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上起黄道法

《道法九要》白玉蟾

琼琯先生白玉蟾编



三教异门,源同一也。夫老氏之教者,清静为真宗,长生为大道,悟至於象帝之先,达之於混元之始,不可得而名,强目曰道。自一化生,出法度人。法也者,可以盗天地之机,穷鬼神之理,可以助国安民,济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离法,法不可离道,道法相符,可以济世。近世学法之士,不究道源,只参符咒。兹不得已,略述九事,编成一帙,名曰《九要》,以警学道之士,证入玄妙之门,不堕昏迷之路,人人得道,个个成真,岂不美欤!琼山道人白玉蟾序。

立身第一

学道之士,当先立身。自愧得生人道,每日焚香,稽首皈依太上大道三宝。首陈以往之愆,祈请自新之右。披阅经典,广览玄文,屏除害人损物之心,克务好生济人之念,孜孜向善,事事求真,精严香火,孝顺父母,恭敬尊长,动止端庄,威仪整肃,勿生邪淫妄想,勿游花衢柳陌,勿临诛戮之场,勿亲尸秽之地。清静身心,远离恶党。始宜寻师访道,请问高人。此乃初真之士,当依此道行之。

求师第二

学道之士,须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师,方可皈向,传道受法。须是日前揣度其师,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后亲近,日积月深,恭敬信向。次宜具状齎香,盟天誓地,砍血饮丹,传授道书隐诀,秘法玄文,佩奉修持。虽得其传,不可便弃,常侍师门,参随左右,求请口诀玄奥,庶无疑难,自然行之有灵。尝闻高古祖师徒弟皈向者,纷纷然甚众。师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与之,不尽诚者不与之,五逆者不与之,及有疾者不与之,吏曹狱卒、始勤终怠者亦不与之。中有徒弟,若与师心契合,气味相投,随机应化,得度者当以愧心对之。忽遇师门试探弟子,难以难事,相付勾干,或中间不从所求,弟子且莫私起怒心。若生怨恨以贻咎,师之愆,阴过阳报,毫分无失。所得法中神明将吏,亦不辅助。岂不闻汉张良事黄石公,三进圮桥之履,公见诚心,乃传素书,后为君师。若求师者,当究是理。道法之师,始终心意如一,弟子始终亦如一,进道自然无魔。所谓弟子求师易,师求弟子难,诚哉是言也。

守分第三

人生天地之间,衣食自然分定,诚宜守之,常生惭愧之心,勿起贪恋之想,富者自富,贫者自贫,都缘夙世根基,不得心怀嫉妒。学道惟一温饱足矣。若不守分外求,则祸患必至。所谓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者,贤人也。学道人若外取他求,则反招殃惑也。道不成而法不应。若依此修行,法在其中矣。

持戒第四

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持之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学受戒持斋,神明自然辅佐。萨云:道法于身不等闲,思量戒行彻心寒。千载铁树开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难。岂不闻烧狞神庙,其神暗随左右,经一十二载,未尝有纤毫犯戒,其神皈降为辅将。若一犯戒,其神报仇必矣。今人岂可不持戒,更当布德施仁,济贫救苦。昔旌阳许真君,一困者为患,其家抱状投之於君,君闻得疾之因,乃缘贫乏不得志而已。真君以钱封之于符牒,祝曰:此符付患者开之。回家,患者开牒得钱,以周其急,其患顿愈。济贫布施则积阴德,行符之人则建功,皆出於无心,不可著相。著相为之,则不是矣。若功成果满,升举可期矣。

明道第五

夫道者,入圣超凡,福资九祖,逍遥无碍之乡,逸乐有玄之境,聚则成形,散则为风,三清共论,玉帝同谈,不属五行,超离三界,此乃证虚无之妙道。欲登此道,先修人道,去除妄想,灭尽六识,明立玄牝根基,须分阴符阳火,如鸡抱卵,出有入无,功成行满,身外有身,仙丹妙宝,随意自取,玉室金楼,随心自化,呼风叱雨,坐役鬼神,嘘气可以治病,点石可以为金,不与凡同,奉膺天诏,证果真仙矣。

行法第六

夫法者,洞晓阴阳造化,明达鬼神机关,呼风召雷,祈晴请雨,行符咒水,治病,积行累功,与道合真,超凡入圣。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在狐疑。欲祈晴救旱,先择龙潭江海、碧壑深渊,云龙出没之地,依法书篆,铁札投之。如不应,方动法部雷神,择日限时,登坛发用。祈晴之事在乎诚心静念,运动暘神,召起冯夷风部之神,扫除云雾,荡散阴霾,易歉为丰,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应之随手。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审究真伪。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当以诚心召将而驱之。若传人不一,闻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历而馘之。若遣祟,切不可发送酆都,没后恐有连累,戒之慎之。若治病之法,宜仔细察其病证,此当给以符水治之。盖人之气运,于三焦五脏之间,顺则平康,逆则成病。或嗜欲失节,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气侵则成病,以我正真之气,涤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阳敌彼之阴。若患者执迷邪道,可方便化之,符水而治之。救人功满而证仙阶,而为妙果欤!

守一第七

近观行持者,间或不灵、呼召不应者,何故?初真行法者累验,广学者却不如之,此非法之不应也,缘学者多传广学,反使不能纯一,分散元阳,登坛之际,神不归一,法不灵应。岂不闻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今志於行持者,必当守一法,而自然通天彻地。不知守玄抱一为最上功夫,但耽於广学,反不能纯一矣。盖上古祖师,虽有盈箱满筪灵书,留之引导凡愚,开发后学。不知师心自有致一之妙,不教人见闻,鬼神亦不知其机,用之则有感通。且法印亦不可多,专以心主一印,治一司,专用一将,仍立坛靖,晨夕香火崇奉,出入威仪,动止恭敬,诚信相孚,自然灵应。切不可疑惑有无,昧於灵台。须是先以诚敬守之,必获。斯为守一之道矣。

济度第八

学道之人,洞明心地,不乐奢华,不嫌贫贱,不著於尘累之乡,不漂於爱河之内,恬淡自然,逍遥无碍,尘世和同。先当行符治病,济物利人。此可拔赎沉沦,出离冥趣,先度祖宗,次及五道。以我之明,觉彼之滞;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阳,炼彼之阴;以我之饱,充彼之饥;超升出离,普度无穷,斯为济度矣。

继袭第九

学道之人,得遇明师,传授秘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人天敬仰,末学皈依,愧非小事,当知感天地阴阳生育之恩,国王父母劬劳抚养之德,度师传道度法之惠,则天地国王父母师友,不可不敬,稍有违慢,则真道不成,神明不佑。道法既得於身,道成法应,可择人而付度之,不可断绝道脉。须是平日揣磨,得其人可以付者付之。苟非其人,亦不可轻传也,罪有所归。若得人传授,但依祖师源流,不可增损字诀,忠孝之心相契,切勿生人我之心。弟子若负师,天地神明,昭然鉴察,毫分无失。师伪,弟子亦然。若无人可度,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海岛龙宫,劫运流行,自然出世。予感天地父母生化之恩,诸师传道教训之德,将其所得,册成九事,以警后学。若修身立己,积德累功,上体天心,下利人物,行道成真,超凡入圣。伏望见闻,咸希观览。琼山道人白玉蟾述。

玉蟾祖师以大智慧眼,洞悉人在生活中,难免会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因此要以超凡入圣的道法境界,为人生树立一面清洁明亮的镜子,时时映照自身,及早发现不良习气,用道法的镜子照出这些灰尘,意识到这些不良习气对於个人修持的妨碍,从而摆脱积习,掸开灰尘,毅然自立,做一个奉道而行的英灵丈夫。因此,这九条戒规,既是谆谆告诫,也是殷切期望。告诫是针对不良习气的,期望是相信道法的化育,能够帮助人生克服这些不良习气。

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是作为道教徒所应当具有的基本品德。这些道理,马马虎虎地讲讲,似乎都很明白,但平心静气地品味品味,却又发现,其中有许多妙趣,是原来未曾体会到的。所谓“得生人道”,是说在天地万物之间,在万物大化之中,“我”生成为一个人。生成为一个人,是很自然的事,许多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将这件事当作理所当然地发生的,玉蟾祖师为什么要说“自愧”呢?又有什么东西,是应当自觉惭愧的呢?这里面的妙趣就在於,作为一个与草木鸟兽不同的人,应该具有“我是一个人”的自觉意识。有了这样的自觉意识,按照作为一个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象草木那样无情,不象鸟兽那样一切行为都任凭本能,那么,体会做人的道理就渐渐真切了,明白只有人才具有分辨善恶和是非的能力,因而要珍重这种能力,择善而行,远离诸恶。所谓“自愧”,说的就是时时保持这种自觉意识,时常想想作为一个人应该符合的要求。按照这样的自觉意识和要求,人才会有向上之心。皈依道经师“三宝”,是向上之心在人生中的表现,是意识自觉被唤醒之后的一种人生选择。既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必然会反省自己过去的行为,让迁善向上的意愿更加明晰起来。有了这样的意愿,则好生济人、事事求真、孝顺父母、恭敬师长等品德,就在我们的内心里生根,成为道德自律,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他律。

第二条讲传道弘法的师徒之谊。将玉蟾祖师的说法展开来理解,是说人之成其为人,既包含肉体生命,也包含精神生命。肉体生命禀之于父母,从远处说,是由天地化育而生成的,从近处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应当珍重爱惜;精神生命则由社会的文明铸造而成,从大处说,是人类文明的恩惠,从小处说,是师资渊源的传承,所以也应当珍重爱惜。南宗的道法,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之一,也是陶铸精神生命的师资渊源之一,所以得传南宗道法的弟子,应当尊师重道。尊师与重道,表面上看有些不同,尊师是敬重某个人,重道是崇尚这种信仰和教理,但从最根本的地方讲,它们是一回事,对於为师者之所以应当尊敬,是因为他将传道,丰富弟子的精神生命,而不是因为他处在为师的身份地位上。正是根据这样的道理,玉蟾祖师告诫说,希望传授道法的弟子,“须是日前揣度其师”,也就是提前考察并且选择老师。相信并且证实他确实可以传道,然后“恭敬信向”,矢志不移地向他学习。反过来说,已经得传道法的为师者,应当感谢社会文明尤其是历代道门宗师的恩惠,是他们陶铸成自己的精神生命,所以要将传授道法,自觉地当作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选择心性纯正明敏的求道者,传授道家真旨,既不可苟且相合,也不可相互苛求。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玉蟾祖师举证黄石公向张良传授兵法《素书》为例。黄石公在圮桥上三次将鞋子丢到桥下,张良并不知道他是胸罗万机的异人,但还是一次次地从桥下将鞋子拣回来,黄石公由此试出张良心性纯正,所以传授《素书》,使张良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老师,成为楚汉战争之中汉军的第一谋士。

第三条讲抱著知足常乐的心态,守道不失,不可贪婪外求。玉蟾祖师举孔子的学生颜回为例。孔子曾经赞赏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生活清苦,住在简陋的巷子里,饮食仅足以果腹,但与那些锦衣玉食却又忧心忡忡的人比较起来,颜回常有无穷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安贫乐道之乐,他的精神世界里有一个道,对清苦生活的一衣一食,常怀感恩的心情,对於世道人生,常抱著达观和欣赏的心态,所以能做到不因物喜,不为己悲。只要心中有一个道,就不会为自己的遭遇而怨天尤人,不会对他人的富贵闻达心怀嫉妒,从而让自己的心,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开阔,宽容而且自信,从容而且自强。

第四条讲戒律,其最高境界,是“出於无心,不可著相”,也就是将戒规之他律转变成道德自律,使自己的精神在生活中升华。南宗的传人,通常要传受两种道法,一是内丹修錬的功法,二是用於祈晴祷雨、祛魅降魔的雷法。行使这两种功法,都必须首先斋戒,保持自身的洁净,否则,以污秽的身心面对神灵,只能使自己遭到神灵的谴责。戒即三皈五戒等戒律,是南宗传人日常行为的伦理底线;斋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形斋”,另一种是“心斋”。“形斋”是在生活方式上有所节制,不接近那些对人的慈善悲悯之心会产生侵扰的事情,从而在心灵深处保持著对於善恶分别的敏感,避免在善恶分别的问题上麻木不仁。“心斋”是维护精神健康的修养方法,也是使他律变自律的精神升华。这套方法的要领,在於坐忘主静,心中不挂纤毫思虑,虽行持济世利人的道法,但不以功德、恩德自诩,不以功利为目的。从戒律到自律,玉蟾祖师用两个事例来说明。一是北宋时的神霄派萨守坚,曾怒烧凶神庙,凶神尾随萨守坚一十二年,日夜监督,始终没有发现萨守坚逾越戒律,所以最终降伏。这是戒律精研的例子。二是东晋时的净明派祖师许逊,以符牒济人贫乏疾苦,既不求回报,也不自我炫耀,是以道德自律行持道法的例子。

第五条讲修炼内丹以证验真仙道果。南宗的内丹功法,讲究性命双修。修命是按照阴阳二气造化万物的道理,炼养自身的精气神。炼养的步骤,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玉蟾祖师所说的“须分阴符阳火”,就是这一套修命方法。修性则是向心性上下功夫,通过修錬,净化人的精神世界,用此生的有限形躯,感悟永恒而无限的道,也就是玉蟾祖师所说的“证虚无之妙道”。

第六条讲以正心诚意行用法术,务存救民疾苦之意。南宗的法术,主要是雷法。行持雷法,需以内丹修錬为基础,理论上认为,人的一身阴阳运转,与天地造化的原理相同,所以在经过修錬之后,可以用一意精诚,感应天地间的阴阳变化,从而祈晴祷雨、挥动风雷。玉蟾祖师有阐述雷法的著作,但他更多强调的,是行持法术的道人,务必以救民疾苦为意,要“德合天心”,也就是以悲天悯人的精诚情怀,祈祷天地,感动神灵。对於南宗传人来说,行持雷法不仅是建立自身功德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高品德修养的途径。

第七条讲修习当以内心精诚为主,不可因追求渊博、炫耀学识而扰乱内心的精诚。太史公司马谈曾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西升经》说:“能知一,万事毕。”知一守一、抱一不离,既是道家的精神修养,也是道家驾驭复杂局面的极高明方法。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就现象而言总是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但就事物的本质而言,却又是统一或者单一的,纷繁复杂的现象就象树的枝和叶,事物的本质则象树的根和干,即根本,掌握了事物的根本,就掌握了事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性或共同原理,掌握了瞬息万变之中有其永远不变的道。知一守一、抱一不离,也就是掌握道。所谓掌握道,当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理论方法,道家道教的许多经书,都敍述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学习这种理论方法的途径。但也正因为千百年积累起来的经书太多,又反而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以致有些学道者贪多求广,博闻强记,内心的精诚被杂而多端的知识所瓦解,离道就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玉蟾祖师的告诫,就是要克服这种流弊,引导南宗传人始终不离太上老君《道德经》的最初训诫,以守玄抱一为最上功夫。

第八条讲济物利人、济世度人的功德,这也是南宗立宗传教的宗旨。南人修錬内丹以修身养性,修身则体魄安康,养性则精神健康;又以雷法符咒为人祈祷祝福,从而扶正祛邪,在精神世界里荡污谴秽。这些道法的根本宗旨,都在於济物利人、济世度人。

第九条讲以感恩的心情,对待天地、父母、师友以及一切人、一切物,不可怨天尤人。按照南义,凡得传南宗道法的人,都是有“法缘”的人。这样的“法缘”,以特定的师徒传授为果,而以天地万物、众生父母为缔结之因。天地间少一物,有一物失其所,则“法缘”未可缔结。正是本著这样的教义,玉蟾祖师告诫嗣法传人,凡得遇明师传授秘法者,应当感谢天地阴阳生育之恩、国王父母劬劳抚养之德等。抱著感恩的心情对待一切人、一切物,要首先明白万物与我为一体的道理,不可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生出分别心。唯其如此,才能够“上体天心,下利人物”,学习上天覆护无私的品德,宽容而中正。

《道德经》第25章 道法自然

【经典故事】

我们对自己的母亲都是很熟悉的,母亲的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细致入微,成了我们生命成长最重要的温暖。这是我们对自己生身母亲的感受。

但是,你知道吗?我们与万物还共有一个天母,我们与万物也是兄弟姐妹。

我们现在开始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难道这仅仅是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吗?还另有深意呢?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首”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

可往里装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任务。

糊涂的生命,如同一个垃圾桶,生命中装进了很多负能量!

人生的痛苦与挫败,不是自我的哀鸣,而是心灵垃圾散发出来的臭味!

觉醒了的生命,就是懂得了将历经千年检验的圣人智慧装进自己的生命中!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看看老子所说的天母是啥模样吧!

【经文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释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 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脉络】

老子在这一章中,再一次说明大道的源头性和运动规律,以及人要遵守的真正的法则:

第一段:说的是特立独行的“天下母”。

第二段:老子给这个天下母起了个名字叫做道。

第三段:老子又将道、天、地、人合成一个,都是大道显现。

第四段:人、地、天、道四者皆归自然。

【本章核心要义】

按照人们自然的本能,我们会想到自己的母亲,但又有谁会想到天地万物共同的母亲呢?文学艺术语言,有时会形容大地母亲。可老子所说的“天母”,是缔造宇宙天地万物的母亲,就是“道”,这是一切万物的源头,也是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前就存在的一种力量。它周而复始的运动着,博大而深远。宇宙天地的一切都要效法它,跟随它。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宇宙世界一切背后的力量与规律。学道、修道和悟道,就是要掌握这样的规律!

在这一章中,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是什么神的意志。因此可以说,老子是唯物主义的鼻祖。

第二,“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因此可以说,老子也是哲学本体论的鼻祖。

第三,“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 是“独立而不改”的。

第四,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第五,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自然是道的本质,也就是那种自在性、绝对客观性和非主观决定性。

通过学习老子的思想,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人生中一些很重要的道理:

第一,打破了封建的谜团,奠定了科学信仰的基石。

按照的说法,认为世界之初有一个神创造了一切,人们只要信仰神,归顺他,祈求他,就可以得到护佑。老子所说的“道”是在诸神之前已经存在的;道产生万物,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宇宙的起源。“道在物先”,“物在道中”,“物中有道”。因此,正心、静心、虔诚就可以随处领悟大道的存在与规律,人的思想与行动,能够合于规律,就能顺遂。若是违背规律,那就如同蚍蜉撼树一样可笑。

第二,由此我们就确立了一种唯物的、科学的理性:我们的主观要臣服于客观规律,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核心任务就是识别和控制自己主观违背客观的想法与做法。这就是说,人的生命若是自我、自大,就会沦为最渺小、最可笑的愚昧状态。人的生命若是皈依道,顺应道,跟随道,就能一切顺遂。这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最根本性的、也是最科学的信仰观。

第三,在力量巨大无比的大道面前,人类并不是任由宰割的羔羊,人本身就是大道之子,生命的运动也是按照大道的规律运行的,只是因为人的主观作乱,我们对存在于自身和周围的大道运行规律, 往往视而不见,并在错误的主观驱动下肆意妄为,这才是人生问题和痛苦的根源所在。

人的主观能动性,核心就是建立对规律的敬畏和对真理大道的信仰。我们很多人知道,最强大的人都是拥有信仰的人。现实中有很多例证,拥有信仰的人,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怕死亡,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啊!你有信仰吗?你的生命够强大吗?

现实的人类社会,看起来有各种各样的信仰,但也基本上可以分为正信和邪信。

在信仰这个话题上,可以将人类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就是没有信仰的人。这种人对自己个人的欲望驱动的,被有限的主观指挥着,被外部的力量诱惑着,被有限的经验误导着,这两种力量搅在一起,会是什么结果呢?还用算命吗?

第二种就是那种信邪了的人。他们貌似拥有信仰,但他们拥有几个致命伤:排斥异己而不是博爱众生,唯我独尊而不是兼容并蓄,祈求神灵而不是自强不息,责怨别人而不是修理自己,自我中心而不是与人合和,自以为是而不是尊重规律,唯利是图而不是奉献社会。这样的人拥有诸多信仰的形式,却唯独不理解一切正道信仰的本质,这就是战胜自我,尊重规律,利于他人。

第三种就是那种正信的人。按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无为法,拥有正信的人, 他们追求真理和大道,在人间施行利他与博爱,战胜了自我和自私之心,将自己与天地万物和众生

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亲疏,没有分别,没有索求,悦纳一切,整个生命被大爱充满,人生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大道完全一体,心甘情愿承受人间一切苦,无怨无悔奉献世间一切爱。这样的人就是人间最高贵的生命,力量最强大的生命,铸就的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人这辈子,可能会犯很多小错误,但人生大方向,尤其是关于信仰的问题,是不能出错的。否则, 人一直出错,也不改错,结果呢?会被自己想象出的神赦免了吗?你若觉得真的有神,他又会怎么做?正如西方圣经中所说过的思想:神救自救者!皈依道、遵循道,就能自救。顺应道,跟随道, 一切顺遂,在那些不明白的人眼里,你就犹如有神相助,甚至还可能会说你很神奇,也很神秘啊! 这可真是,明白了的人就很简单,糊涂的人就会觉得很神秘。由此可见,明白了的人就知道一切都是道在支配,糊涂的人则相信那是神和妖魔鬼怪的作用。你是哪一种人呢?

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我有信仰吗?我信神还是信道?

当人生遇到问题去求神时,神又在何处?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偏离了道时,自我纠偏,回归大道,不就如同有神相助?!

我们将老子此章的思想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道为天地母,一切皆道子。

周行而不殆,谓大逝远反。

天下众生灵,承载大道行。

人天地道合,皆在自然中。

人若能悟道,就如神相助。

人生起起伏伏,看起来充满了各种变数。但人生中也有“不倒翁”。

这人生中的“不倒翁”是不是就是悟道的人呢?

                文章来源《齐善鸿讲道德经》

《黄帝四经·经法》道法篇全文释读1--熊春锦

《黄帝四经·经法》 道法篇全文释读1

--熊春锦

​道法诗解1至 道法 正名立定分

题文诗:

至 道生法 . 法者引 正, 得失以绳 , 眀曲直者 .

故执道者 , 创 生法而 , 弗敢犯殹 , 其 法立而 ,

弗敢废殹 . 故能 自正, 自引以绳 , 然后 而能,

见知天下 , 而不惑矣 . 至道 虚无 , 无相无形,

其 裻冥冥 , 无形有情,情 生万物 . 生 之 有害 ,

曰 之嗜 欲 , 曰不知足 . 生必 妄 动 , 妄 动有害 ,

不时 而动, 曰时而 背 . 动 妄 有事 , 事 则 有害 ,

曰逆 情理, 不称 其力, 不知为用 . 事必有言 ,

妄 言有害 , 言而 不信 , 不知畏人 , 言行不一,

曰 之 自诬 , 言过其实, 曰 之 虚夸 , 以 己 不足 ,

为 其 有馀 . 万物也者, 同出冥冥 , 或死或生 ,

或败或成 . 祸福同道 , 莫知从生 . 见知 至 道 ,

至道真情,唯道集虚, 唯虚无有 , 至 虚 而实,

至 无 而 有 , 秋 毫 成之 , 必有 形 名 . 形 名立则 ,

黑白分已 . 古圣正名,定分止争. 故执道者 ,

观於天下 , 无执无 恃, 无为无私 , 无私公正,

无所不正. 天下有事 , 无不自为 , 形 名声号 .

形 名已立 , 声号已建 ,是故 无所 , 逃迹匿正 .

道法原文: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 殹 。 故 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殹,法立而弗敢废殹。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虚无,亓裻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背。动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称,不知所为用。

      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曰虚夸,以不足为有馀。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亓所从生 。 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稾成之,必有 ( 形 ) 名。 ( 形 ) 名立,则黑白之分已。 故执道者之观於天下殹,无执殹,无処也,无为殹,无私殹。 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名声号矣。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

正文:

道法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 眀曲直者殹。

    同样,在诵读这个“道法篇”、《黄帝四经》的时候,也一样要观诵。“道生法”,可以将它用在自己的三田当中。“法者”,可以在大脑和面部来观诵这两个“文”。再将“引得失以绳”,而贯于中脉的相关点上。一般而言,快速诵读的时候有个诀窍,比较速度快的时候诵读,如何掌握观诵呢?就是抓住最后一个字的“敲”,敲哪呢?就敲自己的阴蹻。最后一个字抓住了,全句就形成一股能量流,直接从天而降了,贯入到自己的阴蹻,形成一个光柱,就可以了。比如说:“引得失以绳”,就抓住最后一个“绳”字,在阴蹻出现一下;而其它的“引得失以”几个字,就可以用模糊方法,在自己的中脉上一带而过。“而明曲直者殹”,“殹”,这个也怎么念,我们自己去体悟,看是否能够带动我们体内的变化,“而眀曲直者殹”,或者“以也”拉长一点。

    这段当中,这个“道生法”,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道生法,“道生之而德畜之”,世间有相的万物、无相的万物,都是道生之而德畜之。

句义:

道生德养万物,遵循着一个无私无欲的规律和法则,主宰着万物的生化。道动即生,自然界至高无上的一级法则就诞生在其中,虚无生万有,用“一”就足够。人类依据大道的一级法则,制定出国家社会最符合、最接近道性规律的人间二级法则,律条制度,就是道生法中的“常法”。依据非恒道之法而产生最符合和接近其本质的常道之法,既是“道生法”,也是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自然规律性。

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把“道生法”揭示清楚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既可以展开讲,也可以紧扣住原文,为了利于诵读,就在此基础之上,不再过度地展开,主要把文义、字义、句义基本掌握,不离其原则,也就足够了。

  故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殹,法立而弗敢废殹。故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句义:

     法的生成,能够 引领“得”和“失”规范到一个正确的鉴别标准上 来,从而明白、准确地判断是非、对错、曲直,而不离道的基本法则,不会因为判断鉴别的失误而离道失德。

     所以已经验证和全面把握了道的人,用其慧观和智观,依据道法而生成和制定的方法、法令、制度,就绝对遵循恪守不敢背逆违反;依据道而确立制定的法,也不敢人为地废弃破坏其法。

这是这一段当中几句话的一部分解释,而且对于这个“法”的解释,“法”与“德”之间的关系,《庄子·天地》当中有这么一段话,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庄子·天地》当中是怎么说的呢?“执道者德全,德全者行全,行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句义:

《管子·法法》:“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能够天人合一的圣人,知晓道法并且依据道法而制定常法,绝不会丢弃最符合和接近自然规律的法令制度进行治理国家。

所以,执道生法者,以法作为守道与离道的标准和行为准则,然后以道法观察了解有相世界的一切,也就不会迷惑颠倒了。

《 通玄真经·道德 》这一章里面,也谈到了:“ 闻而知之,圣也;见而知之,智也 。圣人尝闻祸福所生而择其道,智者尝见祸福成形而择其行。圣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祸福之所生;智者先见成形,故知祸福之门。闻未生圣也;先见成形智也。无闻见者,愚迷。 ”

( 情真义深,重义轻利,财散情聚 ) 从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虚情假义,重利轻义,财聚情散)-到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这是《通玄真经》里面的一段话,对我们来了解、掌握《黄帝四经·道法篇》当中的这一段话,也是挺有意义的。就是说什么叫“知见”,“闻而知之,圣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耳朵,在上坐当中的“闻”,而了解世间万物的动静,那么就是一个圣人。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户、不窥牖而知,不见而知,不闻而知。而需要见而知之的人,就作为智能型人才了。“闻而知之,圣也”,就属于慧智共运型的人才;“见而知之,智也”,那就是纯粹的智能思维。所以,圣人就“尝闻祸福所生而择其道”。

     我们慧性图文思维的人,圣 人们,常常是在祸福还没出现、产生之前,就择其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来办事 ;而智者呢,是常常见到祸福已经成形了,出现了苗头而择善而行,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路径去执行。圣人知天道的吉凶,所以知祸福所生的原因,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提前观察到了无相、形象它的祸福所生的原因。智能的是先见成形,故知祸福之门。就是说,左脑纯粹智能的观察,是一定要在形象当中去产生见知的。“闻未生圣也”,只有在没有产生之前、事物还没有出现之前,而知道它的可能出现和发展方向,那样才是真正的圣人之治的图文思维。“先见成形,智也。无闻见者,愚迷”。如果既不能闻,也不能见,那是真正的愚迷。愚迷之辈,那就是愚蠢了,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那么这一段,总体我们归纳在一起,大段性的、几个句子连在一起完整地解释了一下,让大家能够系统地建立一个认知。这样我们再去诵读它的时候,我们后天的正见、知见,就能够确立起来。这个正知、正见、正识确立起来,有利于轻松地去进行内观诵读。

  虚无,亓裻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

句义:

     大道虚无形态,无相无形,她既无声息又处在肉眼所不能直接窥视的状态之中。

    大道的特点,我们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她是虚无的,没有形态的,没有形态可以捉摸她,她所以称之为无相无形,先天地生。在天地还没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无法用自己的肉眼去窥视她,揣测她,但是万物却又都是道所化生的。老子曰:“有无之相生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句义:

一、二、三以及万物都是这个道所化生,大道无为地化生出无相和有相的万物,其中也存在着有害的一面。例如化生人,人就有善有恶,人就存在着欲望。其中的食欲和性欲是本能之欲,也称之为贪心不知足。

     这个欲就产生了,这是《黄帝四经》当中提示的这么一句的意思。“生有害,曰欲”。化生,本来能够使新的生命诞生,使新的物形出现;但是,当我们如果没有德去规范的时候,在这其中,贪欲就会起一个主导性的作用,带来危害,带来破坏,带来滥生,无节制,满足欲望之生。

     这些现象,大家在下面讨论的时候可以例举。作为一个家庭,生儿育女方面,都表现出这个特点。如果说没有德的制约、规范,没有法律的制约和规范,看一看人类生育的机制,我看那就是大大的“有害”。生了女儿还不行,一定要生儿子;生了儿子,还要生得多多益善,只顾自己,而不顾到整个社会以及民族、国家,所以说“生有害,曰欲”,就在我们的身边。

     那么,体内是不是也具备“生有害,曰欲”呢?同样有,我们体内生了什么呢?想一想?考虑一下,你在时时地化生一些什么东西呀?其中的害和益,我们把握住了没有?我们使自己的欲中和了没有?就从这一点开始,我们去考虑我们体内的道,她的生是否有害,是否被欲望所左右。

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背。动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称,不知所为用。

句义:

    道化生而德一长养,有相的万物进入一生二以后,也就进入了生死的动态循环变化之中。阴阳互根,阴阳消长,此消彼长的运动不会停歇。在不停歇的动态变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向事物良性发展的反面发展,就变成坏事了。因为在这个动态变化过程当中,如果不掌握时间,那么 背时而动 的时候,那么里面就含着害的现象。

     人在社会动态变化之中,都会承担不同的事,司于不同的职。担任官职,司于事职,因贪欲不知足的存在,就会向有害的方向发展,称之为迎着与事职相反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其行为与事职不相称,不相符合。离道失德却不理智,不能尊道贵德而与事职相称,不能被运用于利益国家和民族。那么自我就会淘汰自己。

  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曰虚夸,以不足为有馀。

    在念的时候,同样地将这个“馀”字落在自己的阴蹻上,敲一下自己的阴蹻,再来解析。

句义:

“事必有言”,担任官职司于事职,就必然存在语言的交流和表达。语言的交流表达当中,存在着有害的一面。这就是不遵守信德,没有信念,没有信誉、信义。不敬畏大道,也就更不会关爱和惧怕所管理的人和职事。就会自我欺骗,无中生有,鬼话连篇,捏造事实害人。

    我们以前也谈到了,人类的虎狼之心,就被我们的语言所掩盖。用漂亮的言词来粉饰,我们如果偏听偏信语言,那么很可能就会上当或受骗。

《易·系辞》也说了:“诬善之人,其辞游。”那就是说他们的言词油滑得很,虚假不实、荒诞无稽的自大夸耀,那也就会不绝于言词之中,将自己的缺点错误粉饰成为优点和功绩,而将别人作为诬陷、攻击、埋没的对象。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败,或以成。祸福同道,莫知亓所从生 。

句义:

     所以以上这一切现象虽然都是从那个看不见的道所化生出来。但是,它们或者是迅速地死亡,或者顺利地成长,或者很快地失败,或者能够成功。

是祸是福,其实都缠绕在一起,都是大道所化生,但是人们却并不知道这种化生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稾成之,必有名。名立,则黑白之分已。

体会一下,咬文嚼字地体会一下,分析一下它的句义。

句义:

     凡是后天智识能理解掌握和肉眼可看见的一切有相的事物,最正确的结论都只能源自于虚无的大道。

   虚无的大道,用德一来化生万有。无形有质的无和有相的万物不分巨细,都是她所化生。道所化生的一切,都必定具有形态和名称。

    后天智能对形名的认知,是一种五变而形名可举;慧性对形名的洞彻,则是道生,即形名先觉,这两个观念我们要把它把握住。后天智能对形名的认知,是一种五变而形名可举,他们要等事物发展到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后,有了形象、动静以后,他们才能够进行后天的形名之用。然而《黄帝四经》当中,提到的是慧性的形名之学, 慧性对形名的洞彻,则是道生,即形名先觉。

句义:

形状一具备,名称一产生以后,就是“一生二”,从此进入了阴阳、黑白、善恶、美丑的分别之境中。

   这里所言的形名,既是先天慧性的形名学,而并不是儒学智能中所讲述的形名概念。

    所以在研究道家和儒学当中,一定要以道解儒,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不能以儒学解道学。以“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那就错了,不是一个朝代的人,你把他们凑在一起,打起架来了,那怎么能分输赢呢?父亲和儿子之间,要从父而不从子,由父亲论到儿子身上来;可以从儿子身上的线索上,去追寻到他的父亲,但儿子代表不了父亲。因为父亲可以生好多的儿子和女儿,而儿子却只能生自己的儿女,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然而我们在历史文化当中,却出现了以儿子代替老子的现象,太普遍了。这样,就犯了很多的错误。

    好,这一段我们体悟到这儿,再来体悟下一段。

  故执道者之观於天下殹,无执殹,无処也,无为殹,无私殹。

    这里面注意,有“殹”,有“也”,音调要转弯,转弯的那个“也”。我们在体内比较式地去体悟一下,“无执殹,无処也”,看看是不是一样?看看我们的会阴有没有不同的反应?看看这个热能、涨感、收缩、抽动是否有所不同呢?

“故执道者之观於天下殹,无执殹,无処也,无为殹,无私殹”。连着用这几个“殹”和“也”,来敲一敲我们的阴蹻大门。

    我们阴蹻上面有性体,性体叫什么?知道吗?它的名字叫“桃康”,不知你们知不知道?刚才我们讲了,会阴穴它有个性体守门,它的名字叫什么呢?叫“丹遥”。这个“丹遥”,能够用这个“殹”好像是跟它打电话的号码一样,把它用好了,说不定“桃康”也好、“丹遥”也好,都能听你的话,去主动地将会阴的大门敞开,将我们阴蹻这个区域可以打开,头戴葫芦帽,手提三把钥匙,就会给你打开三窍,点上三昧 真火,进入最佳守一之法的人法地全面炼形之境。

所以我们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注意体会一下:“故执道者之观於天下殹,无执殹,无処也,无为殹,无私殹”。

好,体会了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句义是什么。

句义:

      所以尊道贵德修真证道的人,他们在观察世间一切有相事物之时,不被后天意识的局限性蒙蔽,不被我见我识所左右。“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用道的“无”和德一的标准,抱一无离而把握事物的本质,驾驭事物的发展与中止。无为而无不为,遵循天道而少私寡欲。

好好地体会体会。

  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名声号矣。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

这里是“矣”字,有趣。

句义:

     所以,如果尊道贵德,道治天下,那么天下所有从事官职、事职管理的人,也就会完全自觉地恪守官职、事职的形态以及名份和职责的范围,不会产生和出现僭越形与名的现象。

我们分析我们体内的形名,分析社会上的形名,看看是不是这样,这种僭越形名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都不知道改了,狂妄,荒诞无稽。

句义:

“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对无相和有相的万物,都生成了形态和确立了名称,而国家的法律也对有相的形名确立了声号。这种双重的确立与建立,共同构成法则,那么万物也就不能隐其形迹而藏匿。人们把握住是使事物符合非常道和常道的整体性,万物也就自然归于正道了。

这段话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体内对非常道的把握;社会上,同样是要纠正的是轻视一种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

要改变这种形式,要高度重视无相的世界非常道和常道的整体性。无论忽略了哪一个、哪一个方面,都可能出现问题。

那么我们体内如此,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同样是如此。

关于【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算黄道吉日:

转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10/10/1521633_498179424.shtml

关于【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算黄道吉日:

‘大黄道是用“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十二个字去套,轮回循环,最后一字落在带“走之底”的字上才妥;小黄道用“生老病死苦”这五个字,同样轮回循环,最后一字落到“生”上才中。写碑文,如果再加一个字,那么大黄道、小黄道都合。’

【“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十二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多么重要。古人认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是分黄道黑道的,一青龙黄,二明堂黄,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匮黄,六天德黄,七白虎黑,八玉堂黄,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黄,十二勾陈黑。为了便于记忆和查对,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十二个字对应地支,凡与带“走之底”的字对应的就是黄道。这“十二字黄道法”应用广泛,查日子,撰碑帖,道士们写表文,都会用到。我们知道,道士或者算命先生经常“掐指一算”,他们掐指的时候,心中多是念叨着这十二个字的。】

我再发些关于这十二字一些注解;

   十二建星与黑黄道是早期主要的择吉历注之一,实际上是十二支在天盘人盘上的称谓变体。在用法上可搭配在日时与空间上,吉凶多是它自身呈现的象术喜忌。在十二支的搭配上,寅为建与青龙,卯为除与明堂,辰为满与天刑,巳为平与朱雀,午为定与金匮,未为执与天德,申为破与白虎,酉为危与玉堂,戌与成与天牢,亥为收与玄武,子为开与司命,丑为闭与勾陈。

 十二建星在求法上与地盘的十二月建密不可分。如正月建寅以第一个寅日起建星,二月建卯以第一个卯日起建星,依次类推。在用法上以建星加所用的地盘时支上,天盘十二星依次旋转在十二支的空间上,视其吉凶而灵活取用。十二建星为:建,青龙。除,明堂,满,天刑,平,朱雀,定,金匮,执,天德,破,白虎,危,玉堂,成,天牢,收,玄武,开,司命,闭,勾陈。

破为白虎危玉堂,就是十二建星的“破”日对应十二黑黄道的“白虎”。“危”日对应十二黑黄道的“玉堂”。

 十二黑黄道在求法上与两两相冲的月建密不可分。子午月以申日起青龙,丑未月以戌日起青龙,寅申月以子日起青龙,卯酉月以寅日起青龙,辰戌月以辰日起青龙,巳亥月以午日起青龙。照以上的取日方法还可以把它转变取在时辰上,子午日以申时起青龙,丑未日以戌时起青龙。同上法类推。在日和时的搭配上逢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为黄道吉余为黑道凶。古人在使用上为了方便以十二字代替,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道、远、通、达、遥、还为黄道余即为黑道。

十二建星和十二黄道对照表:

    道:寅、建、青龙、黄道

远:卯、除、明堂、黄道

几:辰、满、天刑、黑道

时:巳、平、朱雀、黑道

通:午、定、金匮、黄道

达:未、执、天德、黄道

路:申、破、白虎、黑道

遥:酉、危、玉堂、黄道

何:戌、成、天牢、黑道

日:亥、收、玄武、黑道

归:子、开、司命、黄道

乡:丑、闭、勾陈、黑道

十二建星和十二黄道歌:

建为青龙用为头,除为明堂黄到游。

满为天刑平朱雀,定为金匮吉神求。

执为天德值黄道,破为白虎危玉堂。

成为天牢坚固守,收为玄武盗贼愁。

开临司命为黄道,勾陈为闭主亡流。

黄道出行为大吉,行军斗阵黑道忧。

       写祖宗牌位各地方有不同,就是说字数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字数都可以。需要合黄道。有大黄道和小黄道之分。

大黄道: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道、远、通、达、遥、还)

小黄道:生老病死苦 (生、老)

     例如我们当地是合大黄道,字数按大黄道的那两句诗轮回循环,然后最后一个字应能对应上那两句诗“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的“走之旁”的字,如“道、远、通、达、遥、还”这几个字都是“走之旁”。那么最后一个字对应的就应该是这其中的这几个字。能对的上大黄道“走之旁”的字数还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五个字、六个字、八个字、十一个字”,如果字数要比这两句12字的诗文长的话,则循环该诗句后再对应“走之旁”的字,如十三个字的“×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宗亲之位”,循环对应的是“道”字,十四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远”字,十七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通”字,十八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达”字,如此类推即可。

合小黄道的格式则是字数轮回循环对应“生”字,如“六个字”,“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的第六个字就是“生”字,那么轮回循环的“第十一个字”也是“生”字,如“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则十一个字的在小黄道中是符合格式的。 

     各地根据自己的风俗选择“大黄道”或者“小黄道”,按大小黄道的字数对应规则即可。

两侧:左昭 右穆 年月招财童子 日食进宝郎君 住居土地 合家本命 元辰星君 兴旺龙神也可写上。

      神位对联:

宝鼎呈祥香结 银台报喜烛生花

千年香火乾坤久 万代明烟日月长 

天高地厚国恩重 祖德宗功师范长 

祖功宗德流芳远 子孝孙贤世泽长等等。

横额写姓氏堂号。通用横额有:祖德流芳 万代荣昌 思恩堂 思源堂等。

黄道吉日推算方法:

正七起子二八寅;

三九原来就在辰;

四十两月寻午上;

五、十一从申起;

六十二月把戌寻。

正月从子上起“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时还乡”;

二月从寅上数“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时还乡”;

以此类推。

以上十二个字与十二神一一对应,

凡遇走之的字就是黄道吉日。

日历上的黄道吉日是办事那天为最吉祥的日子.

胆经当令时修持的道法有那些

华养生文化不仅内容博大精深,更重要在于它的主旨始终如一的属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努力营造“万物并肩而不相害”的生态环境,因此古人创立的中医学养生理论也是在充分认识人的肌体机能并掌握其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的基础上,遵循着“阴阳平衡,动静相生,天人合一,形神兼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饮食,调情志,调和气血,补益五脏,道法自然,自然养生”的客观规律。具体到每一天就是要“因天之序”即按照人体的本性去做,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的事:
一、 子时 ( 23点――零晨1点 ) 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值班,在这个时间是胆经在主持工作,所以叫胆经当令。胆经的气血在子时最旺,这个时候是阴阳转换的时期,阴气最重,阳气刚开始生。在中国古代文化,非常重视这个时辰。子时是一阳初生,恰恰是在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就是取决于胆经此时的生发。胆虽然主生发,但是这个时候阳气还特别小。虽然小,就像小老鼠一样,非常活跃,蕴藏着朝气蓬勃的气势,这就是那么一点点少阳,就如同太极图里白鱼最尖的那一点,叫少阳之火。那点“火”是所有阳气一个根本的东西,是生发力最足的地方,一天阳气的生发都要从这里开始。这也是十二生肖以鼠为首的原因。
子时少阳之火初燃,就这么一点点顽强生命之光一定要善加保护,不要让它折损了,所以古人一再告诫后人:早茶、晚酒、五更色为人生三大禁忌,因为“子后行房一当百、虚痨弱损元阳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子时胆汁代谢旺盛,胆汁为清净精微之液,故《灵枢•本输》说:“胆者,中精之府”。 胆汁由肝产生而“卧则血归于肝”,也就是说此时只有睡眠好,肝胆功能旺盛了,胆汁代谢才能正常进行。“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之前入睡者,晨起头脑清醒,思路敏捷,面色红晕。反之长期熬夜或胆汁浓缩的人,总是头昏脑涨、糊里糊涂,做事犹豫不决,面色灰暗。
子时以后生产于肝脏的胆汁注入胆囊储存起来。在进食以后 ,向小肠排泄以促进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胆的排泄有赖于肝脏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肝气郁结则胆汁排泄不利,可出现胸胁胀满、食欲不振、厌食油腻等;胆汁的排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对于不吃早餐的朋友,就会胆汁上逆,出现恶心口苦,长期下去还会造成胆汁返流性胃炎;不仅如此,不吃早餐还会导致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夹杂着其它消化液返流进入胆囊,造成胆囊炎、胆壁增厚、胆囊息肉等。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性用。从脏府的性用而言,脏为阴,腑为阳,二者皆有偏性,故五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六府主传化物而不藏

道法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何时兴起

起源于老子的道家学派,成型于东汉末年的青城山张陵。张陵之后的黄巾军起义就利用了道教,当然他们自称是太平道。再往后张陵的孙子张鲁在汉中传教,这就是五斗米道。看过三国演义的对张角张鲁都比较了解吧。。。等于是道教正好在汉末三国的时候帮助了很多人,让他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所以三国之后,道教正式的成为了本土的大,直到南北朝佛教大兴。战国时期以老子为代表人物

24种普通人也能学会的道法

1职场顺利法 要如何能够在职场上求得官青睐,可以在无名指戴上白金戒指(男左女右),然后在戒指环上用细红线圈三圈:保证你日后在工作场合得老板缘!

2出门保平安当要出远门或探病时,为了祈求平安,可以带艾草在身上或者玻瑰花刺,将玻瑰花梗剪成七段放在红包袋里,如此在出门时就可有保平安的作用。

3剪鱼尾防蛊在金门地区,以往的习俗中,会将桌上鱼的鱼尾去除,这是因为以前金门地区的男子到南洋时,为了防止当地人在鱼中下蛊,而这个蛊就在鱼尾的部份因此流传下来,在金门地区就有吃鱼时剪鱼尾的习俗。

4孕妇家中若有怀孕之人,则不适合搬动家俱,若一定要搬动家俱,就要先用扫把挥扫过,而且这个扫把必须是没用过的新扫把,然后在房间内放一碗水,碗上放水果刀,如此就可以制住煞气以防冲犯到胎神影响孕妇体内胎儿的发育。另外家中有孕妇的时候,民间也有说法是不可以钉钉子或用剪刀,这都是防止冲煞到胎神的原因。

5糯米、榕树叶有些朋友可能平时并没有带玉佩、水晶或是平安符的习惯,如果突然间要去那种阴气比较重的地方,只要准备七片榕树叶或三十六粒糯米粒就可以达到的效果。

6男人要如何不散财男人要不散财左手小指要超过无名指的第一关节,若没超过可留指甲超过。也有人说手指并起来有缝会露财,戴着戒指堵住手指缝也可以有聚财的功效。

7应考需知考前拜拜时应准备平时使用的钢笔或原子笔前去拜拜。在应考当天以拜拜过的笔应试,则可得到孔夫子及文昌君神助取必(笔)中之谐音。另外,红色可以,考试时胸前的口袋放红包袋,可以护住心盘,较不受干扰,同时玉佩、宝石,也可让邪气不敢入侵,都算是应考时的吉祥物。在植物方面,在家里种桂花,可求来贵人相助。同样的在考试时身上带着柚子叶则会得到祖先的保佑让考试顺利中举。喝茶的时候要喝包种茶,绝不能喝乌龙茶。

8出殡后避邪除晦对于中国人来说,出殡的礼教甚多,但是在出殡之后,避邪除晦的方式也会因为不同的族裔而有所不同。在汉族来说,会在自家门前焚烧三堆稻草,俗称「过火」,借用这三堆火的力量来驱去邪气。而藏族的去邪方式,则是参加葬礼的人,先用水洗脸,再用牛奶洗手,或是喝一杯酒来除去晦气。根据的民俗,如果家有丧事,不剪发,不剃胡须,除了表示哀痛悲伤之外,其实在古代也有避邪的意义,代表着改变原来形象,使得亡魂或鬼魂认不出来,以免遭到侵扰。

9外宿避邪法有人说因为旅馆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因此气场比较弱,而一些灵界众生会聚集在此,通常有忌讳的人,会在进入旅馆房间前先敲门,表示对他们的尊重,然后进房后会冲马桶,代表把不干净的东西冲走,然后脱下的鞋子或拖鞋要散开来放,据说如果整齐的放在床边,灵界的朋友比较容易闹床,也有许多人在出游的时候,会自己随身准备法器在身边以便保身。中国人在外出的时候多半会带着护身符,保护一路上的平安,而在国外,通常旅馆里会准备一本圣经,而且几乎每个饭店的房间里都有,有的作用。

10死刑枪决的弹头可避邪对于的人来说,执行枪决所使用的弹头,是不可多得的避邪利器,刑场工作人员都会刻意取出保留或赠送给其它人,这样的传说是始于,行刑的弹头能杀死死刑犯,就表示能克服凶煞之气,自然有保护人的作用,会让凶煞邪气望之生寒,避之唯恐不及,因此又命名为魔鬼克星。*这样的传说,并没有经过证实,是否真能避邪,就见仁见智了。

11去除霉运想要去除霉运的方法食一碗脚面线的习俗,尤其是从不太干净的地方回来,据说猪脚面线有去邪气及晦气的功能,另外,面线是添福添寿的意思,因此不论喜丧,吃碗面线,都可以为自己带些好运也是中国流传久远的方式。也有人说准备三十三颗糯米,将自己的三根头发放入糯米中(三三三代表散散散),再把糯米和头发一起放入红包袋中,出门时将红包袋放置离家最近的十字路口,人和车辆踏过,霉运散去!

12促进姻缘法准备五条不同颜色,代表姻缘线的带,再准备五朵玫瑰花及一个新的圆形盘子,将五朵花放在盘内排成五角形,再在盘子中点上一根红色小蜡烛,在半夜十二点时将蜡烛点燃合掌向月下老人许愿,等到蜡烛烧完就大功告成,姻缘将会很快到来!

13克鬼之道除了钟馗之外,中国人相信鬼还怕不少东西,包括:经书、宝剑、镜、观音像、神庙、城隍、红布、桃枝,甚至人的血、唾液、童尿等等。民间传说,如果把剑放在病房或新娘花轿里,则鬼不敢近;在外遇到鬼,要赶快跑到附近庙里。如果不幸找不到庙,咳嗽、唱歌、念经或背正气歌也都有帮助,老人家还说:「一支脚毛,管三个鬼。」所以拔脚毛的结果,是变的怕鬼。

14如何避免被下蛊说到吃鱼,鱼肚应该是一般饕客最喜欢的部份,但是在金门,相传有不吃鱼肚的风俗,尤其是结婚的妇女非常在意自己的丈夫吃鱼肚,传说是金门的男人在南洋,而南洋又盛行下蛊,有时南洋姑娘看上了金门郎,就会把降头放到鱼肚中,如果吃了他们下的蛊,便会待在南洋不回家了,也因此「不吃鱼肚」变成了金门的一种风俗,有避免被下蛊的作用。

15求财法在门前入口的地毯或脚垫下,放入一百元以上的纸钞,进出时口中念着『双脚踏入来,富贵带进来』如此便可带进满坑满谷的钱财!

16开运准备一套全新的砚台和毛笔,以及七张红色纸(长、宽各十公分),在红纸的正面写下「鸿图大展」,在每天同一时间内各写一张,共写七天,完成后将七张红纸一起放入皮包中。

17招财法在端午节的时候,拿一张红纸写上(对我生财)四个字,然后将这张红纸贴在艾草旁边,到了黄昏,把艾草和(对我生财)的红纸包在一起,放在家里。

18达成愿望秘法准备一只不透明的瓶子,在瓶口处封上一张白纸,柳枝穿过这张白纸插在瓶内,然后把瓶子藏在隐密的地方,每天入睡前对着瓶子集中精神,默念心中的愿望,愿望就能提早达成!

19殡仪馆礼仪其实老一辈的人有交代,晚上出去外面,如果有人拍你肩膀,千万不要回头,还有就是殡仪馆内不能说化妆室,因为化妆室是往生者化妆的地方,在殡仪馆可以大方直接说洗手间或厕所,因此在殡仪馆千万别说:「请问化妆室在那里?」

20出殡避邪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出入殡仪馆的经验,在去那类地方的时候,最好摘一片绿叶含在口中,俗称「见青」,主要的作用就是避邪,有些更讲究的人,还会在死者出殡的时候,摔破一个磁碗,象征从此阴阳两隔,大家各走各的,死者对一切要看破,安心的去吧!

21夜游禁忌1 .不要穿戴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被呼唤。2 .若结伴,最好互叫绰号,理由同1项。3 .手电筒不要到处乱照,尤其是树,因为很多“人”喜欢藏在树上。4 .不要拍朋友的头及肩,因为人有三把火在头和双肩, 少一把便不是人,很容易被上身。5 .到坟场记得先祭拜神,切勿烧冥纸(银纸),要烧金纸,冥纸是烧给那个的,坟场那个很多,绝对不能不够分反而招祸,而金纸是给神的,求神保佑。6 .经过坟墓,须问候借过。7 .勿将胸口贴于地面,尤其在较阴的地方(包括厕所),因为人胸前有一八卦,可通阴气,会见到不该见的,胆大想与那个打照面者可试试。8 .身上护符尽量带保护性的(如香符.佛珠等),少带攻击性的(如金刚经),以免将那个惹火了,那就..9 .八字轻者尽量少夜游。

22求意外之财准备三颗龙眼干及三颗花生(均须带壳)及一红包袋,在早上十二点前吃掉,将壳和籽放置在红包内,并将自己的姓名与想实现的愿望写在红包袋外的左下角,然后将红包袋藏置衣柜下隐密的地方,不要去挪移它自然能心想事成!

23事业顺利法在满月的夜里,把自己名字写在一张黄纸上,然后向月亮祈求让自己事业顺利,之后照东南西北的顺序各走七步,回到原处挖个洞将这张纸埋起来(没回到原处则无效),快则七天,慢则一个月,自己的事业就会一帆风顺!

24聚财避邪法把桃枝切成七小支像火柴棒大小长度,然后用五色线(黑白黄红蓝)捆在一起,然后随身携带,听说可以聚财,最主要的是把它泡在水里洗澡,据说这样可避免被一些灵异的朋友伤害

什么是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黄老之学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 、安期生等 。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究竟什么是“黄老之学”?它到底又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概貌?学术界目前或以新道 家名之,或以道家统而称之。但对于这个所谓的“黄老学派”有着怎样的一种思想内涵,尽 茫茫然。笔者因此而斗胆怀疑起这个学派的是否存在。我认为,这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搞清 楚的一个问题,而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认识战国秦汉以来的思想融合,也才 有可能正确评价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在此问题上,谈 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当否,尚祈方家指正。
一、 “黄老之学”不存在论
自从汉代史迁《史记》中体现了“黄老”并称一词后,以后历代相因,直至今天,人们 往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黄老之学就是道家说(或新道家学说),而道家(或新道家)学说 也就等同于黄老之学。对此种流行的观点,本人颇不以为然。当然,所谓“老”,本属道家 无疑,而“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常言道;有比较才能鉴别。下面我们就先对 “黄”、 “老”来进行一下比较。
先看“老”。老,就是老子,以老子为其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在先秦诸子中,是以其 本体论思想而见长的。道家最高的哲学概念,既不是天,也不是上帝、鬼神,而是其哲学理 念上的“道”,在老子的学说中, “道”既是“万物之母”,同时又是宇宙的最高原则,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本体论思想。如:《老子·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日大。
对于老子的本体论思想,郭沫若在他的《先秦天道观》一文中,曾给予了恰当的评价, 他认为:
老子的最大发明便是消除了殷周以来人格精神天之至上的权威,而建立了一个超绝 时空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这个本体,他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道”,又叫“太一”。 老子发明了本体的观念,是中国思想史上所从来没有的,老子对于殷周传统思想的 确是起了一个天大的革命。(见郭沫若著《青铜时代》)
可见,在先秦诸子中,老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明了本体论思想。老子强调“道法自 然”,在“道法自然”的前提下,在社会思想方面,它是以批判礼制为特征的。认为: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极力反对仁义、礼,忠、信等伦常道 德,在他看来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老慈;国家昏乱有忠 臣。”(《老子·十八章》)因此,他要求人们“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主张实行愚民 政策,取消文字、工具和商品,而其社会理想则是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清静无为”,其学说的宗旨乃在于“自然”与“无为”,强调 一切都因顺自然,不要有任何作为,这就是道家老子思想的原貌。所以,从伦理思想方 面来说,老子的社会历史观,是一种反对道德、反对进化的思想,是一种倒退的社会历史 观。它固然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反思”的意义,然而,老子道家对儒家所提倡的伦理思 想的批判,只是一种消极的评判,并没有提出一套积极的,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况且,在 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消除宗法制以及维护宗法制的理论,都无异于缘木而 求鱼。所以,有的学者这样概括了老子之学的特点:老子的特点毕竟在于,它把社会论和政 治论提升为具有形而上的思辩哲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应该说,这种观点是十 分恰当的。
再看所谓“黄”,体现黄学思想的著作就是《黄帝四经》,这在学术界已为定论。 就本体论而言, 《黄帝四经》同《老子》一样,它也是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最高本 体,该书之《道原》篇对“道”的理论进行了全面阐发,其中对“道”是这样论述的:
恒先之初,迥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知其形。
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行侥重,戴根之徒,皆取生。
显然,在《黄帝四经》中,也同样是把“道”看成是宇宙的本体,万事万物赖之发生和 成长。然而,再看一下《黄帝四经》的伦理思想,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在这方面, 《黄帝四经》与老子思想产生了严重分歧。
在《黄帝四经》中,明显体现了一种对儒法思想的吸收。如该书之中就有“道生法”的 言论,认为只有“抱法知度,天下可一”, “居则有法,动作循明,其事若易成”(《姓 争》)。这明明是对法家思想的吸收。又如,儒家强调重民;保民,民本思想突出。在《黄帝 四经》中,这种倾向也是十分明显的。如《经法》篇言: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 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
《,十六经》中又言: “故为人主者,……毋乱民功,毋逆天时。”强调统治者只有做到“号 令合于民心”,才能使“民听令”和“民亲上”。这种主张,颇近于孔子所一贯倡导的“节 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主张,完全不同于老子主张的愚民政策。又如,老子的社会理 想是“小国寡民”、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黄帝四经》的《称》篇却明言: “外交内 接,乃正于事之所成。”老于是反对等级制的,而《四经》之《经法》篇却主张“主主臣 臣,上下不越者,其国强”, “贵贱有别,,……衣服不相逾”。显然是赞成等级差别的。老 子反对一切伦常道德,而《十六经》篇中则提倡“脓正信以仁,慈惠以爱人,端正勇,弗敢 以老人”。它所强调的“慈惠爱人”,分明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翻版。
通过以上简单比较可以看出, 《黄帝四经》中已经抛弃了《老子》社会思想中的消极因 素,而以积极的态度谋求于世,在社会观上,走向了与《老子》完全不同的道 路。
把这样的两个不同思想体系的派别,不知道为什么要强把二者混同为一个学派,在司马 迁《史记》中,明显是把“黄”、 “老”作为一个派别来认识。如《孟子荀卿传》就指出慎 到、田骈、环渊等, “皆学黄老道德之术”, 《乐毅传》中言“乐臣公善修黄帝、老子言, 显闻于齐,称贤师”。依此看,问题的根源可能就出在司马迁身上。
诚然,在中国历史上,将两个学派联称的例子并不罕见,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之,如:
《孟子·滕文公下》:“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庄子·骈拇》: “骈于辩者,……而杨墨是已。”
《韩非子·六反》: “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于世乱而卒不决,虽察而不可 以为官职之令。”
在这些著作中,都是杨墨并称,然而,杨则杨,墨则墨,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杨墨 学派。我以为黄与老之情形,应与此相同。
后世研究者日久成习,无视黄、老思想在本质上的巨大差异,硬把二者视为一个学派, 并把它看成是道家或新道家的别称,所以,往往许多研究著作中,黄老之学就是道家之学, 结果,几乎是千篇一律而究不知所云。总之,我认为:将“黄老”作为一个派别是不科学 的,也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黄老”作为一个学派是不存在的。有的学者似乎已经认识到 了这一点,但问题还不止于此。
二、 “黄学”不属道家论
如前所言,有的学者似乎已经认识到了“黄学”与“老学”混同为一个学派的弊端所 在,但仍把“黄学”看着是道家的一个支派,而在众多的论述中,则是黄老不分,以老代 黄,以致于黄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几乎被湮没。这是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根据历史 唯物主义的原理,还“黄学”以本来面目。
(一)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黄学在社会思想上,已经抛弃了道家的消极思想成 份,二者思想体系不同,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但是,如果仍然把“黄”归为道家的一个支 派,事实上是掩盖了一种思想融合的实质。我们认为,这种“黄学”,从根本上说来,是体 现在“黄学”旗帜下的一种儒,道,法思想的合流。我们先拿汉初思想来作一下分析。
有关汉代初期的统治思想,学术界几乎是众口一词,均言汉初的统治思想是“黄老思 想”,在此,我们姑且按照大多数研究者的思想来作一个推理: “黄老之学”也就是道家之 学,而初汉统治思想则应是道家思想无疑,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对于汉初统治政策,汉宣帝曾作过精辟概括: “汉家自有制度, 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书·宣帝纪》)这里概括得极为清楚。
秦国依靠法家思想实现了统一,但在统一之后,仍强力,实行高压政策,这种过分 严苛、 “务法而不务德”的统治手段,用司马谈的话说来,就是“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 用也”(《论六家要旨》)。结果是秦政权的短命而亡,宣告了单纯依靠法家思想治国的思 想路线的破产。汉代兴于秦朝废墟之上,那是何等残破的景象啊!《汉书·食货志》中记载 道: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骋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在这种情形之下,汉代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就是发展经济,稳定民心。虽有秦朝一统天下 在先,但秦朝“一任于法”而失败,对于汉代统治者来说,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资借鉴,而 先秦时期各持己见的诸家学说,显然是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
陆贾,奉汉高祖之命而作《新语》,在《新语》中,他一方面强调“无为”,另一方面 却又强调“以仁义为策”、 “德为上行”(《新语.本行》),同时又认为“德因权而立”, “德因势而行”(《新语.慎微》)。很明显,他是在将儒、道、法三家思想有机结合在一 起。看得出,他所强调的“无为”的根本是在于“仁义”与“权势”。而另一思想家贾谊则 说得更为明确,他认为:
仁义恩厚,人主之芝刃也,权势法制,入主斤斧也。(《汉书·贾谊传》)
这说明,陆贾、贾谊等思想家已经认识到,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不适合治国的,尤 其是初汉那样一幅凋蔽的情况下。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与所谓的黄学思想是一致的,前面的 论述可以看出,黄学思想,是以积极的态度谋求于世的,抛弃了老子道家那种逃避现 实,因顺自然的消极情绪,而汉初的统治思想也是一种兼采儒、法二家思想基础之上的“无 为”,这与“黄学”思想是一致的。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种道家纯粹意义上的“无 为”。
《史记·老子列传》曾言: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1清楚 地言明了儒学与道学之间尖锐斗争,这里是说的老子道家,虽然不包括“黄学”在内,因 为在“黄学”旗帜下,儒、道、法是有机地融汇在一起的, “黄学”融儒,道于一体, “黄学”是不绌儒的, “黄学”不属于道家。
《史记·陆贾列传》记载: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问《老子》书,固曰; “此家人言耳!”太后怒日: “安得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
窦太后与儒生辕固的这场争斗,在学术界几乎是人人皆知的,而且都把这个事件说成是“黄 老之学”与儒学斗争的典型事例,而我认为,窦太后显然是好“老”而不好“黄”,否则, 决不会使儒生险些丧生野豕之口。
把“黄学”归为道家类,这里显然是既有史书记载的失误,同时也有后世研习者的以误 传误,这就牵涉到一个如何正确运用历史资料的问题,诚如孟子所言: “尽信书,则不如无 书。”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历史资料时,必须加以历史的鉴别,否则,将形成一种积重难返 的局面。
(二)吸收道家的“道”论以及部分道家思想,是战国中后期以来思想融合的一种倾 向,决不意味着吸收“道”论或道家思想,就是道家学派。《汉书·艺文志》指出: 诸子十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 而皆相成也。
说明诸子百家在对立的斗争中,同时又互相渗透和补充,而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学说思想的 健康发展,到了战国中后期,各家思想都在本学派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别家的思想而 呈现出一种“驳杂不纯”的特征。现特举几例说明。
韩非,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提出异义。史载他是“本于黄老而 主刑名”的,在韩非子的学说中,吸取了《老子》“道”论的合理因素,对“道”作了新的 解释。《韩非子·解老》篇: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物之所稽也。
(道)无常操,是以生死气禀然,万智斟酌焉,万物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 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咸,日月得之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 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
在这里,韩非子提出了“理”这一哲学范畴,用“理”来说明“道”。《韩非子》书中,有 《解老》、《喻老》两篇,在这两篇中,韩非子按法家思想的需要, 对《老子》的一些言 论,作了一番新的解释,显然是为了其法家主张服务的。在韩非子思想中,分明体现了 一种融道入法、以法为主的思想倾向。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的集大成者,郭沫若认为“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 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见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在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 收了道家思想,如《荀子·天论》篇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显然是受了道家的“天道自然”的影响,同时荀子把“道”引申到社会生活上来。《正 名》篇言:
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论。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韩非子、荀子都是站在本学派的立场上来吸收道家学说而为自己的政 治主张服务的,当然并没有改变本学派的性质,这是显而易见的。
而先秦战国末期出现的最大的综合百家之言的著作——《吕氏春秋》, 则更能说明问 题。《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不韦是一个靠商业投机而跻身于政界的大 家,他本人是不主一派,没有学术偏见的,在秦国统一天下即将实现的形势下,他主持编写 了一部博采众长而倾于儒的著作,在《吕氏春秋》中,吸收了道家的本体论思想,并把“道” (一或太一)看成是万物的本原与所宗。《圜道》言:
一也者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
但是,从整体上说来,《吕氏春秋》是一部为统一的秦王朝制订的施政大纲,其重心在 于伦理思想方面,并没有以道家思想为其主体。纵观全书可以发现,该书是一部以儒家 思想为主体、同时又兼采各家思想的“杂家”著作。(详见拙文:《<吕氏春秋>是一部以儒家 思想为主体的“杂家”著作》。载《中国哲学史研究》一九八九年第四期)我并不认为《吕 氏春秋》是道家或新道家的著作,也不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作。如果说《吕氏春秋》是与 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黄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倒或许还有其道理。
基于上述两点,我认为,黄学是不属于道家的,也不是道家的一个支派。它只是一个吸 收了部分道家思想而以儒、法思想为其主体内容的派别,不必强把它归为何种派别。这是本 文的又一基本观点。
三、兼论如何看待道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笔者认为,无论是把“黄老之学”看着道家或新道家也好,把“黄学”看着道家也好, 这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必须辨别清楚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如何看待道家思想在中国 历史上的地位的问题。
我们说,老子提出了“道”为宇宙最高本体的本体论学说,冲破了殷周以来人格精神天 之至上的权威,这的确是我国思想史上的一次大的革命,也有学者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哲 学,是从老子开始的,这种评价应该说也是比较恰当的。但是,就《老子》一书中的一系列 主张来看,明显地是反对进步、反对文明的,充满了一种“往世不可追,来世不可待” 的消极避世的情绪,既割断历史,又否定未来,这就是老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所以,从 这个意义上说,老子道家思想如果被某位或某几位企图全性养真、长生不老的统治者用米奉 为圭臬的话,倒也没有什么奇怪,但是,如果用来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统治思想,道 家思想显然不合适,因为社会总是前进的。
那么,对于道家思想究竟该作如何估价呢?我认为还是范文澜先生的评价最为公允,他 认为儒,道二家是“一显一隐,灌溉着封建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见《中国道史》 第1卷第274页)。 道家只能居于“隐”的地位。道家所主张的“无为”,只有在有所“为” 的前提下方能实现。
基于此,我认为,将“黄老”作为一个学派并以道家统而称之,或者把“黄学”作为道 家的一个支派,实质上,这是对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的一种夸大,这是一个必须纠 正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应把道家放在一个正确而适当的位置。
补充回答:
黄老之学是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思想流派。这一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其思想被称为黄老思想。
黄老之学-简介
中国 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 思想流派。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黄帝被说成是上古的圣帝明王,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始祖。黄老之学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里屡以黄老并称。《史记·乐毅传赞》记载的黄老学者有河上丈人、安期生、乐瑕公、乐臣公、善公。汉代的曹参、陈平、司马季主、窦太后、安丘生、王生、黄生等也是著名的黄老思想的信奉者。《汉书·艺文志》里托为黄帝的书有21家,除《黄帝内经》外,都已亡佚。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乙本卷前,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4篇古佚书,是黄老学派的重要著作。
黄老之学-特点
黄老之学的特点是道法结合,提出"道生法"的观点;突出刑德观念,主张恩威并施以巩固政权;在以道、法为主的同时,又兼采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的思想。
黄老之学改造了《老子》的道,把"道"看做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指出"道"的根本性质是"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强调"道"的客观必然性,认为"道之行也,繇不得已"。又指出,社会生活中也有其客观规律性;"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黄老之学还把老子思想运用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主张以法治国,赏罚必信,循名责实,指出"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又认为"不争亦无成功",主张用战争来完成统一事业,结束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黄老之学兼容并包,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君主治国"无为而治",掌握要领即可,不要作过多的干涉。还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这些主张受到汉初统治者的赞赏。汉初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当时恢复了封建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战国至西汉的黄老之学,本是经世之学。到东汉时,黄老之学蜕变为 "自然长生之道", 一些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祷、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给黄老之学带来了消极影响。

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除老庄之学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战国中期到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极为流行,其既有丰富的理论性,又有强烈的现实感。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发展了黄帝、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在社会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扩展资料

运用:

秦始皇以来,滥耗民力,大兴土木,并使用酷刑威逼百姓,一统天下不久,山东六国纷起反叛、秦朝迅速灭亡。故汉高祖即位以后,就奉行黄老的道家思想,与民休息。著名的宰相萧何、曹参也都力行黄老之术以治国家。

后来当政的汉惠帝、吕太后、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这些天子、太后,基本上都是以黄老之术执政的奉行者。

直到汉武帝听董仲舒之言,独尊儒术以后,汉代黄老之风才移转至民间。这个学派的主要著作有陆贾的《新语》、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黄帝四经》,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老之学

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 、安期生等学“黄老之学”必看书目:1、《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有多个版本,最常见的是《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残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经》的不同文字风貌,备受当今多数学者的重视。2、《黄老帛书》:1973年末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发现的四篇古佚书,分别是《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原来和《老子》乙本合抄在同一卷上的。和《道德经》一起并称为黄老道家的两大经典。3、《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又名《吕览》。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但实际上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为现实社会服务。《吕氏春秋》的名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4、《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汉书·艺文志》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汉初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淮南子》的名言:“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5、《黄帝内经》: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建立在我国古代黄老道家的哲学观上。
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黄老之学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约公元前5-3世纪)的哲学、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名。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黄老之术形成于战国时代。但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则是在西汉时期,这一派的代表们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 从内容上看,黄老之术继承、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他们认为「道」是作为客观必然性而存在的,指出「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在社会领域,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所谓“无为”就是要求尽量不要干涉人们的生活,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丰功伟业和霸权。 上述主张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到东汉时,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就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老之学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 、安期生等 。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文景之治”。东汉时黄老之学与谶纬相结合,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原始道教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怎样测黄道吉日的公式

我觉得只要真心相爱不管哪天结婚都是黄道吉日呢,比方我和我老公吧,结婚的时候家里人说要选日子,要去算八字,我们俩都不信这个都没去做,一样过得幸福,而且感觉结了婚比谈恋爱的时候俩个人要过得更好。只要两人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关心我认识两个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只是咱们上代人的想法,好像80后出生的人没有这样子太多的讲究吧。祝你们幸福噢黄道吉日吉时推算方法
一、黄道吉日推算方法
正七起子二八寅,三九原来就在辰;
四十两月从午起,五和十一往申觅;
六与十二把戌寻。
解释:正月从子上起“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时还乡”;
二月从寅上数“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时还乡”;
依此类推:以上十二个字与十二神一一对应,凡遇走“辶”的字(道、远、通、达、遥、还)就是黄道吉日。
二、黄道吉时计算方法:
子午从申起,丑未戌上寻,
寅申寻子上,卯酉却在寅;
辰戌把辰数,巳亥午是根。
按以上时辰地支,对照“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时还乡”,逢“走之”的字(道、远、通、达、遥、还)的时辰就是黄道吉时了。
《奇门大金》这样推算:十二青龙:
青龙(黄)、明堂(黄)、天刑(黑),
朱雀(黑)、金匮(黄)、天德(黄),
白虎(黑)、五堂(黄)、天牢(黑),
玄武(黑)、司命(黄)、勾陈(黑)。
可用十二字代替:“道远几日通达,路遥何时还乡”。凡是偏旁为走之底的都是黄道。 起青龙诀:
寅申须加子,巳亥午上寻,
子辛寻申位,卯酉却在寅,
辰戌龙位上,丑未戌上亲。
巳月从午日起青龙顺数,即可得到某日是黑道还是黄道。巳日从午时起青龙顺数,即可得到某时是黄道还是黑道。

2023年2月领证黄道吉日查询

结婚和恋爱是不一样的,恋爱人们的热情是比较多的,而且经常会喜欢黏着对方,但是结婚意味着两个人的身份得到了束缚,婚姻中也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如果想让自己婚姻的发展得更好,通常就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日中领证。

2023年2月领证黄道吉日查询

【阳历】2023年2月15日

【阴历】二零二三年一月廿五

【冲煞】冲狗(戊戍)煞南

【领证吉时】丁卯时5点-7点

【六曜】赤口

【阳历】2023年2月18日

【阴历】二零二三年一月廿八

【冲煞】冲牛(辛丑)煞西

【领证吉时】丁未时13点-15点

【六曜】先负

【阳历】2023年2月23日

【阴历】二零二三年二月初四

【冲煞】冲马(丙午)煞南

【领证吉时】癸卯时5点-7点

【六曜】友引

【阳历】2023年2月26日

【阴历】二零二三年二月初七

【冲煞】冲猪(己亥)煞东

【领证吉时】庚辰时7点-9点

【六曜】大安

【阳历】2023年2月27日

【阴历】二零二三年二月初八

【冲煞】冲狗(庚戍)煞南

【领证吉时】甲午时11点-13点

【六曜】赤口

领证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1. 领证的时候要注意照片的好看程度,领证拍照的照片肯定是要美丽,毕竟一辈子就一次,所以穿的清薄一点会比较好看,比如夏天的短袖之类的,领口的话最好是能露出脖子,领口选择圆领或者v领。

2. 通常情侣一般情投意合的时候,接下来自然就需要去民政局领结婚证了,不过领结婚证是要有一定的讲究,也就是生活常识里面的风俗,每个地方的风俗都是不一样的。

3. 新人们发在朋友圈的领证文案,其实也可以特别的文艺,例如:我想陪你从新鲜感,一直走到归属感。2023年2月14日正属于宜嫁娶的黄道吉日
民政局是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来放假的,部分地区民政局考虑到身在外地的新人可能节假日才有时间领证,会进行调休。建议新人遇到节假日,领证前提前致电民政局咨询。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