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神算屯变节,诸葛神算否变萃

2024-07-12崇庆运势网热度: 6437

诸葛亮关于自信的名言

1. 诸葛亮关于自信的诗句
诸葛亮关于自信的诗句 1.有关于诸葛亮自信的名言作文
1、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4、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徐特立

5、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6、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劳士福古

7、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8、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9、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10、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桑塔雅娜

11、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12、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鲁迅

1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6、恃人不如自恃也。(恃,依靠。)——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7、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18、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19、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2.有关于诸葛亮自信的名言作文
1、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拿破仑 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培根 4、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徐特立 5、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

——伯顿 6、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劳士福古 7、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培尔辛 8、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9、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10、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桑塔雅娜 11、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

——但丁 12、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鲁迅 1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16、恃人不如自恃也。(恃,依靠。)

——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7、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18、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司马光 19、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3.有关“自信”的诗句或名言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 ------徐特立

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居里夫人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 ------美国

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 ------伊壁鸠鲁

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 ------查·丘吉尔

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 ------爱·扬格

产生信念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的 ------本·琼森

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者;谁下定决心后,缺少灵活性,谁就是傻瓜. ------诺尔斯

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着优势的标志 . ------恩格斯

畅开心扉是为了虚荣,为了侃侃而谈,为了得到别人的信赖,为了交换秘密. ------拉罗什富科

下面是诗句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关于信心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法国)居里夫人 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希腊)亚里士多德 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

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英国)达尔文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爱因斯坦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诸葛亮。
5.谁给点关于自信的诗句和散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尤能化碧涛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诸法空相皆自在,拈花一笑任平生
6.关于信心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法国)居里夫人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 (希腊)亚里士多德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英国)达尔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爱因斯坦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求诸葛亮真正参与的战争,若能以史料佐证更好,能附加评价甚好。请以1.2...

1、家 诸葛亮两次促成联吴抗曹,手腕是一流的。而且他治理蜀中深得百姓爱戴,打理政务更是兢兢业业,作为家无疑是合格的。
2、军事家 这个争论最大,特别是陈寿三国志中说临阵应变不是他所长,影响很大一部分人。同时呢,这个时代的很多人比如孙权、司马懿等等都有对诸葛亮的军事才华推崇备至,司马懿更是把他放到天下奇才的地位上。这就有一个问题,是自来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的,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一个人的军事才能应该分成两部分就是进攻和防守,如果单纯以进攻的角度来看,决定一个人有没有军事才华,那无疑廉颇是第一个要落马的。
这里我要提出的就是,诸葛亮的确有军事才华,但是他的才华因为受到他谨慎缜密的习惯影响更倾向于防御而拙于进攻。从诸葛亮屡次拒绝魏延分兵突袭的事例来看,诸葛亮缺乏出奇制胜的信心和魄力,这在进攻角度无疑是自断一臂,进攻手段的缺乏导致他屡次北伐不能成功也在情理之中。但在建兴六年诸葛亮斩杀王双,建兴九年射死张颌,这可是不小的功绩,起码张颌算得上魏国名将。我们要注意到,这两次胜利都是在撤退过程中反击杀人,很类似PK中的拖刀。诸葛亮靠着周密的部署来抵御甚至成功反击敌人追击,最能充分的证明诸葛亮防御方面的天分。
3、发明家 建兴九年的时候诸葛亮使用木牛为运输工具。后面也有提到流马,木牛流马什么样子现在无法考据,但肯定给当时带来很大便利。另一个比较知名的就是诸葛弩,诸葛亮改进了能够连发的强弩。这个不但在诸葛亮传,在魏书方技传的注中马钧也曾提到。
4、文学家 诸葛亮留下《诸葛氏集》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在当时算了不起了。诸葛亮本身的文学水平只一篇《出师表》就能让把很多人比下去。
5、诸葛亮为什么特殊 诸葛亮本身的才华就足够耀眼,真要说某一方面比他强的不少,但是所有方面都能赶上他的寥寥无几。最能让他成为精神偶像的就是那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华出众又忠诚实干,辅佐幼君毫不变节,上下五千年,能做到这点的又有几人?
相关的资料你可以看以三国志蜀书的诸葛亮传,记载的很明确了。以上为点评。樊城之战(刘备南逃)
赤壁之战(三国转折点)
平定荆州之战(刘备飞跃)
诸葛亮北伐
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冬,诸葛亮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围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粮尽而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3、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今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今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4、建兴八年(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今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同年,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今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5、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于是宣王司马懿退还保营。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6、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宣王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 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军防守,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蜀魏并未交战。
平定南蛮之战(七擒孟获)第一役:火烧博望坡,初建奇功,智服关羽张飞。
第二役:火烧赤壁,协助东吴杀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
第三役:智取荆州,三气周瑜,为刘备夺得立足之地。
第四役:破益州,取成都,终为刘备形成鼎足之势。
第五役:取汉中,取得南可守东吴,北可攻中原的战略优势。
第六役:七纵七摛孟获,消除南忧。
第七役:六出祁山,这是诸葛亮勉力强求的六次出兵,最终病死五丈原。
以下6个只能说诸葛亮参与指挥的
1火烧博望坡
2火烧新野
3白河淹曹仁
4赤壁之战
5计取荆洲
6取西川
以下两个是有史料可查的确实是诸葛亮指挥的。
7七擒孟获
8六出祁山
http://tieba.baidu.com/f?kz=135418633
这里有六出祁山的详情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真正指挥的只有两个
一平定南中 二北伐中原 以下是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894013.htm
南征
http://baike.baidu.com/view/56347.html?wtp=tt
北伐
诸葛亮真正迷人的地方不是什么神乎又神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而是他作为一个大气的家透出的一股豪气:
诸葛亮一直被看作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更有胜者被认作千古"第一大智人,到了清
代以后更被看作一代完人.但盛名之下难符其实,抛开演义不讲现在已有很多人发现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未这么高明,其才略在当时就显得平庸更不要说和千年后辈
出的人才比了,陈寿评价他是"萧曹"一类的人物应该很恰当.飒露紫以前的"明版主
对不起"的帖子(有28k)其实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文字,可以说从历史的角
度把孔明从神坛上拉了下来,把他"第一完人"的形象扯得体无完肤.(这样的文
字不起个好名增加收视率真是太可惜)

不用讳言在下的逆反心理很重,再加上看了一些历史方面得书.对演义里捧得很
高的刘氏集团人物一向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的一些所谓英雄事迹大多是罗贯中虚构
的,对孔明更是如此.他的大多"神机妙算'均史无所考而其谨慎的个性也不在欣赏之
列.所以以前看到揭示诸葛亮不是的文字总是很畅快.但今天突然有所顿悟,自谓终
于明白了孔明为什么受崇拜的正真原因--作为权臣生能鞠躬尽瘁又独善其
身,死又享有美名得享宗庙,而其出生布衣却得到了明主三顾的厚爱
这样的人生不是古代所有知识分子所向往的么,而作为托孤重臣全身全名可谓
千古一人--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孔明最最难得之处了.

翻开历史上带兵重臣和君主之间的血腥事例太多了.不是象蒙恬或岳飞那样被
君主妄杀,就是象曹操或赵匡胤那样窜逆.至于托孤之臣更是没有好下场,就算活着
没事死后也逃不掉不是抄家灭门就是鞭尸的后果,远的霍光,近的张居正,多而衮都
是活例.而诸葛亮手握重兵又是托孤之臣以上两者都占了.他连年同魏国交战虽然忠
心为国一片赤忱.然而战胜则声威愈胜猜疑的人多,战败则丧师失地,弹刻之声难免
.便是坐镇边疆保持不战不合也有大将蒙恬的前车之鉴.即使一片公心处理稍有不当
,不是被"逼上梁山"成为"乱臣贼子",就是被人赶下台去同样身败名裂.--这几乎是
许多权臣逃不过的结局.

而孔明是个例外,在十多年中,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上辅幼主下安黎民,外据强
敌内修庶政.虽连年劳师动众,执法严峻但民众并无怨言,刘备曾说过"取而代之"的
话,但后来在他身上连周公所受的流言也从未发生过.说诸葛亮智谋超群我看就是表
现在这里.这除了他可昭日月的忠心,开诚布公的处事态度外和他处处谨慎的性格很
有关系.平时他事必躬亲,深恐大权旁落,又恐手下的人办事不利怎么不要"食少事烦
",在发生失街亭这样的事后,不等别人弹刻他便自贬三级,杀掉了爱如己子的马谡,
所有的这一切他要化费多少心血又有多少难言的苦处,这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我们
只知道手摇羽扇神采飞扬的诸葛亮而历史的真实只能是处处谨小慎微,日日思虑过
甚的孔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履险如夷.这样的孔明形象我们能从出师表中感觉到
.

揽大权于一身又能杜绝流言的发生--这就是孔明最难得处,也是他成为千古"完
人"的所在.但这里"完人"的"完"不是完美的意思,我认为应是"完身完名"之义.能做
到这一点的权臣朔古至今好象就是他一人了.阿紫转贴的"盛名之下..."那篇28k大
作从史实出发但也有偏激之处.特别是说诸葛亮不是军事家也不是家,杰出的军
事家亮可能不是,但亮肯定是伟大的家.伟大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诸葛亮能成为'完人'自有他难得之处,但也不能不提后主刘禅的难得.首先他是
一个宽厚仁德之主,其次他的碌碌无为在这里可能是优点.试想如果后主一心要自己
建功立业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那他和独掌大权的诸葛亮必然势同水火.如他听信
了小人的挑唆其后果必不可想象.而在亮死后,后主的宽厚更为可贵.因为亮在世时
,处处以相父自居教导后主,把他什么都管住了.后主就是有不满也无可奈何.

而亮死后他完全可出出气,霍光和汉宣帝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当时也不是没有
人说亮的坏话,有个叫李邈的就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
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臣常危之.今亮陨
没,盖宗室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客观说李邈把权臣和君主的关系说的很透彻
但就是因为对亮有微词,最后因此遭杀身之祸.而后主对诸葛亮的宽仁由此可见一斑
.后世的其他君主可以说没有能做到这一点的.现在还有人对后主不给孔明建庙责怪
他,就太苛求古人了.

可以说孔明的忠贞和谨慎,以及后主的无为和宽仁造就了千古"完人诸葛亮"他
一生的经历是多少后人所想往的.所以自然把他捧到神坛上,加上许多智慧光芒也就
不足为奇了.

诸葛亮与王朗阵前骂战,王朗为何会输?

因为诸葛亮骂到了王朗的痛处,而这些确实是王朗的弱点所在,让王朗感受到了难受,所以他才会被诸葛亮骂死倒在地上。王朗身为汉朝元老,却投靠了曹操,刚好被诸葛亮说到点上,所以必输无疑我认为王朗前期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以大汉气数已尽为由来打击蜀中军心,但是诸葛亮还是很聪明的,他从道德方面抨击王朗,以王朗食汉禄而拥贼而立,王朗当时年事极高,也非常好面子,道德防线被击垮了自然没有战斗力了。因为王朗说的其实没有错,错就错在说话的人,如果他没有汉朝元老的身份,相信他说的话,诸葛亮就算再聪明,可能也输了。

    《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内容情节的描写的确是非常的精,尤其是其中的诸葛亮与王朗的阵前对骂那是相当的痛快。这一场对骂让许多人对诸葛亮佩服不已,因为最开始王朗说的句句在理,可是最后却被诸葛亮一步步的引入陷阱之中,再利用王朗“变节”的身份,让王朗气得口吐鲜血。不得不说诸葛亮真的是很厉害,反应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非一般人能比的。

    《三国演义》中的王朗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是有一定出入的,在文学作品中,王朗被刻画成一个自知不敌而逃的太守形象,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王朗是一个心思狭隘、鄙陋的人。于是在王朗与诸葛亮对骂开始的时候,王朗就以诸葛亮自诩正义之师,兴兵讨伐各路诸侯为主题来口伐诸葛亮,而诸葛亮王朗说的这些话也是认同的,认为有道理,于是沉默了片刻,并找到了反击的漏洞。

      诸葛亮聪明,他并不与王朗争论对错,而是从旁的入手,既可以挽回士气,还可以直接击中王朗的痛处,于是就从王朗 “变节”的身份下手,便有了“吾以汝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言也!”的这番话。在当时忠义很重要,而王朗身为汉朝的元老,却跟随了犯上作乱的曹操,后来诸葛亮的连番发话,更是让王朗说不出话来。尽管之前他说的话再正确,但是因为他“变节”的身份,再说其他的也没用了,以至于最后无话反驳被气得吐血。

    诸葛亮和王朗的对骂,如果在现场的话,那么肯定是更精的。可惜的是王朗却是有着“变节”的身份,如果没有这个身份,那么王朗也不吭会输。

因为诸葛亮的口才很厉害,从某些方面来书诸葛亮也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并且诸葛亮得理不饶人,所以王朗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一件事看懂一个人,如何从三顾茅庐赏析刘备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传为美谈,在刘备还没有请诸葛亮出山之前,诸葛亮就已经做好了出世的准备,他了解当时的时局并且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的愿望是为明主效力.而刘备当时在刘表那里受排挤实在呆不下去了,他需要自立,应该说刘备是个爱惜人才的君主,而诸葛亮是他需要的人才,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备是识时务的人因此他重用了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是衷心耿耿,为刘备打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和诸葛亮这个君臣际遇,是刘备去找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呢?这个问题历史上是有不同记载的,《三国志》说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用五个字做了记录,就是“凡三往,乃见”,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去找刘备。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
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那么这个记载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相冲突。《三国志》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就在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现在习惯上说诸葛亮有两份出师表,一份叫《前出师表》,一份叫《后出师表》,这个《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的作品是有争议的,历史学家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是《前出师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编完诸葛亮的这个集子以后,有一个《上诸葛亮集表》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他注在注文里面了,同时他发了一个议论,他说历史上由于历史学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来源不同,是会有不同的记载,这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如此冲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其实这个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这个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也还是有一批历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他认为,就刘备和诸葛亮双方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而诸葛亮更需要刘备。
因此他提出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就是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这个《三国志》里面说得很清楚:“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点,刘备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是需要一群人的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的迫切呢?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的确小有名气,他的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司马徽和徐庶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起了推动作用,这也促成了后来的三顾茅庐。那么,三顾茅庐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呢?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超级男声”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的,很精,非常精,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作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中国读书人、文化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当中他那个地位那么崇高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有一个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只有这一个。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文化人,他摆出这个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吗?他肯定要大写特写,这个我猜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它背后的这样一种心理。
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还是去了三次谈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如果说他们真的是谈了三次,我们就无法知道它的全部内容,我们只知道一个结论性的意见,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里面诸葛亮的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隆中对”也成为中国古代一篇有名的对策。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关键在于刘备还是一个有抱负之人,尽管屡屡受挫,一直很憋屈,但仍想有一番作为,所以由此动作,三顾茅庐,一定要挖掘个能人佐之.
诸葛亮:虽然一介布衣,躬耕南阳,但居茅庐而知天下,我认为这一点了得,要一般人对自己无关之事很少过问,说明诸葛亮并非“不求闻达于诸侯”,也是很有志向,要施展才华的.三顾茅庐,也是给了诸葛亮这样一个机会,正巧刘备相比其他猛人,还不成气候,跟随刘备必能受到重用.

从三顾茅庐赏析刘备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传为美谈,在刘备还没有请诸葛亮出山之前,诸葛亮就已经做好了出世的准备,他了解当时的时局并且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他的愿望是为明主效力.而刘备当时在刘表那里受排挤实在呆不下去了,他需要自立,应该说刘备是个爱惜人才的君主,而诸葛亮是他需要的人才,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备是识时务的人因此他重用了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是衷心耿耿,为刘备打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和诸葛亮这个君臣际遇,是刘备去找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呢?这个问题历史上是有不同记载的,《三国志》说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用五个字做了记录,就是“凡三往,乃见”,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去找刘备。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
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那么这个记载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相冲突。《三国志》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就在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现在习惯上说诸葛亮有两份出师表,一份叫《前出师表》,一份叫《后出师表》,这个《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的作品是有争议的,历史学家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是《前出师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编完诸葛亮的这个集子以后,有一个《上诸葛亮集表》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他注在注文里面了,同时他发了一个议论,他说历史上由于历史学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来源不同,是会有不同的记载,这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如此冲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其实这个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这个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也还是有一批历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他认为,就刘备和诸葛亮双方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而诸葛亮更需要刘备。
因此他提出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就是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这个《三国志》里面说得很清楚:“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点,刘备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是需要一群人的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的迫切呢?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的确小有名气,他的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司马徽和徐庶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起了推动作用,这也促成了后来的三顾茅庐。那么,三顾茅庐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呢?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超级男声”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的,很精,非常精,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作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中国读书人、文化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当中他那个地位那么崇高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有一个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只有这一个。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文化人,他摆出这个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吗?他肯定要大写特写,这个我猜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它背后的这样一种心理。
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还是去了三次谈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如果说他们真的是谈了三次,我们就无法知道它的全部内容,我们只知道一个结论性的意见,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里面诸葛亮的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隆中对”也成为中国古代一篇有名的对策。刘备的特点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持之以恒、谦虚、、相信自己的眼光 、有鸿鹄之志 。
诸葛亮的特点是: 满腹经纶、彬彬有礼、智计超群、持守谨慎、三思而后行、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秘本诸葛神算谁发明的

秘本诸葛神算编写依据自诸葛亮先生的秘本诸葛神数而来,算法精准,报字求签.用法:净双手合十虔诚默念意愿三字填入其中,点击测算即可.诸葛神数相传是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所作,此书在民间世代相传,至今已历十七个世纪,小自个人荣辱,家庭得失,大至战役胜负,邦国兴衰,皆可测算,无不如神.秘本诸葛神数系旧时抄本,纸皆破碎,乃远代之遗传,世不多觏,共有三百八十四签.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句法,长短不一,寓意深远,变化无穷,判断吉凶,如应斯响,较之金钱马前等数,实有霄壤之别.余什袭珍藏,视同拱璧,内有艺术汇编一篇,搜辑丰富,多为真传秘本,该主人再三以书付梓相商,因想祸福吉凶,人所共有,先贤传授此书,以指人迷惑,故未敢自秘,谨录一通,详加校对,搜残补缺,以供同好.惟愿占者诚心祷告,无不如神,慎勿以儿戏为之,致损此书之价值也.

诸葛神算,麻衣相术的意思?

诸葛神算:
诸葛神数相传是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所作,此书在民间世代相传,至今已历十七个世纪,小自个人荣辱,家庭得失,大至战役胜负,邦国兴衰,皆可测算,无不如神。
秘本诸葛神数系旧时抄本,纸皆破碎。乃远代之遗传。世不多觏。共有三百八十四签。按三百八十四爻。 其中句法。长短不一。寓意深远。变化无穷。判断吉凶。如应斯响。较之金钱马前等数。实有霄壤之别。余什袭珍藏。视同拱璧。内有艺术汇编一篇。搜辑丰富。多为真传秘本。该主人再三以书付梓相商。因想祸福吉凶。人所共有。先贤传授此书。以指人迷惑。故未敢自秘。谨录一通。详加校对。搜残补缺。以供同好。
诸葛神数,对占卜者的思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特别是那些正陷于彷徨迷惘中的人,更有一种拨开云雾,重见天日的豁然开朗感觉。因此这是可以作为判断吉凶,决定进退,是选择趋吉避凶的指南针。惟愿占者诚心祷告。无不如神。慎勿以儿戏为之。致损此书之价值也。
麻衣相术
http://wenku.baidu.com/view/5b3061ea551810a6f524863b.html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