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合相用什么黄道看,占星一等吉利恒星

2023-10-13崇庆运势网热度: 9139

解释一下恒星年,回归年,黄道?

百度百科: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一个恒星年等于365.25636个平太阳日或365天6时9分9.504秒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周天,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约为365日6时9分13秒。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是,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均以回归年为周期。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恒星年(Sidereal year):是指地球公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1恒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时9分钟12.96秒,它应用于天文,而不是历法。 简单的说;恒星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地球公转=360°。 如图所示;地球由A点逆时针公转又回到A点就是一恒星年。 回归年(Tropical year):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 = 365日5小时48分45.975456秒。 简单地说;回归年就是四季周期,地球公转<360度=(360°—50.260角秒)。 如图;地球由A点逆时针公转到B点就是一回归年,第二年度到B1点,以此类推。由于回归年的时间比恒星年的时间短约20分24秒,所以回归年的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并不固定,而是每年退行50.260角秒,在25786年的时间里退行一周,完成一个岁差周期

请教会占星术的高手!急

先让别人给你看,你有不有占星之力。没有这个力就不要学,学料就师浪费时间。当然如果有占星之力就可以学习到很高的高度,预测生死

在地球上用什么方式可以看到黄道?为什么?

什么是黄道

我们古代常说的 “黄道吉日” 就是指的 黄道 !所谓 “黄道吉日” ,就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有利于 人类生存的 日子 时间节点 。亦称 “光道”

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即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大约公元前八十年左右,我国有了明确的黄道概念,而且进行了以黄道为基本大圆的天体位置量度。

《后汉书.律历志中》引汉石申《星经》 :“ 黄道 规牵牛初直斗二十度,去极二十五度(应为一百十五度)。”

《汉书·天文志》 :“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影)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七尺三寸六分。此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长短之制也。 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 :“ 黄道者,日轨也。 其半在赤道内,半在赤道外,去极二十四度。”

在地上测太阳日影,则得日照杆影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图 日照杆影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图 天空“8”的日行迹+地上日影“太极图”

所以,我们最终会得到这样一副图: 天上的“8”字日行迹图和地上日影“太极图”, 当然了,实际上太阳一年的运动周期,导致出现的同步天象远不止这些,但是这两者是最明显的天文迹象了!

在地球上用什么方式可以看到黄道

我们以“二十四节气”和“黄道十二宫”为例,看黄道、赤道的观测范围:

图 黄道和赤道

十二星次,因为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叫某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节气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十二次对应十二宫。)

图 西方黄道十二宫天象轨道、二十四节气图

(黄线为黄道,红线为赤道)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黄道十二宫分布在“黄线”的环形轨道上,黄道十二 星座 位于中国“二十四节气”周围,图中的红线为天赤道(即地球赤道投影),春分点的测定需要黄道和天赤道的升交点才能观察到。

图 黄道十二宫,黄道赤道图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西方的“黄道坐标系”上空没有天赤道,也就没有天赤道的 星座 ,自然无法测得“春分点”,而黄道十二宫的“黄经0度”是以春分点开始的。

图 十二宫在天球上运动动态图

从这个动态图中可以看到黄道十二宫沿着黄道转动,在没有天球-赤道坐标系统的时候,西方是怎么绘制出全天空星象图的?!

古代如何测“冬至、春秋分、夏至”呢?

中国古代是知道“黄道”概念的,虽然,中国是“赤道坐标系”,但因为观测“二分二至”就必然会知道“黄道”,“冬至点”的测定对于历法起始相当重要,不可能不知道,在中国西周时期已经有“二至”、“二分”,这四个节气已经对四季作了初步的划分!

但,奇怪的是,西方使用的“黄道坐标系”,为什么却没有在历法当中使用“二十四节气”,尤其是“二分二至”,不知道这个概念,怎么知道四季?怎么定历法?怎么会有“黄道”,甚至是“黄道坐标系”?不由得想问“黄道坐标系”真的是西方发明的吗?!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 34′的倾斜。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 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

可是,这个交角现实中很难测得,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需要“天球赤道坐标系”,其实,前面已经提到了,现在再说一遍。

简单的说,把天空想象成一个假想的大球,我们看到的天体都是这个大球上的投影,这个大球叫天球。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就是黄道,在地球上看去,就是太阳在天空中要经过的圆;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就是月球在天空中运行轨迹在天球上的投影。

图 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因此,将地球赤道投影在天球上,通过观察太阳与天赤道的相对位置来推算太阳与地赤道的相对关系。这样就能观测到冬至、春秋分、夏至。

图 朔望月、春秋分、夏冬至、黄赤白道图

所以,这个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倾斜,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不过,遗憾的是只有中纬度地区才能观察到地球有“倾角”这一现象呢!

一点感慨

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星占、命理、医学等中都有相应描述,常有人说中医是玄学,其理论不可捉摸,这就是对中国传统的无知。

而古代天文学的知识,在今天太少人知道了,明末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土,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录》卷三十)。正因为如此,现在的很多中国人才不能理解中国的文化!

如果懂得中国古代基本的天文学知识,也就对很多中国文化能够有所理解了。方能知晓古人并不愚蠢,懂得古人的时空观念,也正是长期对天象的观测,才能发出“天人合一”这样的声音!

星空和日月是古人认识宇宙的唯一手段,这一点上东方西方是有非常多相通点的,比如国外有黄道十二宫,中国有十二地支,中国有日晷,国外有Sundial,这种相似点不胜枚举,都是源于对相同的客观现象的观察。但不得不提的是,当西方能够将发展机械而获得的精确计时系统与其发展玻璃而获得的望远镜结合的时候(机械与玻璃都是源于教会修建主教堂的需求,钟楼与色窗户),在天体的认识上就将东方甩在了身后。

参考文献:1.舞天玄姬,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与日行迹(黄道);黄道、赤道的观测范围

黄道是看不到的,只是理论上存在的一个虚拟的平面。

我们现在来发挥想象力。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球形的,而宇宙是广袤巨大的。虽然宇宙是有限的,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实在太小了,我们可以把宇宙想象为无边无际。

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存在着10万亿个星系和几千万亿亿颗恒星,我们太阳只是这几千万亿亿颗恒星的一颗普通恒星,地球只是太阳的一颗卫星行星,质量约太阳的33万分之一。

我们还可以想象,以地球为中心,整个宇宙都包围着我们地球,因此我们把围绕着地球的宇宙这个球叫天球。

地球就在这个天球的包裹中,每天自转一圈,每年围绕着太阳公转一圈。这样从地球的视角来看,就好像是天球和太阳都围绕着我们转,每天天球转一圈,太阳东升西落。

这也是古代地心论的由来。

在一年时间里,太阳就在以天球为背景的大屏幕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从某颗恒星的位置转一圈又回到某颗恒星的位置。这样太阳在天球转一圈就形成了一个面,这个面把天球切成了两半,这个面就叫黄道面。

恒星其实也在不停的运动,但由于距离我们太远,最近的也有几光年,这样它们的动与到我们的距离比较就很小了。

这样看起来就变化极小,几千年都几乎没变化,古人们认为它们是永恒不动的,所以把它们叫恒星。

这样人类在天球上就有了恒星为参照坐标,才能够把黄道画出来。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圈,中间是太阳,圈线上穿着一个小球,那就是地球,这个圈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把这个圈刷满黄色的颜料,这个黄色的面就是黄道。

这样你就看到黄道了。

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足球一样的自转着,这个自转有一个想象中的自转轴贯穿着地球南北两极,地球自转就是围绕着这个轴转的。

自转的球都有一个表面点随着球的转动产生轨迹最长的圆周线,一个正圆的球这个最长圆周线平面与轴是成90度角的。 地球自转也有这样一圈地表,这一圈就叫赤道。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没有垂直于黄道面,而是与黄道面呈66 34‘的夹角,这样地球赤道与黄道就没有在同一面上,而是有一个23 26’度的夹角。

别小看这个夹角,正是这个夹角,使地球接受太阳直射位置在地球上不断变化,形成了南北回归线,并由此产生了一年四季,气温冷热温暖交替,为生命的孕育和进化演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之所以歪着脖子转,是因为刚诞生时与一颗约火星大小叫“忒伊亚”的行星相撞。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就此打住。

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在宇宙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不停地运动着,其运动是复杂的,但最基本的运动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地球本身绕自转轴自西向东旋转。地球的自转轴,简称地轴。地轴是假设的,但地球自转时,却仿佛有这根轴的存在。通过地心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它与地球表面相割的大圆叫赤道。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半球。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位于北半球的交点叫北极,位于南半球的交点叫南极。地球绕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接近正圆的椭圆。这个椭圆所构成的平面叫轨道平面,亦称黄道平面。地球一面绕轴自转,一面绕日公转。在这一过程中,地轴并不与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相垂直,而是倾斜的,其夹角为66 34′。而地轴的倾斜方向在空间始终保持不变(平移),致使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不相重合(不平行),而呈倾斜状态,其夹角是66 34′的余角,即23 26′。这个夹角叫黄赤交角。地轴的倾斜和倾斜的方向不变,还导致了地轴对太阳的不同倾向,使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北纬23 26′到南纬23 26′之间来回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年。这样就造成了地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差异,从而形成四季。

世上本没有黄道,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黄道。因此不管在哪里都看不见黄道!无论是地球上还是天球上,只有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就像做几何图形的辅助线一样。

黄道是科学家为方便研究假想的天文名,它并没有实体,就像自转轴、天球、坐标系...

先要知道什么是“地球黄道”?

简单的说, 黄道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地球赤道与它倾斜了23.5⁰,赤道与它的相交点就是春分与秋分。但建立在地心说的理论上,就是 假设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旋转的那条轨迹

黄道一词古来有之,最早的记录是在战国时期的《石史星经》。东汉初期的刘向在《王纪论》中也有“日月循黄道”的记载。看来古人早已知道 黄道就是太阳在地球上空运行的轨道

我们用什么方式能看到黄道?

前文已说到,黄道是一个假想的太阳轨道平面,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既然是假想,那就只能用你聪明的大脑去想象,如果你动手能力强一点,可以用一张纸、一支笔将它画出来。

既然黄道是太阳的轨迹,那先画个太阳(很多人不画太阳),这样更易理解,然后旁边画个地球,再画一个椭圆形为地球公转轨道,这条轨道与太阳连成一个盘状平面,就是黄道面。

是不是很简单?廖廖几笔就画出来了,当然先要具备相关简单的天文知识,。

如果这条黄道是存在的实体,那地球上只要有太阳晒到的地方就能看到,白天黑夜也能看到

黄道面的形成

黄道面由太阳的运动而来,那整个太阳系都会有黄道,系内的天体都在这个面附近的轨道上绕太阳公转。

在太阳系诞生初期,太阳刚刚形成,拖着巨大的盘状星云旋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星云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逐渐凝聚成一个个的星球,同时也在太阳引力范围内公转。同时由于离心力与角动量等各种作用力,零散的星云及天体的运转轨迹变得更远,也慢慢太阳赤道面靠拢,在太阳风的吹拂下,较轻的气态星球被吹向远处,较重类地行星就留在太阳附近,一个星系就形成了。

那么八大行星之一的地球也是绕太阳转,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就被人们称为黄道面,在地球上看就是太阳在天球上运转的轨道。

“黄道吉日”是农耕生活的人们在春夏秋冬二十四节令中,为行事顺畅择一日“吉”而为之的仪式。故而,看二十四一节令的行程便是“黄道”。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心结的“黄道吉日”。

赤道是与太阳光平衡的,只有黄道与太阳倾斜,才能有一年四季,太阳扫过子午线才会时间不会变。

黄赤交角的存在,或者说黄道的存在,是因为太阳带着太阳系,在围绕它的中心在旋转,地球不仅受太阳引力(旋转形成赤道面),还受太阳系中心的引力(赤道面被扭动形成黄道面)。所以,单纯看太阳系内,太阳和地球的变化,看不出黄道,还要看太阳系外,看北极星与地球的角度变化和太阳与地球的角度变化的对比差。

星座回归与星座恒星黄道带

对古代的占星学家来说,春分这一天为牡羊座的起始点,是定义行星位置的重要坐标,如果不断移动或改变,在判定行星的位置上就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困扰。于是大约在西元前1世纪左右,希腊的占星师与天文学家们决定,仍维持将每年3月21日春分时刻,[昼夜平分点]的太阳位置,作为黄道上牡羊座的起始点(这时的昼夜平分点及太阳的位置已经是在接近黄道上双鱼座的位置),并且维持着巴比伦时期的方式,从这一个点开始将黄道划分成为12个平均的等份,维持着原有的命名,也就是将这样的黄道系统称为[回归黄道](TropicalZodiac)。

不过,印度的占星学家们则使用不同的观念,他们坚持以天空中牡羊座的恒星位置为黄道的起始点,这样的黄道计算方式则称为[恒星黄道](SiderealZodiac),这两种不同黄道系统的观念就是所谓的[黄道分歧](ZodiacDiverge)。

今日的天文学上,对于黄道则需要更精密的区分方式,天文学家无法接受古代人把天空大致分为十二星座的坐标方式,他们将黄道上的星座做出了更为细致的区分,以利于行星的观测。

欧美占星师多使用回归黄道

占星学的正确说法是,你出生时太阳位在黄道上的哪个星座,你便属于哪个星座。目前欧美大部分的占星师都使用回归黄道,但是如果你去找一位印度占星师,他使用的可能就是恒星黄道。例如,你的生日是4月21日,对于使用回归黄道的占星家来说,那么你便是金牛座,但是对于使用恒星系统的印度占星学来说,你却是牡羊座。

星座回归黄道

牡羊座3.21——4.19

金牛座4.20——5.20

双子座5.21——6.20

巨蟹座6.21——7.22

狮子座7.23——8.22

处女座8.23——9.22

天秤座9.23——10.22

天蝎座10.23——11.21

射手座11.22——12.21

摩羯座12.22——1.19

水瓶座1.20——2.18

双鱼座2.19——3.20

星座恒星黄道

牡羊座4.14——5.14

金牛座5.15——6.14

双子座6.15——7.16

巨蟹座7.17——8.16

狮子座8.17——9.16

处女座9.17——10.17

天秤座10.18——11.16

天蝎座11.17——12.15

射手座12.16——1.14

摩羯座1.15——2.12

水瓶座2.13——3.14

双鱼座3.15——4.13

星座天文学上太阳经过该星座的日期

牡羊座4.19——5.13

金牛座5.14——6.19

双子座6.20——7.20

巨蟹座7.21——8.09

狮子座8.10——9.15

处女座9.16——10.30

天秤座10.31——11.22

天蝎座11.23——11.29

射手座12.18——1.18

摩羯座1.19——2.15

水瓶座2.16——3.11

双鱼座3.12——4.18

蛇夫座已经被天文学家列为黄道上的一个区域坐标,而太阳经过每个星座的时间并不是像回归黄道固定,而且印度占星学所使用的恒星黄道,经过我查证,的确如某人所说,是比较接近目前天文学的黄道位置。所以我觉得有些必要把“蛇夫座”也搬上来

关于蛇夫座的释疑:

近代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黄道上的第十三个星座——蛇夫座(Ophiuchus),甚至引起相当大的争议,许多天文学家认为黄道上不应该只被粗略的分成12个星座,或者占星家明明知道蛇夫座的存在,却视而不见。

这门公案其实得扯到天文学与占星学的争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占星学是一门不够严谨的知识系统,但是在历史早期的天文学与占星学一直是同一门学问,直到科学时代之后,这两门学问才分道扬镳,自此也不断地相互鞑伐。

而蛇夫座也不是突然被天文学家发现的,事实上,蛇夫座一直都在黄道附近,并介于天蝎座与射手座之间。蛇夫座的形象是一个人抱着一条巨蛇,若我们观察星空会发现蛇夫的一只脚踩进了黄道,正好介于天蝎和射手之间。

早在泛希腊时代,在埃及的天文与占星学家托勒密的记载中,蛇夫座就已经出现在星座群当中。而蛇夫座也的确在某段时期曾列在黄道的星座群上,甚至也曾将南鱼座列入,以致于一共有14个黄道星座。

只是到了埃及时代,托勒密沿用了巴比伦将黄道等分成12个等份,将黄道上的星座删成12个之后,这种黄道观念便沿用至今。

现代天文学家只是借由这个星座来表达占星学的不精确与不科学,今日大部分的天文学家已经将蛇夫座加入了黄道上的星座群当中,让黄道上成为十三个不等分的黄道区域坐标,但这样的黄道位置标示方法,只使用在天文学上,绝大部分的占星学家们仍使用,从春分点开始将黄道十二个等分的十二黄道星座体系,又称作[回归黄道]。

据说现在很多占星前辈们对于出生日期的星座各自有更精细的推算方式(PS:具体我就不知道了)以致于在某年3月21日出生的人,未必就是牡羊座,希望吧友们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根据身边的朋友查证下。很有可能因为一分钟只差而仍是双鱼座。在占星前辈们眼中,也绝对没有那种因为出生在双鱼与牡羊座交界的日期,就拥有一半牡羊一半双鱼个性的说法,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让很多那些占星前辈们头痛 (十二星座 /astro/)

至于为何很多人会同时拥有不同星座的特质,或在不同时候展现出不同的个性,这在占星学上需要更严谨的说服力来解释。

为什么占星家用回归黄道不用恒星黄道?

没有听说过回归黄道和恒星黄道的说法。
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倒是有回归年和恒星年的说法。
回归年: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
恒星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
因为古代人科学水平测回归年还是比较准的,测恒星年估计悬了。
古代占星家,一般还兼职历法专家、气象学家,这一年的收成都指望他报个准的气象走势,他一般不敢乱来。

解释一下恒星年,回归年,黄道?

百度百科: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一个恒星年等于365.25636个平太阳日或365天6时9分9.504秒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周天,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约为365日6时9分13秒。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是,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均以回归年为周期。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恒星年(Sidereal year):是指地球公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1恒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时9分钟12.96秒,它应用于天文,而不是历法。 简单的说;恒星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地球公转=360°。 如图所示;地球由A点逆时针公转又回到A点就是一恒星年。 回归年(Tropical year):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 = 365日5小时48分45.975456秒。 简单地说;回归年就是四季周期,地球公转<360度=(360°—50.260角秒)。 如图;地球由A点逆时针公转到B点就是一回归年,第二年度到B1点,以此类推。由于回归年的时间比恒星年的时间短约20分24秒,所以回归年的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并不固定,而是每年退行50.260角秒,在25786年的时间里退行一周,完成一个岁差周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