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卦用九,乾卦用九是什么意思

2023-10-29崇庆运势网热度: 11378

群龙无首: 乾卦《用九》解

————— 2017-11-6 —————
有了前面的铺垫,现在可完成每日一爻的第一部分了,下面介绍乾卦的最后一条"爻辞",也是乾卦六爻的总结篇。

表现出来群龙无首的样子: 众多的龙排名不分先后,都是正能量。

在《爻辞》成书的年代,隂和阳作为抽象的哲学名词尚不存在,但作者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二元的自然哲学理论。《爻辞》的作者将此二元同两个数字联系起来,这两个数字就成为了中国自然哲学的奠基符号。这两个数字一个是九,一个是六。后人将这两个数字用天文现象重载(overload):九的重载就是传说中的阳,六的重载即是后人所说的隂。如果按照版本管理的方法将《周易》剥离成《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可以看到,整个《易经》没有一句话提到阴阳两个字,只有六和九!

而到了《易传》将六和九重命名为阴和阳之后,易经的哲学意义就突显出来了。《易传•系辞》里明确地概括到:一阴一阳谓之道。

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中更是如此说:《易》之义,唯隂与阳。这种说法确立之后,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中国自然哲学的最基本符号。
顺便提一下后面发生的事情,《道德经》在哲学史上的成就的不是阴阳,而是《道名》和《有无玄》。而《太极》的概念则是宋朝的成就。

易之义唯阴阳也,《乾卦》是易经最最基本的卦,《爻辤•乾卦》全篇都是九,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阳,是对阳的一个全面的陈述。所以,在六爻之外,专门写一条《用九》来总结全篇。群龙无首,即是说各种各样的龙都象征着阳的某一个方面,是并列的关系,不分主次,把六爻的涵义合起来,才是阳的完整概念。
《爻辤•乾卦》的六爻阐述了阳的六个方面:无形,有用,续航,多变,前途远大,奋争。阳是六龙的特性的全集。六龙不分主次。

这六种特性用一个字来命名,称作健。乾就是健的意思,而不是天的意思。乾/健是阳的方方面面。

结合《卦辞》元,亨,利,贞,可以看出:
九/阳=démarreur de changement.

《易经》乾卦: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既然不可为首,那又为什么有:亢龙有...

“不可为首”是“可为首”的意思,这个“不”在此处是对“可为首”加强语气,详见注释 ⑶。

【乾】用九 象曰 用九天⑴德⑵,不⑶可⑷为⑸首⑹也。

【译】象 能成为众人依靠的对象具有仁爱之心,适合担任首领。

注释: ⑴“天”依靠对象;赖以生存、不可或缺之事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⑵“德”善行;仁爱;仁政。《尚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

      ⑶“不”助词。无义。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诗经·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⑷“可”符合;适合。《荀子•正名》:“故可道而从之,奚以损之而乱?”

      ⑸“为”担任。《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⑹“首”首领。贾谊《陈政事疏》:“凡天子者,天下之首。

《周易易经》乾卦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词吧,诗词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周易易经》乾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乾卦

(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

(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

(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

(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 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 “——”。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 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

(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

(5)见 (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

(6)君子:指有 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

(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 过失,灾难、

(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

(9)飞龙;龙 星。

(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

(11)用九: 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 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

(12) 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初九: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

九二: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对王公贵族有利。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夜里也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

九四: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

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

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

读解:

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对此作出带有某种神秘色的解释,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对天顶礼膜拜,这是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那时没有天文望远镜,没 有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西方,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到 16、 17世纪 才有较大发展),按古人的思维习惯,绝不可能把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认识、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简单明了的自然现象,对古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神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便成为对人的行为举止的启示。大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事物,都可以按这种“天人感应”的思路来解释。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举止就有了依据。掌握着财富、权力、 知识的王公贵族需要这样,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需要这样。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成书时间

成于西周

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成于战国

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

成于西汉

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 。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的关系,胡适指出,“《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 ,“《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苍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郭店战国简本《老子》的面世,证明胡适对顾颉刚的批评是正确的。

周易作者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名称由来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效仿先秦与汉景帝把道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周”之涵义

具体地说,“周”字,有二义:

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

②: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也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因周文王得名。

“易”之涵义

①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②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

③日月为易,象征阴阳。从文字学看,“易”字的构成是“日”、“月”。“易”上为“日”。

④日出为易。“干”的本义。

⑤易是占卜之名。

⑥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⑦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太极图所示。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

⑧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

⑨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周礼》“太卜”的记载中,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有名词。

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

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

2.时时在变易之中;

3.又保持一种恒常。

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易经中的乾卦用九是什么意思

用九,从卦象层面上讲,就是乾卦六爻全为“老阳”的卦象.从数的角度解释,就是说乾卦六爻全为“九”.
《易经》《乾》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九.《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颖达疏:“言六爻俱九,
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乾》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通九,谓六
爻皆九也.见亦读为现.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因以“用九”指奋发有为.

《周易》-乾卦

乾卦  乾下乾上

卦辞:

乾:元,亨,利,贞。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些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也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君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见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 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事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为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晨读笔记:《周易》 (1-5)乾卦四爻爻辞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注释]

九四:“四”,乾卦第四爻,“九”,表示此爻为阳爻。
或跃在渊:“或”,或者,是不定之辞。“ 跃”,跳跃,离地尚未飞起之时。“ 渊”,指的是深水,是龙居住的地方。此句式应为“或跃或在渊”,即或者飞跃,或者再返回到深渊。
无咎:没有灾祸、过失。

[解析]

这一爻是说在渊之龙或是跳跃而离渊冲向天空,或是在渊里不动,伺机而行,这样就不会有所过失。
初爻龙潜伏在渊中,二爻露出地面,三爻蓄聚力量,到此时则向上腾跃,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人在九三的时候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做出了成绩。这时又达到了九四的位置,跃居了上卦的场所(六爻的六十四卦是由三爻的八卦上下组合演变而来,上边的叫“上卦”,下边的叫下卦),在新的环境产生了新的疑惑,有了新的选择,新的考验在等待着他,面对人生志向和抱负的新考验,他既不莽撞,又不畏缩。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经过一番辛勤努力,是能够取得显著的成绩。

此爻提示,当你处在人生事业转折的时候,是进还是退,需要慎之又慎地选择,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莽撞,不畏缩,把握好时机,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