次”章中介绍分野方案时才出现了和丞相所说相同的文字,前面还有这样一句话:“陈卓、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张衡并云”。

陈卓曾担任过东吴、西晋和东晋三朝的太史令,又汇总了古代最重要的三派星占学的星图;张衡留下了《灵宪》等天学著作,又造过演示天象和预报地震的仪器。其他人在天文学界仿佛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根据李淳风的引用,我们推测他们也许也曾有过天学著作传世。而不管丞相有没有写过天文学方面的著作,他在研究、发展前人理论成果和进行细致的考证方面都确实做出了努力。不能说他的理论是独一无二的,但应该说在当时是先进的,不能说他的研究是空前绝后的,但应该说他的成果是科学的。
作者:酥羔羊 回复日期:2007-10-13 11:37:45
权做丁亥年祭文的杂文

台风来了。
窗外的雨一阵阵哗哗地想着,猛烈的风吹动着屋内的烛光不停地摇曳。
又是一年过去了,逝去的日子像流水划过指尖,不知不觉间,却到了八月廿八日。尽管心里很早就知道这一天,但是迟迟没有准备纪念的文字,非得拖到了这一天真真地来临了,才像是被逼着写出点字来。怕过八月廿八,正如那一千七百七十三年前一样,这个日子在今天看来是再吉利不过了,可是却凝着永远的痛,一种永远无法平息的痛。
到底该做些什么呢?曾有个设想,改编段哀哀戚戚的越剧,唱出来,却嫌太轻;像前些年那样正儿八经地写篇祭文,是早已没那个心境和精力了。正巧着前日央视直播了中京三团新版的《泸水彝山》,看的时候就不禁想,不如借此为机,连带着评论对新版的感受,作篇杂文,权作是今年的祭文。至于那自己改写的一段越剧,容后慢慢再呈。
“奸巧”、“老谋深算”,这些词,若是放在别处,说什么我也不会把它们与丞相联系到一起的,在《泸水彝山》中,对手方用这样的词来评价他,仔细想想,却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被孔明抓了放,放了抓,抓了再放四次的人,肯定会认为对方统帅在用“奸”计,否则我堂堂的彝家之王,孔武有力,焉能被四擒四纵?有了“奸”,自然也就是“巧”的了,于是便有了“诸葛纵然多奸巧”的词。至于“老谋深算”,仔细推敲,其实原本就并非是个贬义词。四十五岁的孔明纵然还谈不上是“老”,但毕竟岁月无情,年华易逝,军旅催人老。一个不再年轻的人,再加上运筹帷幄的形态,“老谋深算”就跃然纸上了,尽管从我本心来说,依旧是无法接受用这个词来评价丞相的。
“泸水咆哮恶浪高,波涛滚滚湿征袍。胸中拟就出师表,驱兵万里征不毛。酬先帝,情未了,要安周鼎兴汉朝,愿南天化干戈星明月皎。”这是新版新加上的一段,表现的是在渡泸水的途中。以前这一段就是关索和几个士兵在那里划船,一直划到庄王庙开始。这新版可华丽多了,加了华盖,加了王平等将,更重要的是,加了丞相这些个唱段。说实话,唱词编得有些诡异,尤其是“酬先帝,情未了”这句,唱得真是非常之好听,可你细细看看这词,怎么看怎么感觉像是某人要怎么怎么了,所以“情未了”;还有后面那句“要安周鼎兴汉朝”,“兴汉朝”且不论,可这“安周鼎”就不太对了,若安的是周鼎,兴的怎么能是汉朝呢?虽有瑕疵,但从京剧的角度看,还应该算是很不错的了。
加这段或许是为了强调突出丞相与那些普通的士卒们一样,趁着“月黑风高”之时,偷渡泸水吧。“十万军夜渡泸水南天未晓,庄王庙叩罢先贤晨钟才敲。”一夜渡泸水,刚过南岸到了庄王庙,尚未安歇,就先拜祭神灵。或许对于正处在年富力强时期的孔明来说,整夜整夜地熬,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即便是好几夜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也能打理起百倍的精神,处理冗杂的军务和源源不断从成都运来的国家大事。自从先帝驾崩后,孔明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很多。“事无大小,咸决于亮”,三年以来,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得以休养生息,而这背后,是丞相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又兼是幼主的相父,他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在成都过着安乐日子,地方叛乱这种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几员大将去处理,不用亲自身涉险地,去冒被烟瘴侵害身体的危险。但诸葛亮却完全没有这样做。他带着“攻心为上”的战略,来到了南方,面对顽固的南王,一再地施怀柔之策,四擒四纵,以表诚心,可孟获却是铁了心肠地一战再战。
毒泉之计,在一员大将和数千名汉军性命垂危之际,却将御赐给自己的解毒药用在了仇家之身。或许这只是一个计谋,因为他看出了孟齐身份的不同寻常,但即便是这样,下这个抉择还是需要很大的决心的。魏延怨愤,孟齐惊诧,救活了祝来,却是个不知好歹的,几番表诚心却似都是对牛弹琴。孟齐亲见丞相宽厚仁慈,自告奋勇为汉军带路寻找解毒灵草,丞相深受感动,表明愿一同前往,哪怕山深林密、坡陡路滑。一起寻找灵草的过程,也是双方互相感受到对方人格魅力的过程。孟齐虽是当地人,熟悉山路,但作为大王的亲姊,平时或许养尊处优,并不惯于走山路。而孔明,更是一文弱书生,地形也不熟悉。孟齐要将唯一的一根柱杖让给他,孔明却拒绝了,两人你推我让了半天,最终孟齐拗不过孔明,只好自己用了。原本那山路就崎岖难行,有柱杖的孟齐都走得步履维艰,气喘吁吁,何况是赤手空拳的孔明呢?在一处险要的山坡,孔明摔到在地,但坚持走完了余下的路途。灵草找到了,两家的仇怨也进一步化解了。
孟获不甘心再次失败,与祝融夫人商量着用诈降之计,夫妻二人,里应外合,一烧蜀军粮草,二来刺杀汉军统帅,三破中军重地。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孔明早已识破了他们的诡计,安排妥当,诈降只能是自投罗网,作茧自缚。但这次放走这夫妻二人,却使得祝融夫人感受到了这位大汉丞相的人格魅力,使她最终劝孟获罢兵和好,不要再战,在劝祝融时,孔明发挥了他那优秀的口才,更主要的是一片诚心,感化了祝融。并不责怪他们想要刺杀自己的罪行,相反的,却是有些为他们开脱的涵义在其中,像什么“先礼后兵”,这真正是一语双关了。随后丞相表明自己的心迹,“出征为的是南疆安定,若要杀人又何必五纵六擒”,使得祝融不得不感到是自己错怪了汉军,并决心回去劝说大王罢兵和好。
孟获执迷不悟,自以为借来了刀枪不入的藤甲兵就能胜券在握,一雪前耻。为了阻止他,孟齐残死疆场,但已经迟了。而对于汉军来说,汹涌的藤甲兵如潮水一般,吞噬着他们的生命。作为最高决策者,诸葛亮并非无计可施,连孟齐都能看出的藤甲兵致命的弱点,平生最擅用火攻的孔明怎能不知,但他更清楚火攻之后的后果,藤甲兵是被消灭了,孟获是可以再次被擒,可是却会激起彝人对汉军的仇恨,他数月来的苦心就全白费了,一片心血付汪洋,南疆永远不会安定,这不是他的初衷。因而他不愿、不肯、不能、不忍……
但成都幼主传来的消息却让他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孙曹两路人马趁蜀中空虚,借机发兵来袭,这边又被藤甲兵死死地拖住,万般无奈之际,他才忍痛颤抖着强说“烧烧烧”。藤甲兵阵霎时火海一片,全军覆灭,孟获七番被擒。
报知汉军大获全胜,孔明脸上毫无喜色,闻听孟齐身亡,他却悲伤不已。为了这场战争,已经牺牲了太多的人了,何时才是个头呢?孔明大度地处理一场关索与孟获间的矛盾,使孟获顿时幡然悔悟。祭江是整出戏最煽情的部分。用面粉裹着牛羊头塑造成人头状代替实物,真情实感地告慰亡灵,都令人感慨不已。
这场战争耗费了诸葛亮太多的时间、精力,还有健康。出兵之前,王连就曾以南蛮之地多烟瘴劝谏丞相不要亲自冒险。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并日而食,这些更给他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荷。祭江是在火烧藤甲兵之后,此时孔明的情感无疑是在最高峰,太多的忧虑、愁闷、悲戚在心中郁积了太久。对着滚滚的泸水,三行跪拜之礼,他需要旁人的搀扶才勉强立起来;祭洒亡灵,孔明已无法撑持住自己了,酒樽砰然落地,他一手扶着昏眩的头,一手仍执着到抓紧着羽扇,整个人向后仰倒,一旁的关索吓坏了,赶紧过来扶住丞相。孟获见到此情此景,想到因为这场战争而殇亡的彝汉两家儿男,想到因为自己一意孤行而丧命箭下的亲姐姐,想到诸葛丞相为使两家和好而耗尽心血,被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浪费,他不禁悔恨万千,跪在丞相面前,连称自己有罪。缓过劲来的孔明双手将孟获扶起。在祭奠亡灵的时候,他把所有的责任都一个人承担了下来。“只怨我诸葛无才辅汉鼎,只怨我诸葛无能阻刀兵,只怨我诸葛无智安百姓,只怨我诸葛无德救苍生,空负先帝托重任,空怀鞠躬尽瘁心,生灵涂炭祸百姓,若要责若要惩就对我诸葛孔明!”这些话,让人听了真的只想哭,这哪里是他的错呀!非但毫无过错,而且若非是诸葛孔明,谁能如此大贤大德,宽厚待人,花费了精力、心血、生命,回头来还去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只能借用整场戏的主题:感天动地汉丞相,真情美德万古扬!
谨以此为祭文,沉痛悼念大汉丞相忠武侯逝世一千七百七十三年。

官事凶时,五行属金,凡谋事主四七十.有不吉的征兆

④赤口
官事凶时,五行属金,颜色白色,方位西方,临白虎,谋事主四、七,十。有不吉、惊恐,凶险、口舌是非之含义。
诀曰:赤口主口舌,官非切要防。失物急去寻,行人有惊慌。鸡犬多作怪,病者出西方。更须防咀咒,恐怕染

大六壬,是什么啊?为什么是用来测事的?

古式有三式,太乙神数、大六壬、奇门遁甲。
太乙神数是透过天干地支的数学演算预测天象与未来,所以古人也用来预测国运
大六壬也是运用天干地支的分析预测人世间的事物,所以更多人用来看人事的对待
奇门遁甲虽也是以天干地支法来预测,但他多会以洛书九宫为基础,更有是主客之间的应对(涵盖了数运、阵法、符令;附带心得说明,三者中的符令较人有争议,古符、道符、庙宇符、後来神明符,如济公神明符,这不在此讨论有机会再分享,在学了许多奇门的阵法,像诸葛孔明的灯阵使用有很多心得),所以奇门与地利有关,现今一些风水师更会结合紫白飞星(个人印证後不适合阴宅)法融入阳宅学。
故太乙神数看天象、大六壬看人事、奇门遁甲看地利。
当今太乙神数教的明师已少,有教大多的是(名)师.....
大六壬是我常用的占卜方式,我喜欢它的架构,发用为天时、四课为人事、地盘为所有资讯的统合,一个卦象,看天时、人和(八字)、地利(紫薇斗数),它更具备了天干地支与河图、洛书的基础,洛书的部分少。
奇门遁甲也是我布阵的利器,它涵盖了风水八卦(洛书)的观念,又有天地盘的观看的重点,当然也有人认为它也有人盘,但我认为不如在大六壬看人事来的丰富。
大六壬里有一个独到的观看的重点,就是占卜之人的年命、行命,这是许多占卜方式的不同,除了铁板神算,更需要当事人的八字,更以日主的干支的克应为依据。
但是所有占卜的法门都会回归到易经的卦象,故需要学好易经64卦的基础,例如前天,为人看今年的运势(因为最近都遇到不顺心之事)占一卦:辛未日(第 12 局)可以导出易经的:天地否卦。
所以我们人活在这世间上,离不开人与人、人与事、及未来不可预知之人事物(如昨日帮人占遗失价值不斐的蓝宝)。
只要您有难以抉择时,就可以运用。再讲一个心得,我也常运用西方的塔罗牌,更常用塔罗牌(因为年轻人喜欢)与奇门遁甲的阵法结合,更与大六壬的组织架构来结合占卜,所以学会东方古老的秘法更可以与当今流行的事物结合时,就可以感受神奇奥妙的乐趣!

大六壬中测何时才有信息取什么为类神?

取类神起出课就可以取了

《大六壬神示秘诀》

大六壬神示秘诀
宋 阴山道士 手著
追根说 第一
俗皆云:壬五车、壬十万、壬白头。此极言六壬之难学难精者也。殊不知,有了真诀,自然容易起来。无怪近世习者多而精者少矣。
予自幼时,性嗜六壬,颇诚敬易中先圣八卦大神。一夜,忽梦神示曰:汝喜六壬,惜不能追根,所以越学反加疑惑,更入暗室耳。今因汝朝夕敬奉吾。况日后,汝当仙隐。故将要诀尽传于汝。神即示曰:一阳初动处,万品未分时。这十个字便是追根也。复示曰:子午也。又示曰:天门地户上。予听罢,忽醒,豁然大悟。继而,仍梦神嘱曰:此天地间,未泄玄语。宜藏秘笈。勿轻传匪类为要。予睡起,即思梦境,历历如在,特援笔记之。
寻源论 第二
昔者,轩辕为灭蚩尤。玄女降以三代天书。一曰太乙。二曰奇门。三曰六壬。观三式中,惟六壬为最繁。后流传至晋唐间,其书倍增,名曰宝鉴全集,共三百八十六卷。能精之者,惟孙膑、张子房、东方朔、诸葛孔明、管辂、郭璞、袁天罡、李淳风、苗公达、邵彦和,诸先生数人而已。嗣后,罕有闻者。
予幸谢绝尘事,遁迹林泉,究心此道,十有余年。偶于闲暇著书时,未免惊神鬼泣,盖天机尽泄此矣。识者谅勿以予言为妄也。
一针见血断法 第三
日克日上神,吉将财吉,凶将妻灾。
岁破月破在日,主破财失脱事。
日克年上神,主火灾。
日辰克命,宜求官。
二马临命,主迁职奉诏出行。
命上见勾陈,主迟滞,又两头事。
螣蛇临命,主忧惊。
吉神吉将不相生,事事比和总不成。
凶神凶将无克战,灾屯不作永和平。
假令正月占事,若用起丑为过去事,寅为现在事,卯为未来事。
见鬼不鬼。言鬼受制不能克我。
见生不生。父母受制不能生我。
见财无财。财在鬼乡不敢取。若坐空亡不能得。
见救不救。言彼受克,不暇救我。
大凡凶将受制,则不能为凶。吉神受制,亦不能为福。
壬课吉凶,多系乎天时。唯各有所属。而用之者,多取乘神决之。
如贵人属土,若乘子,则以水论生克。
行年若带凶神,与日生合,则吉。若吉神,与日相克,反凶。
凡十二神,各有吉凶。大抵取生日者吉,虽凶神亦为吉。克日者凶,虽吉神亦为凶。
紧要不离生克二字。
癸亥日是六甲极日,阳长阴消。
壬日加辰被克,乃自取乱首,主奴仆犯主。
壬日天空加酉,主酒败,又主子孙为酒家佣。
癸日见酉作天空,干支皆败于此,主因奴婢酒色败事。
甲戌旬,戌为六仪,加亥上,谓之朝天,以丁德在亥也。
戌亥子皆夜,而带三奇,又乘贵人,初末拱之,由阴德而致贵也。
占六旬以上人,不宜见父母宫入传。
甲以亥为长生学堂,子息居羊刃上难得。长生多能害子孙。
明贵加暗贵上,先晦而后显。
旬空作蛇不作怪。德神遇空不得力。
辰上见日贵,作天空,谓帘幕贵人,主声誉驰播。
宅作元武是家贼。
惊神口诀 上篇 第四
假令天魁临于甲乙壬癸日,鬼化为财。
太冲飞入庚辛戊己日,老反成少。
罡魁与相仍,其人妻妾怀孕。
传送若见青龙,占者子孙财损。
龙居巳上号曰退伏,蛇处辰宫名为进化。
龙合加于寅卯,百事无不欢欣。若犯申酉之宫,人财多找祸患。
勾陈东位,不觉而公挠临头。却见丑申,利交易而望信息。
胜光神后乘天马,而问行人。
太乙登明遇白虎,而多疫病。
女人婚嫁,小吉与神后相逢。
长子求财,大吉与龙常聚会。
天空若犯空亡,奴婢事因公讼。
金若加于火地,变动而革故鼎新。
土入水宫,占病而昏沉不醒。
木来水上,动运而正好更求。
金遇螣蛇,宅灶釜鸣而见怪。
支干二德,家宅喜气而祯祥。
三冲,合而且达。
冲为往复,事主重叠。
破若来轰,定为凶怪。
惊神口诀 下篇 第五
神将若加兴旺,徐徐迁进兴谋。
用起绝墓来临,便吉神也需凝滞。
三传合兮事重叠,孟加仲兮行人至。
贵人临门淫泆生,更临辰戌不治事。
胜光乘于朱雀,骑金马而必定伤人。
太冲或遂斫轮,犯水神而身须陷损。
老不占重审,恐卑幼仇讐。
少不占元首,虑尊长损害。
知一则二事不成。见机则人情有变。
官病莫占虎视。求望不爱八专。
捕盗不用反吟。远行休逢任信。
魄化飞魂,纵吉将也则为凶。
富贵龙德,变凶神也须成吉。
冬占炎上,主门庭有烦乱之灾。
秋遇曲直,公讼间且宜曲应。
夏忧从革,春嫌稼墙,为四季取背之占,惟恐日辰相残,而来情在于详决。
财临旺地,身衰而病中获财。
身旺财衰,纵身安而财须陷损。
将遇鬼兮欺诈生,身遇官兮官事起。
或乃身旺鬼衰,无义而反为有理之词。
鬼旺身衰,有理而反为破资受责。
又曰:
阴虎加于申酉,祸微病而问行人。
蛇雀临于南方,宜干贵而莫占公讼。
久遭囚禁,要见天空。初入,恐被吏责。
天空乃奏书之神。占朝廷而文书有应。居辰戌,论官讼而道理不伸。
天乙顺兮百事顺,天乙逆兮百事逆。
阴虎巳午则烧身,蛇雀亥子则沉溺。
勾陈寅卯而讼争,龙合申酉则责罚。
识来情而详发用,决休咎而在末传。
题词 第六
郭天信 撰
其一
仙风道骨本天成,端合林泉避俗情。
闲著数篇皆要诀,六壬今始有章程。
其二
妙与诸书迥不同,异传神示在其中。
若能悟得此元语,也伴飞仙驾虹。
其三
由来宝鉴少人知,都是轩辕肘后词。
允矣聪明夸善学,阴山羽士独超奇。
其四
不作浮文写蜀笺,章章字字理精研。
欲求占验无相左,此断还宜著意专。
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