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八字功展字功,正宗的五行连环拳

2023-10-31崇庆运势网热度: 22198

想为练形意拳打好基础,可以详细说一下吗

想打基础先站桩,三体式。

三体式分步讲解:

三体式站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形意拳的要领安排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姿势,所有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姿势的基本法则。各种拳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领与三体式是一致的,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具体练法如下。

一、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头要端正;两脚脚跟并拢,脚尖外展成90。眼向前平看。 

要点:精神集中,头颈自然竖直,面部要自然,口要合闭,舌尖抵住上腭;不要挺胸或拱背,全身任何部分都不可紧张。

二、右脚不动,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右扭转45。同时身体半面向右转;两臂仍垂在身体两侧,眼仍看原来的方向。

要点:左脚向右转动时要和身体的转动一致,避免身体左右摇摆或肩部歪斜。

三、两腿慢慢向下弯屈,身体成半蹲姿势,体重偏于右腿,随即左前臂经体前向上提起,左手停于胸前(偏左),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右前臂也随之向上提起,右手盖在左手背上(右手食指对准左手中指),两肘微屈;眼仍平看前方(如右图)。

要点:身体不可俯仰,两肩向下松垂,两肘紧贴在两肋外侧,

头要向上顶劲,胯部要缩,膝部要屈,腰部要塌,身体要稳定。 

四、身体方向不变,左脚前进一步,两脚脚跟前后相对,相距约两脚长,两腿屈膝,重心偏于右腿;同时左掌前伸,肘部微屈,掌心向前下方,五指分开,掌心内含,高与胸齐;右手后撤落于腹前,拇指根节紧*肚脐,手腕向下塌,眼看左掌食指。

要点:

1.上体要正直,不俯不仰,侧向前方,与目视方向成斜45。头向上顶,颈要竖直,面部要自然,牙齿轻扣,下颊略向内收。

2.两肩向下松垂,肩窝处略向后缩,左臂(前手)肘部下垂,不可伸直,左手食指要向上挑劲,拇指尽力向外撑开,虎口成半圆形,掌心内含,右前臂*在腹部右侧,右手五指也要撑开,腕部要塌住。

3.胸部略向内含,不要紧张用力,两肋肌肉舒展(束肋),心胸平静空虚,腹部自然充实(沉气),但不要故意鼓腹,背部肌肉尽力向两侧伸展(拔背),腰要塌住;臀部不可向外突出,肛门部位的括约肌注意向里收缩(谷道内提)。

4.两胯略向后收缩(缩胯),两膝微向里扣,前膝屈弓不要超过踝关节;臀部与后脚跟上下相对;两脚脚趾扣地,重心偏重右腿;前腿既虚且实,承担少部体重。

5.呼吸要自然,精神要集中,身体力求稳固。

以上各部的要点,练习时务要处处安排好,不可忽略某一部分。这个姿势对培养练习者的内在力量,调节呼吸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集中地体现了形意拳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初学者可以从这里体会到锻炼的要点,打好基本功,给以后的练习铺平道路。就是有一定基础的人也要经常做这种“桩步”的练习,以便进一步掌握拳法要领,巩固桩步根基。

形意拳的拳法内容

形意拳的基本拳法都以三体式、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十二形(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骀、鹰、熊)为主。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捶、四把拳、八式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八字功等。对练套路有五行相克、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套路有连环刀、三合刀、连环剑、连环炮、连环棍、三才刀、三才剑、行步六剑、枪、大枪、凤翅锐等等。
其练习要领:一要塌腰,二要缩肩,三要扣胸,四要顶,五要提,六要横顺,七要钻落翻分明。塌腰,即尾阊上提;缩肩,即两肩向回抽劲;扣胸,即开胸顺气;顶,即头顶、舌顶、手顶;提者,即颈道内提,横,即起也,顺,即落;起,即钻也;落者,即翻。起亦为横,落亦为顺 。 五行拳是形意拳最基本的拳法,包括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来命名的拳术,以五行学说结合拳式、把拳式招法删繁就简,再结合人体中医理论解说拳理和攻防技法,由此创立了五行拳。
1. 劈拳
五行拳中的劈拳属金,是强击性拳法,分为双劈拳和单手劈拳。劈拳并不仅仅只有向下的劈劲,还应该有向前的刀割劲和向后的抽拽劲。发力轨迹为从前额至胸腹,这样的劈拳才能浑厚有力。练劈拳要求先打明劲,再打暗劲,最后打化劲。劈拳的劲除明、暗、化以外,还要打出捕、拍、撞、按、劈五种不同变化的劲来。练习劈拳还有一条口诀:“劈拳不用看,两脚一条线。前手出拳后手跟,掩肘摩肋打中心。前脚进步后脚蹬,起落钻翻才算成。”
劈拳的用法变化很多,主要有出掌劈敌头、面、胸等身体要害部位。功夫上乘者既可单劈,又可双劈。运用捕、拍、撞、按、劈五种不同打法,都可以将敌手或打出丈外。劈拳功夫达到中上乘者,拳式与呼吸相配合,可以达到一步一鸣、一掌一腹鸣响的效果。劈拳除技击有巨大威力外,还有健身祛病的功效,尤其对人的肺部健康大有益处。
2. 崩拳
崩拳属木,因其动作形如利箭穿物,拳击有力,发力时威猛如山崩地裂而得名。崩拳有半步崩拳、拗步崩拳、顺步崩拳、跨步崩拳、快步崩拳等几种不同的步法,其中半步崩拳是崩拳当中最基本的锻炼方法,其他各式崩拳都源出于此,故半步崩拳有“母拳”之称。
半步崩拳为清同治年间的武学大师郭云深的代表性绝技,崩拳的步法用“半步”,即:前脚进,后脚跟,两脚互不交换。前脚进时,应先将脚提起,然后再向前趟出,后脚跟进,应着重在趟上。后脚的跟进要快速、猛烈,如箭出弦;意一动,身一抖,便进身,不能有丝毫迟疑之感。崩拳实用的劲力是崩劲,采用先蓄而后发,先松而后紧。它除崩劲之外,还有压劲、裹劲、扑劲、抖劲、踏劲等,常要求一劲之中又须含有顶、拧、磨、翻、蹬、猛、顺、透八种混合劲,十分难练,所以常有“练拳容易,找劲难”的说法。
3. 钻拳
钻拳属水,其气势如将海上之物抛向空中的钻天之势,因而得名钻拳。练习钻拳时,要沉肩坠肘,肩胯与手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前手不可越过前脚尖,此即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从而使自身保持平衡。与崩拳、炮拳相比,钻拳更重视一个“巧”字,久练钻拳能去僵拙为灵巧,使人体运动更加协调灵敏,这才是钻拳似水的根本含义。
4. 炮拳
炮拳属火,刚劲猛烈、气势逼人,因而得名,可是五行拳中最为凶猛的拳法。练炮拳能增强心脏功能,从拳理上说可以促使血脉灌至上焦,气沉丹田足可以充实下部,所以练炮拳有生髓生血、益智益神的功效。
5. 横拳
横拳属土,土性中和,是一种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拳法。其为五行拳之母,既可化为劈、钻、崩、炮四拳,也能化十二形拳,正所谓“一本可散万株,万株咸归一本”。形意拳立拳核心为中庸,而中庸代表性最强的拳法就足横拳,所以横拳若是一味追求“刚劲猛烈,无坚不摧”就失其本意了。 十二形是形意拳系的传统套路之一,是取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点编排而成,既是精妙的攻防技巧,又是练身的良好方法。在十二形中,由戴龙邦传下的有十大形,即龙、虎、猴、马、鸡、燕、鹞、蛇、鹰、熊,后来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又添加了鮀和鹱形,使形意拳的技击之法更趋于全面。
较五行拳的练习,十二形又增加了许多手法、身法、腿法和步法,形象丰富、劲力全面,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改变人的精神气质,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还可锻炼和掌握多种劲力,提高攻防实战能力。 八字功是形意拳系的套路之一,由于其传承者将这套拳法的拳路要诀概括为八个字,因而得名“八字功”。而这八字分别是斩、截、裹、胯、挑、顶、云、领。形意拳讲究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体用兼备,八字功就是致用的功拳。每一字功法都有其独特的动作组成,各有不同的练法、功法和用法。八字功既可每一字功法单独往返左右练习,也可八字功法串连起来练习,串连练习被称为八字功连环。
练习八字功可以学到五行拳和十二形之外的招式用法,对于丰富形意拳的技法,提高自身的技击能力有很多促进作用 。

中国形意拳所有的招数都叫什么呢?

形意拳基本属于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而成,即所谓“象形而取意”,如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等等。山西、河北两派多用梢节(拳掌),河南派更注意发挥中节、根节的作用,多以肘膝和肩胯击敌。
基本拳法都以三体式、五行拳(劈、钻、崩、炮、横五式)、十三形拳为主,山西有些地区站桩不用三体式,而有式、站丹田;十二形为十形。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捶、四把拳、八式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五行相克、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有连环刀、三合刀、连环枪、连环棍、三才刀、三才剑、行步六剑、刀、枪、大枪、凤翅镗等等。
河南的基本拳法为十大形。单练套路有四拳八式、、上中下四把、十形合一以及心意拳对练等。

求教大家一下。形意拳里的八字功是不是就是八绝手

心得更确切些

形意拳的简介

形意拳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形意拳的简介。

形意拳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于心意拳。心意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说是她衍生出的形意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中国武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据传形意拳为宋代名将抗金英雄岳飞所创,明未清初,山西永济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吸收山西戴氏心意拳的内容进行改良创编,并加以定名。

形意拳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打法多直行直进,与八卦之横走,太极之中定有显著之差别.形意拳之短打直进用于战阵中最为适合,无花俏之招法,长劲亦是最快.两军交战,千军万马中,要能有闪转腾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进,走亦打,打亦走.如黄河之决堤。

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形意拳的主要特点

形意拳具有以下特点:①简洁朴实,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富于自然之美。②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发拳时,拧裹钻翻,与身法、步法紧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拧绳一样,毫不松懈。③沉着稳健,身正,步稳,“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④快速完整,形意拳要求“”,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动作强调上法上身,手脚齐到,一发即至,一寸为先。拳谚有“起如风,落如箭,还嫌慢”之说。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三节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从全身讲,头与上肢为梢节,

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上肢以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肢则分为胯、膝、足三节。做到三节的要求,就能保证周身完整一体,内外合一。八要是: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吞象容)、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膝胯扣,则全身气凑;手足指掌扣,则周身力厚)、三圆(胸要圆、背要圆、虎口要圆)、三敏(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三抱(丹田抱,心意抱,两肋抱)、三垂(肩下垂,肘下垂,气下垂)、三曲(臂要曲,腿要曲,腕要曲)、三挺(颈要挺,脊要挺,膝要挺)。这样,就可保证身体各部姿势正确舒展。 形意拳包含着丰富的技击理论和技术、战术内容,强调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战斗意识。拳谚说:“遇敌有主,临危不惧”。在战术思想上,主张快速突然,以我为主,交手时先发制人,“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在攻防技术上,提倡近打快攻,抢占有利位置,“眼要毒,心要奸,脚踏中门裆里钻”,“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形意拳主张头、肩、肘、手、胯、膝、脚七法并用,处处可发,“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便加膝”,并且要求虚实结合,知己知人,相机而行,不可拘使成法,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方算上乘功夫。形意拳的技击理论有6项原则,即工(巧妙)、顺(自然)、勇(果断)、疾(快速、突然)、狠(不容情)、真(使敌难于逃脱),称为"六方之妙"。这6项原则对培养攻防意识,训练技击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形意拳注重力量的训练。第1步功夫是“筑其基,壮其体,使骨体坚如铁石”,为技术提高打下良好基础,这称为“明劲功夫”。第2步要练“暗劲和化劲功夫”,要求周身完整,刚柔相济,精神贯注,形神合一,以意导体,以气发力。可见,形意拳对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要求是相当高的。形意拳动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刚可柔,不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锻炼,近年来医疗体育方面也已采用。

形意拳的基本信息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三大名拳。但是,形意拳的风格却是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的传播,近百年来名手辈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东渡日本,教授留日学生,遂把形意拳介绍到国外。中华人民成立以后,形意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此外,在东南亚、日本、美国也有形意拳传习,并有专门团体和刊物。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山西一些地区有以“站丹田”、“式”为基本桩法的。其他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以刀、枪、剑、棍为主,多以三合、、连环、三才等命名。河南一带流行的形意拳多称为“心意拳”,拳法以十大形(龙、虎、鸡、鹰、蛇、马、猫、猴、鹞、燕)和四拳八式(头拳、挑领、鹰捉、粘手)为基本拳法。桩法有鸡腿桩、鹰熊桩。单练套路有、十形合一、上中下四把等。各地流行的形意拳,除技术内容有所不同外,在风格上也各具特色。如河北一带的形意拳,拳势舒展,稳健扎实;山西流传的形意拳,拳势紧凑,劲力精巧;河南一带的心意拳,拳势勇猛,气势雄厚。

有什么传统武术的拳谱?

有拳谱你也看不懂呀,传统拳谱隐晦难懂,有些还是文言文。
意拳目录
斩、截、裹、胯、挑、顶、云、领,出势虎扑,起手鹰捉、鸡腿、龙身、熊腰、虎抱头。
践钻法一寸、二践、三钻、四就、五夹、、七疾、八正、九经、十胫、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寸,是步也。践,是腿也。钻,是身也。就,束身也,上下束而为一也。夹,是剪也,两腿行如剪也。合,内外也,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如一,成其。疾,是毒也。正,是直也,看正却是斜,看斜却是正也。经,手摩内五行也。胫,是惊起四梢也,火机一发物必落,摩经摩胫意气响连声。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也打,落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滚,方为起落也。进退,进步低,退步高,进退不识枉学艺。何为阴阳,看阴而有阳,看阳而有阴,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技阴阳相合能成其一块,此谓阴阳之气也。五行,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动静,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要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也。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精灵皆有成其虚实。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
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自古无双传,多少无妙在其间,
设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
武艺都道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
岂知悟得婴儿玩,打法天下是真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