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成功的定律,易经最精髓的道理

2023-09-23崇庆运势网热度: 20337

《易经》泄露的秘密:人一生拼到最后, 从来不是靠智商和运气,靠什么呢...

古代经典《易经》中,老祖宗传下两条人生的天规,一旦违背,命途艰难,人生将陷入低谷。

《易经》泄露的2个秘密:人一生拼到最后, 从来不是靠智商和运气

1、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亡于芳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天上高飞的鸟,往往会死于地上的美食;处于深潭之中的鱼,往往会死于钓竿上芳香的诱饵。

庄子曾说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王阳明也曾经说过,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减少欲望,人不能没有野心,但最可怕的就是野心太大,最后连自己都搭进去了!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

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绝不复杂,也不神秘,就是阴阳二气的转化。人也一样,境界越高,生活和生命就越简单。

2、直木先伐,全璧受疑;知止能退,平静其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是挺直的树木越是先被砍伐,越是完好无缺的玉璧越会受人质疑;当形势不当时,要懂得暂时退避,以此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静。

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一个人过于出众,锋芒毕露,便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忌恨,毕竟人皆有妒忌之心,所以人要懂得谦逊、低调,才能更好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也能避免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人生难测,所以人要懂得顺势而为,看清形势变化,这样才能保留东山再起的实力。

《易经》:“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人的心态极其重要,保持自己的平静,才能静待时机的到来。

易经最讲究做事的时机,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优柔寡断,当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急于求成只能一败涂地!

转:易经遁卦

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易经3个卦,告诉你成功玄机

曾仕强

2020-07-06

【曾师良言】专栏首先为高考学子祈福:金榜题名!马到成功!飞龙在天!

本期我们就一起来静悟并参透古老的《易经》之中关于成功的玄机。

人生之中,成功就像那片璀璨的星空,尤其年轻人,谁不仰望功成名就?谁不期盼飞龙在天?

然而,当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上不难发现,多少功高震主的大功臣,即使内心忠贞坚定,即使之初君王相信他并委以重任。

然而一旦到了民众反响非常好的时候,君王难免落入套路,怀疑臣子的忠心,甚至于手起刀落,忠臣冤死大凡如此。

所以,做人难,做忠臣难,做忠臣得善终更难。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功成名就,让成功没有后遗症?我们对成功又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1

【中孚卦】

坚守诚信,功臣亦可避免无妄之灾

《易经》中的中孚卦告诫我们,为了利益而丢弃诚信的行为,最终换来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为什么?

我们看中孚卦六四爻辞有说: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月亮眼看着要圆了,但就是没有圆;明明有好马可以骑,现在却又失掉了。这又在说明什么呢?
六四(大臣)当位,又跟初九(人民)相应,这本来是非常有利的。但正是这一点,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参透,导致死得很惨。

六四(大臣)跟九五(君王)很亲、很近,大家都知道九五(君王)很相信六四(大臣),然后就开始利用六四(大臣)的资源来向初九(人民)去讨好。

六四去照顾初九,九五会有什么想法呢?那还用猜?九五一定会认定六四要取代自己,否则干吗去讨好初九呢?

一般人也都会这样想,既然有这么大的资源,不用白不用,那现在就要来争取民心,争取民意。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无咎”呢?

因为六四切断了跟初九的关系,虽然六四可以和初九相应,但是现在的局势不能应。

历史上六四爻做得最好的就是曹操的一个干部,叫贾诩。

贾诩很得曹操的信任,可是他却跟家人讲:我们家不能跟其他人来往,也不能让人家赞美我们,否则我们会死得很惨。

可见,贾诩是非常懂得六四爻的。

如果历史上的那些功臣,尤其是功高震主的大功臣能够参透《易经》中孚卦六四爻的精髓,是可以避免杀身之祸的无妄之灾的。

2

【遁卦】

适时退避,功高震主亦可善终

历史上有很多杀功臣的案例。功臣被杀这事,如果单方面说都是皇帝的不对,我们是不太赞成的,为什么?

因为皇帝其实是有很正当的理由的。皇帝认为:“我在位的时候你不会怎么样,但是有一天我走了,我儿子即位的时候,你会不会服他我就不知道了。”

比如朱元璋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安心当皇帝,连忠心耿耿的功臣徐达都杀了。

而朱元璋杀徐达就一个理由:“将来我的儿子很可能驾驭不了徐达,他有可能会反对我的儿子。”

刘邦也是如此,历代皇帝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都把它归为功高震主,也不公平,像徐达就没有达到功高震主的层次。

那么,功臣被杀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如果我们倒过来研究:有很多功臣一辈子没有被杀,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就对了。

范蠡之所以没有被杀,是因为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以后,就跟文种讲:“我们赶快跑,因为越王是鹰钩鼻,他只能共患难,没有办法共享乐,不跑我们非死不可!”

然而,文种不听,最后只能以惨淡收场。

跑不是那么简单的,跑是一门大智慧。

跑在《易经》里有个卦叫遁卦。遁卦鼓励我们要适时退避,就是既要跑得安全,又要没有后遗症,这可是高级技巧。
《道德经》有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应该退位让贤。然而,处在遁卦的形势下,似乎又另当别论。

中国的历史,治世不多,乱世很长,然后我们就开始怪小人了,说都是小人把君子逼走了,所以才会乱。

小人当道,君子受害,这是一直到现在还存有的看法,其实这就是没有读懂《易经》的道理。

我们希望大家要了解,朝代的衰亡,君子是要负很大的责任的。

为什么?因为君子纵容小人,给小人可乘之机,让小人为非作歹,从而导致朝代的衰亡。

所以,读懂《易经》后,当我们再发现小人当道以后,就要懂得如何去遁,如何去调整自己,这样才会亨通。

很多事情,天定的因素比人的因素要大。

好好做人,才能做到最后。有一种说法,我们叫作“好死”,就是有很好的一个结果,也就是善终。做到善终,其实难度是很大的。

如果历史上的功臣,尤其是功高震主之臣子,如果读懂《易经》的遁卦,参透遁道,是可以避免杀身之祸做到善终的。

历史上诸葛先生就做到了善终,这就是他最高明的地方。

3

【既济与未济卦】

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

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

一个人在没有成名的时候,生怕说错话得罪人,就怕做错事阻挡前程,所以一般此时都很谨慎。其实这样做,反而做到了“慎始”。

但是,一个人一旦成名,讲话很随便好像什么都懂,就会得罪很多人,那就很难“善终”了。

现在很多人常常讲盛名之累,其实都是为自己找理由,盛名有什么累的?都是因为自己找麻烦,自作自受罢了。

《易经》中的既济卦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已经成功在望了,已经看到都是光明的景象了。可是,如果走错一步,就会进入坎险。

我们要看清楚,既济卦的卦象是内离外坎,如果内心觉得已经功成名就了,那就很难看到外面是一片坎险。

外面有很多人要找我们的缺失,甚至很多人想推翻我们,更甚者很多人想取代我们,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反过来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内坎而外离。内坎就是身处险境,人在挣扎,虽然外面一片光明,但是自己都不能脱离险境,外面的光明也没有什么用。

也就是说,一个人身处险境时,自救尚且不暇,怎么可能分出精力去救别人呢?人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会格外谨慎。

所以,未济不是不济,相反它是充满了希望,只是还没有成功而已。由此我们领悟到,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

我们都知道,诸葛先生27岁才遇到到刘备,今天有哪一位能够忍耐到27岁,才去赚第一桶金?没有。

现在的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求太迫切太旺盛了,急急忙忙去奋斗,生怕落在别人的后面,生怕耽误了青春。

其实,圣贤告诉我们,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这才是有智慧的人。

要知道年纪轻轻就成名的人,往往想着到处去找人比试、争斗,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天下没有总是一个人获胜的道理。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发得早栽得也早,那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们千万记住:

当我们成功在望之时,当我们经过艰苦奋斗功成名就之时,当形势一片大好时,反而要加倍小心,既不要得意忘形,更要避免大意失荆州。

诸葛先生在世 54 年,前面 27 年都没有出来工作,27 正好是 54 的一半。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了真正的实力以后才可以出来。

但是现在的人,很少有这样的修养。老子告诉我们“不敢为天下先”,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缺失的恰好是这种“潜龙”的智慧。

《易经》警示我们,就算你是龙,刚刚出道初出茅庐之时也应该“潜龙勿用”,先要好好潜一潜。

同时,《易经》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循环往复的。

“潜龙”之成功在望也好,“飞龙”之功成名就也罢,福祸相依,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只有循环往复,人类才能够生生不息;只有周而复始,人类才能有未来。

我们要追求的是元亨利贞,螺旋式上升精进,不求一步登天,唯愿日有寸进,永不止息。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顺天应人

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意思是:从天上来保佑,吉利,没有不利的事。

《易经》里面多次提到一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于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

其实“自”并不是“来自”的意思,而是指“自己”。“自天佑之”是告诉我们,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自助者”。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真理,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是:一个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

“富不过三代”,可山东牟氏家族,从明朝末年一直兴旺到清朝末年,绵延十代而不衰落曾经拥有超过十八万亩的土地,富可敌国。

这个家族自创业以来,就乐善好施。那时候人都穷,很多吃不上饭,他们就布施粮食,一天三顿饭供给穷人。若遇到饥荒年,那布施得更多,所以每年平均布施的粮食近百万斤;前面五代人所布施的粮食一共超过一亿斤。

三、顺天应人

顺天应人出自《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大意讲的是,夏桀、商纣暴虐无度。商汤、周武顺乎天道,合于民心,放桀诛纣,革故鼎新,改变旧制。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所谓顺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观规律办事,应人就是要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这样才会有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流传千年的《易经》包含了哪些核心智慧?

想要知道《易经》的核心智慧是什么,就要先知道《易经》在讲什么。《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分为三部,《连山》《归藏》天皇氏所著,《周易》姬昌和孔子都有写。《易经》这本书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就是天人合一,而这本书最想达到的一个理想,就是达到天人合一。所以《易经》这本书总的来说,它的核心智慧也就是天人合一。

什么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人和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个生活在一个定律里面,而这个定律是永和不变的,这个定律是阴阳互生。同时《易经》还强调了一点,就是三才之道,三才是哪三才,就是天地人三才。三者要同时立起来,而在这三者之间的核心就是人,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最中间的中心。也就是由天地两者生成原则,然后由我们人来实现。换句话来说,就是尊重自然。

天人合一强调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统一。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去违背,我们要顺其自然,不能觉得自己足够强大了就去破坏自然、改造自然,以此来达到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目的。但是遵循自然也不是愚昧的遵循自然,而是在遵循自然的同时利用这些规律来改善生活。

天人合一的利用。几千年的发展,让《易经》的核心智慧天人合一,渗透到了各个方面,比如经济、文化等等,就是连单个个体,也被天人合一这个核心智慧所渗透。在这几个方面里面,最为明显就是保护自然这一个方面。几千年来,我们与自然互利共生、相辅相成。每当我们做出一次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违背了大自然的自然法则,下一次,就是我们遭到大自然报复的时候了。比如,我们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接着就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身,然后就是各种洪涝灾害的频发等等。

《易经》是解开宇宙和人生密码的智慧宝典

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父子,有君臣,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太极之道,大而无其外,小而无其内。《易经》是华夏古圣先贤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众经之首,“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经典巨著,历来被尊称为中华文化的百科全书。
《易经》也叫《周易》。《易经》的成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易经》始作于伏羲,伏羲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水、火、风、雷、山、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遂作八卦。周文王被囚羑里,演易伏羲八卦即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并将八卦推广而为六十四卦;最后孔子作《易传》,这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易经》。
孔子在他的《易传》的《说卦传》中讲,乾坤就是父母,乾坤生三男三女,这就是八卦。父住西北,母住西南,长子住正东,长女住东南,次子住正北,次女住正南,少男住东北,少女住正西。

《易经》博大精深,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儒道两家,其思想体系无不出自《易经》——儒家学说以乾卦为起点,立论自强不息的刚健特性,以此推演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以至于对万事万物的看法;而道家学说以坤卦为起点,论说厚德载物的品性,以此推演对人生、社会、国家以至于对万事万物的看法。然乾极而阴生,坤极而阳至,说明物不可极,极则必反的道理。儒道虽立论不同,却异曲而同工。中国教育权威高校——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出自《周易》乾坤两卦卦辞,即“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辩证地处理方法,其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易经》是一部探讨变化的书,是一部古老而又神奇的智慧宝典,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易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2014年开始招收“《易经》与预测学”硕士生,而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屡次出现关于《易经》方面的考题,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将“《易经》与预测学”纳入2019年博士生(全日制)招生计划。此消息反映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人文社科方面的权威机构,已经重新审视“周易预测”的学术地位及影响,并将其纳入学科建制,开始着力培养掌握周易预测的人才。《易经》作为预测学的研究方向,被列入“中国哲学”专业之下,首次出现在国家权威学府的招生计划中。周易预测不再是某些人眼中江湖流传的迷信骗术。

中国现代医学、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等等,都是在《易经》知识体系中发展起来的。
长期以来,《易经》不仅仅被国人所看重,也被其它国家所推崇——韩国国旗的图案(太极旗)和蒙古国国旗中的太极图都出自《易经》。
十七世纪以来,《易经》还被译成多种版本,走向了海外,引起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它不但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给西方文明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注入了新的活力。
1626年,《周易》被法国传教士金尼阁译成拉丁文;19世纪30年代,法国传教士雷孝思用拉丁文翻译的第一部系统介绍《易经》的著作《中国最古的书》在巴黎出版。从此《易经》便走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殿堂,掀起了世界各地的易学热潮,从此,中国思维便潜入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底蕴中。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盛赞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并将《周易》称为“万有概念宝库”。
英国学者克里斯多朵夫·巴特克曾经说:“易经令人惊奇地接近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的生命秘密同易经的结构密吻”。六十四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六十四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密码因子。四对硷基(八个数)恰巧与四阴四阳的八卦吻合,而384个阴阳键,与《周易》中384个阴阳爻严丝合缝。
丹麦量子物理学大师玻尔一生最得意的成就是发现了“并协原理”,这个原理与《易经》中的“阴阳互补”原理不谋而合,有着内在的深刻共通性。丹麦国王为了奖励他的特殊贡献,在授予他的荣誉勋章上设计了太极图图案。
1705年有人撰文称:“中国人失去了六爻的真正意义,一位欧洲天才为他们重新发现了这一知识。”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各学科的通才,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莱布尼茨,在1703年发表的《二进制运算的解释》所用的例子里,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和0——7八个数字的二进制表示的对应。莱布尼茨将二进制看作“宇宙语言”,但他的二进制系统却无法与后天八卦图建立联系,他只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八卦图的内涵远非二进制数系可以完全模拟。
莱布尼茨二进制的伟大意义,则被现代飞跃式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络所证实——它们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运用的正是二进制表示和算法。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受《易经》启发,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同时性原理”。荣格指出,同时性原理除了可以从心理分析的案例中获得佐证外,主要是《易经》提供了最为完美的理论基础。他说:“像中国人这样天赋异禀而又聪慧的民族,居然没有发展出我们所谓的科学,这真是奇怪。”
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从《易经》 的阴阳消长原理中得到启发,发现了弱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查理·威尔海姆评价中国的《易经》:“知识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时代,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带给我们巨大冲击的这次革命,实在受惠于中国古代的伟大经典《易经》,《易经》中包含的信息论思想,不仅启发我们的科学家创造了计算机,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普遍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决策指南。”
《易经》是解开宇宙和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它的表达方式是八卦,核心是阴阳五行。阴阳,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力量;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五种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易经》讲的就是宇宙间五种事物的阴阳规律。
维护五行和阴阳平衡是《易经》的制胜法宝,是获得万物和谐和生命活力的根本。生命是由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就拿人类来说,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血为阴,气为阳。脏腑中肝、胆属木,心脏、小肠、三焦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脏和膀胱属水。如果人的脏腑阴阳能够平衡,那么人的气血就充足,精力就充沛,五脏平安,六腑康泰,健康状况就良好。
古人说:知命方能无忧。那要如何“知命”呢?人生命运都会在八字命局大运流年展现,八字包含人生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从八字中准确预测出本人和亲人在不同的大运中吉凶祸福的信息情况,而且可以准确定性具体的事情,同样可以通过八字看居住的风水环境,这种居住环境也会直接影响人生的命运。
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学《易经》就是为了掌握这种规律,应用这种规律,顺应天道,顺应自然,顺天应人,趋吉避凶,把生活过得更美好!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顺天应人

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意思是:从天上来保佑,吉利,没有不利的事。

《易经》里面多次提到一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于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

其实“自”并不是“来自”的意思,而是指“自己”。“自天佑之”是告诉我们,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自助者”。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真理,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意思是:一个行善的家族,它必定有余福,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

“富不过三代”,可山东牟氏家族,从明朝末年一直兴旺到清朝末年,绵延十代而不衰落曾经拥有超过十八万亩的土地,富可敌国。

这个家族自创业以来,就乐善好施。那时候人都穷,很多吃不上饭,他们就布施粮食,一天三顿饭供给穷人。若遇到饥荒年,那布施得更多,所以每年平均布施的粮食近百万斤;前面五代人所布施的粮食一共超过一亿斤。

三、顺天应人

顺天应人出自《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大意讲的是,夏桀、商纣暴虐无度。商汤、周武顺乎天道,合于民心,放桀诛纣,革故鼎新,改变旧制。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所谓顺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观规律办事,应人就是要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这样才会有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