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力佩八字教学法,段永平八字解析

2023-09-24崇庆运势网热度: 4459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什么

头纱,新郎新娘胸前戴的花,全套内衣

小学一年级就要补课吗?

不需要,那纯粹是浪费时间。

一年级孩子要不要补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补课需要补:字词,诗歌等。但最主要应该补的不是知识,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针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家长应着重帮助孩子培养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的习惯。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方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尤其是小学教育,教师讲得多,而且非常具体、细致。这就要求一年级新生首先要过“听力关”。可以说,学生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就是听课。如果上课走神,不专心听讲,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听课”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听课”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二、讲的习惯。由于部分家长和老师不重视幼儿“讲话”能力的开发,很多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闭。我国教育学家段力佩早在50年代就提倡学生“读读、议议、练练”,最后落实到“讲讲”上的“八字教学法”。家长应该注重孩子“讲话”能力的培养。在家时应该为孩子多创造一些说话的机会,不仅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达,最好制定出专门和孩子交流的固定而具体的时间。千万不能拒绝孩子,尤其是孩子想和你说话的时候,不管大人多忙,都要停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听孩子说。这也是鼓励孩子“讲”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
三、看的习惯。这里我所强调的“看”,主要是指“看书”。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同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家长要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这些我们开学一直在做,家长也能给孩子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心理特点的图文并茂的读物,比如童话故事、科学画报等。在学校里我看到了,这样能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间接地培养学习兴趣。
四、做的习惯。尽管现在各学校都在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适度的作业是必须的。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长要让孩子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能养成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听音乐或者吃东西的坏毛病。作业要干净整洁,字迹要清晰工整。孩子作业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家长切忌不要替孩子检查,而是引导孩子自查,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当然,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孩子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家长耐心的配合、有意识的训练和强化。一旦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学习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教师阅读与教师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 刘良华

一、教师阅读

学会选择

《朱程理学》《陆王心学》用矛盾对立的思想理解教育

《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外国教育实验史》从已有的寻找灵感,先模仿再创新,学会写教育报告。

《教育研究方法》告诉你研究方法,进行叙事研究。

《教育自传》《窗边的小豆豆》日记体形式。

《学做工》怎么讲别人故事,教育传记。

刘良学著作《教育哲学》。

前两版已绝版。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追随。

1.让学生自信。

2.让学生自学。

3.让学生自食其力。提倡职业规划。不断接触。

你当年报这个专业是怎么想的?

二、教师成长与教学改革

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成长。成长首先研究别人怎么改革,再自己进行改革。
教学改革的三个方向:

1.身体好。2. 性格好。3.学习好。推荐一本书《八股文…金可木?

一、学习好与教学改革

心学与理学:两个学派三个争议

1.知情关系(知识与情感)

既便不识一个字,也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始于情感,终于知识。以情感为突破口,推进学生学知识。只要打通学生情感,学习就能成功。

2.学思关系

学简称读书,思简称批判性思维。

“学而不思则惘”,怎么学?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3.知行关系

更看重“行”

第一,从小学会家务劳动;每天布置做家务。优点:责任感、不抱怨、珍惜父母劳动。第二,学习要想到未来职业。不做啃老族。因为没有行,没有自食其力的意识。

心学立场:激发自信与自学的兴发教学

1.情感教学:尊德性对道问学的兴发。

2.整体探究学习:思对学的兴发

主线感、探究感

3.生涯教育与自学:行对知的兴发

让学生在教室里过有尊严的生活。

如何让学生自信。

让每一个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

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体面地坐下。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教师足够的信任。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张自信的精神长相。
(1)主体:自主学习

主人,主动。怎么让学生成为主人。

(2)主见:探究学习

看到任何一个观点反过来说一下,怀疑是主见的源头。

(3)主线:整体学习
程灏,程颐

工科、理科、文科。千万不要报考文科。工科与应用有关的理科,如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应用物理,数学可以变成人工智能专业。文科两个专业:艺术学、管理学。

附录1:自学
•卢仲衡自学辅导:启—读—练—知—结

•黎世法异步教学:自—启—复—作—改—小

•段力佩八字教学:读—议—练—讲

附录2:语文整体学习
•整体阅读—整体复述—整体模仿

•向体育老师学习:过来—走开

•示范—模仿

外语整体学习
•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

•听领先:listening first

•迪士尼神奇英语—老友记—分歧者—哈利波特—白宫风云—国务卿夫人……(推荐听)

3~9岁是语言发展关键期。学习外语三岁就要开始。三岁前不要交给别人带。动作关键期三岁左右。

数学整体学习(适度封闭)
•数学超前学习

•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

•数学课本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的异步学习与异步教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中学数学数学化(形成数学思维)。

二、性格好:德育改革
1.理性教育:权力+权利+权变
2.情感教育:亲情+爱情+友情

3.信仰教育:文学+哲学+历史

1.理性教育:学会竞争与合作
•权力教育:主动/竞争/不轻言放弃

•权利教育:被动/合作/不轻言维权

不轻言维权,是人与人的不同

•权变教育:平衡/折中/妥协

2.情感教育:外柔内刚
•友情教育:友爱优先于亲爱和恋爱

世界上最不离不弃的就是父母之情。

•同情教育:同情心的用途与滥用

“升米恩,斗米仇”。

•柔情教育:外柔内刚,阴阳当位

3.信仰教育:文史哲
•文学教育:以审美代宗教
•历史教育:以历史代宗教

•哲学教育:以哲学代宗教

貌似不怎么精明的人最受欢迎。
三、身体好与黄帝内经
•徐文兵:黄帝内经的智慧

•爱奇艺:1-6集

《黄帝内经》的核心观点
•《素问·上古天真论》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素问·金匮真言论》
2018年3月11日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顾泠沅的“青浦经验”,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学经验”,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参与情况有着直接关联。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接受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
四、生活联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二十世纪哪个年代末设计教学法被推谁

设计教学法的由来
作为一种教育实验,设计教学法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的产生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即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杜威是进步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
南北战争后,美国开始步入迅速发展轨道,经济蒸蒸日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州相继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育年限相继延长,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各州和群众的办学热情空前高涨。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突出,即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均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以更新。于是,19世纪末便出现了美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最早发轫于19世纪70年代。此时的改革以创办新学校为宗旨,相继涌现了一大批新学校,如帕克的昆西学校、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等等。20世纪20一5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达到高峰,杜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日趋成熟。进步主义教育家们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此时,以进步教育理论为指导而设立的进步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新的教学法也不断涌现,如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等。
进步主义教育的贡献在于冲破了以往传统教育的束缚,大大提高了儿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照顾儿童的兴趣爱好,让儿童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而在此之前的传统教育则无视儿童的需要,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排斥实用知识的教学。结果,教育不仅脱离儿童的实际,也与社会的需要相去甚远。
为了将进步主义教育的思想和理论落实到实处,推动美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在当时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涌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教育实验和教学法。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设计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1871--1965)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891年毕业于佐治亚州的墨色大学,获文科学士。1892年获该校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佐治亚州的公立学校任教师、校长。1897~1905年,任墨色大学数学教授。其间于1903--1905年任该校执行校长。1909年,出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并在任职期间继续攻读学位,191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不久升任正教授。1918年起开始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及系主任,讲授教育方法原理、高等教育哲学等。同年,在该校《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著名的《设计教学法》一文,首次系统阐述自己关于设计教学法的思想,受到教育界的关注。1925年,克伯屈的教育代表作《教学方法原理》一书问世,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教学法的思想,在美国产生了巨大反响,由此奠定了克伯屈在美国教育史上的地位。1931--1938年,帮助筹建佛蒙特州贝宁顿学院,并担任该院的董事会主席。193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退休后,克伯屈继续从事社会活动,曾任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美国体育教育协会成员、进步教育协会理事会理事,纽约市民团主席(1946—1951)、跨文化教育局主席(1946--1956),美国与世界青年联谊会主席(1946—1951),等等。他曾先后获得四个荣誉学位,并于1953年获布兰狄思奖。
克伯屈曾于1927年春到中国讲学。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到过广东、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克伯屈的主要教育著作有:《蒙台梭利制考察》(1914)、《福禄培尔幼稚园原理的批判考察》(1918)、《教学方法原理》(1925)、《变化中的文明服务的教育》(1926)、《我们怎样学习》(与人合作,1928)、《我们的教育任务》(1930),等等。
克伯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时间很长,直至退休。其间,他既是杜威的得意门生,又是杜威的亲密战友。杜威曾于1904--1930年任哥伦比设计教学法思想。这一方法的提出,可以说是应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急需,既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产物,又是普及杜威教育思想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具体化。1925年出版的《教学方法原理》一书,标志着克伯屈的教育思想日趋成熟。在这本书中,克伯屈除了一如既往地继承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外,也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设计教学法就是克伯屈对进步教育运动的一大贡献,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
设计教学法的特点
设计教学法就是采用“设计”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方法。设计教学法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设计是有目的的活动;在设计活动中学生对于所要做的工作,有明确目的,强烈的愿望,因而他们对于学习工作,能够自动地专心致志地去从事,而不必要教师强迫他们去做。在旧式教学活动中,儿童是为了教师而读书;在设计教学法活动中,儿童是为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工作,例如为扑灭苍蝇而制造蝇拍。这种学习活动,就是一个设计。
一个设计的目的,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也可以由教师提出,由学生采纳,不过要由学生把这个设计当作自己的工作,然后他们才会专心致志地去做。
二、设计是有计划的活动:设计是一种有计划的活动;而且一个设计,要由学生自己用思想去拟订计划。一个工作,举凡所用到的材料,进行的方法和步骤,工作的分配,时间的预算等,都要学生自己去计划妥当。在实行时,他们就依照这个计划逐步推进,有条不紊。
如果学生依照教师的说明,或依照教师预定的工作计划而从事活动,这就不算是设计活动。三、设计是要在实际的情况中进行:一个设计活动,要和实际的情境相近似,换言之,设计要在自然的环境中去进行。例如教学生种稻,就要在田里去学习;教学生学习自治,就要组织学校市或乡公所,使教学的情境和实际的情境相近似,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打成一片。四、设计是手脑并用的:在设计活动中,学生一方面要用手去做,一方面要用脑去想。手脑并用;因而可以获得真实的知识,养成纯熟的技能。在决定学习的工作和拟订工作的计划时,学生要动用思想;在实行工作时,一面要做,一面要运用思想;做完之后,还要运用思想去批评实行的成绩。
设计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的不同之点,就在于问题教学,是属于思考方面的,解决这种问题,只要运用思想,所得到的结果,也只是一个抽象的结论或原则。“设计教学法”是注重实际的活动,学生不仅要运用思想,而且要用手去做。例如,为庆祝儿童节而编写一张壁报,这就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先要计划壁报的内容、编写的方法、需用的材料,工作的分配,然后运用具体材料,实地去做;最后还要得到一个具体的结果枣编成一张壁报。
五、设计是一个完整的作业:在设计活动中,一个学习单元,不是某一章或某一课,而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学生做了一个设计活动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经验,而不是零碎的知识。例如学生编辑一次壁报之后,就知道壁报内容应当包括哪些材料,那种材料应当怎样写法,各栏材料应当怎样排列,插图应当放在什么地方,……以后他们对于编壁报这一件工作,就有了一次具体的经验。
有一种大单元设计活动,更不受学科界限的束缚。在一个设计活动中,可以随时用到各科教材。例如为庆祝“国庆纪念”而做一个大单元设计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排演话剧,练习合唱舞蹈,准备讲演,写标语,布置会场,打扫校内场地……等,这样,就把国语、音乐、美术、体育、劳作、社会等科材料打成一片,组成一个整个的活动。
六、设计是自动的作业:在设计教学中,从头到尾老师学生自己的活动,要由学生自己决定目的,自己拟订计划,自己实行,自己批评,教师中处于指导地位。
设计教学法的种类和一般实行过程
设计教学法有以下几种分类:
一、依照学生的人数分类,①个别的设计:是指一个年级中各个学生各自进行一种设计活动。个别设计,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各个学生所做的设计工作是相同的。第二种个别设计,是各人所做的工作不同。②团体的设计:就是全级学生或全校学生分工合作,从事一种设计活动,完成一个有意义的实际工作。例如全级学生共同表演一幕戏剧,或是全校学生共同筹备国庆纪念节目。这种团体设计,可以培养学生集体生活习惯,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二、依照学科的范围分类:①单位设计:单科设计又称“分科设计”,就是以一种学科为范围,采用设计教学,而不牵涉其他学科。采用这一设计方法,学校组织和学级编制都不必改变,分科教学的制度也可以保留,上课时间表也不必变动,不过各科和自拟订单元活动,采用设计教学法进行学习。中、小学的美术,劳作等科,尤为适用。②合科设计:又称“分析设计”,就是联合几种有关的科目,采用设计教学法,进行学习活动。这种分析设计的办法,可以减少各科分立的弊病。例如历史、地理、常识等可以合并为一系。③大单元设计。
三、依照设计教材的性质分类:①建造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建造成功一件事物,做一件具体的工作,以养成儿童的发表和创造的能力。例如工艺品的制作,文章的创作(写一封信、编剧本、出壁报)等,都是属于建造方面的工作。②思考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一个问题,例如研究日光对于植物有什么影响,蚊虫是不是孑孓变成的等问题。③欣赏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使学生从设计活动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并获得娱乐和满足,例如表演古代人的生活,表演外国的风俗,表演戏剧,表演舞蹈,举行图书展览,都是属于欣赏的设计活动。④练习的设计: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某种技能或习惯,例如写字比赛,绘制历史年代表,绘制物产地图,为表演而练习演奏乐器等技能的练习(像跳高、赛跑的运动技能,文字的书写技能),方法的练习(像朗读的方法,默读的方法,表演的方法,调查的方法),习惯的练习(像卫生习惯、说话习惯)等,都可以采用设计的方式进行。
设计教学的一般实行过程:
一、决定目的: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学生对于所要做的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强烈的愿望,然后这种活动才算是设计活动。所以设计教学法的第一步,是使学生性实行某种设计活动的需要,然后他们才会专心致志地去实行。
二、拟定计划:目的决定后第二步就要指导学生计划进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拟订计划,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步工作。一个设计的计划工作,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做,使他们从多次思考练习中,养成计划的能力。不过教师也要相机指导,使他们所拟订进行方法切实可行。
三、实施工作:计划订好之后第三步是实行。
学生实行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监督、鼓励和协助。教师要用暗示和建议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实行。他要监督学生不停地工作,不让学生分心或浪费时间。他要时时鼓励学生以免他们遇到困难而灰心。他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示和帮助。不过他不能代学生工作。
四、评论结果:当一个设计活动圆满告成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实行的结果,予以评论。评论的工作应当由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只提示他们评论的标准,并指导他们应用这个标准去评论,因而可以养成他们自我评论的习惯。集体的设计,可以由学生共同评论。有时学生自己的评论不妥当,教师也可以加以纠正。
评论的时候应当注意下列各点①实行时是否依照预定计划?②预定的设计目的,有没有实现?③从设计活动中,学得了什么?④计划和实行方面有什么缺点?⑤下次做设计作业时应当怎样改进?教师在指导学生评论的时候,还要尽量鼓励学生和激发他们对于设计作业的兴趣,以引起他们做下次设计作业的愿望。
设计教学法注重实际,有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后学生能获得解决一个实现问题的完整经验。其主要问题是: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容易遗漏重要的教材内容,学生缺乏练习的机会,浪费时间大,需要较好的物质条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