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命运的看法

谈谈命运的看法!

有很多时候,我都在拼命的努力,想把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的很好,因为现在是北漂一族。可是大多时候我都发现,付出越多,回报越少,反而有的时候,自己不去强求自己努力,好的机会却常常光顾自己。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
这样总会有惊喜在等待!命运可以相信但不可以依赖,没有人能战胜的了命运同样也没人能真正的读懂命运,命运是无形并主宰人的生死祸福的事物,同时间空间一样属于永恒的一部分,虽然没有谁能战胜它更没有谁能改变它,但有些东西我们却可以去争取,机会正是命运给我们的馈赠但却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命运虽然残酷但同时也是最可靠的应为这世上唯一不会背叛你的就是命运,不像人性只要你肯去争取命运对你就是公平的,相信命运但不要依赖命运真正能驾驭自己命运的人,都是肯付出懂得去争取的人,这就是我对命运的理解。确实是这样的!世界不公平,命运也是不一样.看来大家都是努力过但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的人,我同样也是.付出的比别人多,得到的有时却甚至出现了负数,有时甚至感觉快要承受不起了.不过我还是想说,付出总有回报,当然有时的回报一些经验啊或者当时觉得很没有用的东西,可是人生,追根问底什么有用呢?我们固然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可是真正达到了又能怎么样呢?人生也是一种过程,当命运无法改变时,我们多付出一些,有时不是讲人定胜天,天道酬勤吗?如果本身就不是幸运儿如果不努力的会不会更不好啊.再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累死的人并不多,所以啊再努力一些吧,既然相信命运就应该相信离地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平时多做点好事,或者找人看看,心理上不要有什么负担.然后好好享受一下人生的过程吧.再有学会预测,也许对结果能更好一点啊.希望你,我们大家今年都有好运

“命运”的思考

前段时间同事吧里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什么是命运”的话题,引发了很多同事讨论。我也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当时我认为“命运”二字应该分开看。“命”是相对客观的,不以个人主观的行为产生改变,例如我们何时何地出生,父母是谁,生下来是男是女;又如当今的疫情何时发生,何时结束;再如与我们完全不相关的人所做的事情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就像俄乌战争。“运”是相对主观的,是由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的行为日积月累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例如读书时我们没有贪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再如平时我们待人和气,换来生活和工作中的好人缘,也能获得别人不少帮助;又如别人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在静心学习,几年下来领先了同龄人很多。这个观点说完之后,同学们有赞同的,也有提出不同看法的,我认为都对。

曾经有这样一段心灵鸡汤。一个富商的夫人特别喜欢吃荔枝,商人几经寻找在一个小山村里买到了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大颗荔枝树,他就买了下来。商人平时比较信风水,在装修院子之前就去请了一位大师前来帮忙看一下。商人亲自开车带大师进村,突然一个小孩儿从旁边的胡同蹿出来,吓得商人一脚急刹车才避免了危险。小孩儿跑得很快,完全没意识到危险,竟然还回头朝胡同里得意的笑。商人看着小孩儿,并没有继续开车,而是停在原地。就在这时,胡同里又蹿出了一个小孩儿,奔向了先前那个同伴儿。车继续开,大师问商人:“刚才你好像没生气”。商人笑着说:“村子里嘛,本来车就少,小孩子平时就是这么玩儿的。”大师又问:“你怎么知道还有个孩子在后面?”商人说:“第一个小孩儿跑那么快还要回头看着笑,应该是跟小朋友在玩儿。”大师笑了笑没有再问。车继续往前开,一个装满了树枝的板车在路上缓慢前行,挡住了汽车的去路。拉车的是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步子迈的很慢。商人驾车缓慢的跟在后面,既没想着超车也没摁喇叭。大师问他:“你怎么不摁喇叭让他靠边?”商人说:“咱们也不赶时间,而且路就这么宽他还那么大岁数。”大师听完后想了一会儿对商人说:“你送我回去吧,我不用去看了,你的为人就是最好的风水。”

回想到这个故事,又让我想起“命运”的话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又产生了很多思考,想着再深入的阐述一下。之前的观点只讲了一半,命和运虽然可以拆分来理解,但又时刻交织在一起,在人的一生中如同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一样一一对应,由二者组成的键位共同决定在某一事件节点时人所处的位势,即所谓命运。

从“命”本身的客观性来看,的确有很多无法改变的事情。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好几位PC、操作系统领域的成功企业家,他们生于那个年代、生在美国,是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的时间节点刚好成熟,而他们刚刚好踩到了那个时代的浪尖上。同样的机会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两次,所以在这个领域里再也不会有人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是再也没有出现他们那样的人才吗?我相信不是,否则后面就不会有马云、扎克伯格……。如果我们不把目光锁定在具体的某一个人身上,那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成功的企业家和英雄,概率对相对类似环境下的人都是均等的,就如同票的中奖概率,这是命。但最终是谁经历什么样的沉浮中了票,那就是他的命运。对于那些我们没有能力去影响和改变的事情,无论我们多努力或者抱怨都于事无补,接受并从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很重要。

作为中国人,是我们的命,我认为我们应该庆幸。因为相比较于其他民族,我们的历史是没有断档的,是全世界连续历史记录最长的民族,没有之一。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三个它前面都要加一个“古”字,而中国不需要,就是因为那三个的历史都断了。一个民族有连续历史记录的最大好处就是,当我们很多事情想不明白的时候,看看先贤们是怎么看的。

对“命运”的探究,归根结底是个哲学问题,我们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几千年,民族哲学(文化属性)也是一直在演变的。现在中国人的通行哲学价值观源于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禅宗,核心精髓是《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式形成于朱熹理学,后来被王阳明再次提炼形成了“知行合一”,传到日本后成了稻盛和夫的京瓷哲学。所有的这些观点无疑不在说一个结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怎么改变?那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改变?是对自己过往和现在处境有不满,但这种不满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寝食难安了吗?让我们痛不欲生了吗?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情,感受到的程度千差万别,也就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有的人选择随遇而安式的躺平,有的人选择祥林嫂式的抱怨,少数人会痛定思痛去改变,决定改变就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12岁竟然立了个Flag要当个孔孟一样的圣人,笑掉了自己父母的大牙!立志这东西,跟做计划一样,立了不一定能实现,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打哪儿指哪儿的人就应该相信命运天注定。真正决定要改变了,后面的指导方针古人已经都给我们总结过了,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什么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后三点是做好前五点的目标,也就是命运在个人成就上的体现结果。

格物致知。 我自己理解的意思是要不断的学习、观察、思考世界的第一性原理,知道人、事、物以及三者结合的本质运行逻辑。例如,熵,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都是熵增的过程,一个人、一瓶水、一个公司都是系统,那只要是封闭的就一定会陷入无序。要避免熵增该怎么办?要么在系统里引入新的元素,要么对他做功。作为人,避免熵增的办法可以多读书,多于不同的人交流,防止自己关起门来形成一套自以为是的人生价值观。保持学习第一性原理,在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去验证和思考,我们的见识层面就会提升。

诚意正心。 如果说格物致知把人在见识层面做了区分,那诚意正心就是格局层面。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正视过,大部分人无法窥探,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知道该做却穷极一生都无法做到,我就还处于这个阶段。要诚意正心,首先要自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觉得这句话顺序应该换一下,自知在前知人在后。我们连自己几斤几两都弄不明白,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而事实却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评判别人更容易些。但我们必须明白,在我们评判别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反思自己,那对自己一毛钱的价值也没有。自知的过程很难,因为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生存法则,进而内化成价值观,外化成惯性行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绝大部分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行为方式都是本能和惯性,不遇到让自己痛彻心扉的打击时很少有人去反省自己。这些来源于原生家庭中的,已经在我们大脑里形成固定反射模式的东西影响着我们一生。可能我的父亲是个酒鬼,经常打骂母亲,让我的童年在村里小伙伴面前抬不起头,所以我拼命的在小伙伴面前证明和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小伙伴不经意的行为在我看来可能都是在嘲笑我,所以不允许有任何人违背我的意愿。在别人看来,我很强势,其实内心的底层是自卑和没有安全感。这种自我性格形成的探究,真的太难了,那我们该怎么办?首先得承认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具体是什么,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其次要想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定好目标,努力去靠拢,这就是诚意正心。

修身 。我理解修身就是定好上面所说的目标之后对自身行为的反复捶打和磨练。在日常行为中可能不知道怎么错的,但我要知道什么是对的,当做错了的时候,特别是别人跟我们的思路和价值观产生严重冲突的时候,回归第一性原理去评判事情本身应该是怎样的,再与自己的修行目标的去比对校验,看看自己有没有做错。说说容易,但真做起来很难,有几个人能在跟别人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给自己喊个暂停呢?又怎么保证自己的第一性原理足够全面,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只能不断的学习、试错、反思,不断的去坚定自己的目标,提示自己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做。就如同我们考试时因为马虎做错了题,卷子发下来一拍脑袋懊恼不已。但我们想想,仔细难道不是一种能力吗?或者真的是因为一时失误?还是自己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没有形成肌肉记忆?所以,我觉得,修身就是不断练习的过程,出现错误是好事,越早出现越好。所以每次遇到挫折都应该很珍惜,即不懊恼痛苦,也不得过且过。抱着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务,只要人还在,就还有机会,更何况“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地位越高的人,修身越难,因为越来越少的人敢跟他发生直面的冲突。

王阳明老先生把前人所有的思考总结成四个字“知行合一”,很多人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习、实践、反思,循环往复,人生就在螺旋上升,命运也会越来越好。

《大学》开篇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的那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这些话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我觉得神乎其神,一堆拗口又没用的废话。过了一段时间回想起来,感觉越嚼越有味,就百度去查了详细的意思,感觉恍然大悟。

年近40了,经历了几次挫折,感觉从肉体到灵魂都被命运捏碎了。因为还不敢死,只好聚起一点精气,捡起满地碎片,吐出嘴里的血和泥,粘在一起继续苟活。慢慢的,越来越觉得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也相信了神,更对命运有了这点肤浅的感悟。因为有神,那按神的指示做,命运就可以改变。神是什么?就是道。道是什么?就是自然。自然是什么?就是世间万物运行的第一性原理。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思考,以此思考为依据树立正确的信念,反复的捶打修炼自己的行为,形成做人做事的肌肉记忆,命运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古人对命运的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

古人对命运的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正命、随命、遭命。
命之一义,古传有之。散见于《尚书·高宗肜曰》的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诗经.大雅.文王》的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抵都是将天与命联系起来,古人信天,亦不能不信命了。而发展至后来,命的含义逐渐分化,演变成三命说。三命说,旧义大致略同,分别为正命、随命、遭命,唯是“正命”或称为“大命”“受命”“寿命”而已。荀子“命”的观点较孟子而言,认识到了了命运的不可捉摸性与偶然性。孟子注重自身的修养,荀子注重外在的条件,这两种思想成为三命学说演变的基石。


"/>

古人对命运的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

古人对命运的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正命、随命、遭命。
命之一义,古传有之。散见于《尚书·高宗肜曰》的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诗经.大雅.文王》的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抵都是将天与命联系起来,古人信天,亦不能不信命了。而发展至后来,命的含义逐渐分化,演变成三命说。三命说,旧义大致略同,分别为正命、随命、遭命,唯是“正命”或称为“大命”“受命”“寿命”而已。荀子“命”的观点较孟子而言,认识到了了命运的不可捉摸性与偶然性。孟子注重自身的修养,荀子注重外在的条件,这两种思想成为三命学说演变的基石。


"/>

如何看待“命运”?

关键是怎样面对和解决。

就是当你没法跟有些 力量很强大东西抗衡的时候 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 把握自己 说人一辈子 其实就三件事 老天爷的事 你得顺着他来 你别跟他硬来 你弄不过他 别人的事呢 别跟着瞎掺和 省点心 自己的事呢 一定得自己做主 别指着别人

大家对命运的看法,肯定是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有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有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见,大家对于命运的理解并不尽相同。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说到底,命运终归还是那么的虚无漂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客观地看,命运的吉和凶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消失或无中生有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命运里面的吉和凶

(一)应该要顺着命运的轨迹走。

命运的轨迹是什么?事实上,就是一种时间性的规律。因为命运来源的依据就是太阳,就是二十四节气,这本身就是一种时间轨迹。所以,命运的轨迹就是时间的规律。那你说,你有办法改变时间吗?比如一年四季、每天二十四小时,这些对于大家来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从这个来说,命运的方向也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一个人命中注定是一个富命,就只能顺着富的方向去努力,而不应该想着要朝着贵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对的。比如一个人命中注定是一个小康的命,就要刻苦、安分守己,好好踏实地工作,而不要总想着大富大贵。诸如此类,就是说我们应该要顺着各人自己的命运轨迹而走、而动、而去努力、奋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二)不要尝试逆着命运的方向去走。

有一些人不屑于命运这一种说法,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事实上,抛开命运是不是存在这一种说法,单从哲学或是从辩证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一生从一出生到结束的那一天,都无时无刻不受着这个世界的影响、作用,都必须依循这个世间的种种,比如要依循这个世界的空间性,例如日出日落、潮起潮落、冬暖夏凉;比如都要依循这个世界的时间性,最终都要生老病死。如果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你能打破这一种生老病死的规律吗?不能的。所以,不要说我命由我。即使是由我,也是由命运中的我而已,一切都是命运的轨迹在这个世俗形形色色的表现而已。

 (三)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一定有好的一方面。

(四)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一定有不好的一方面。

 有些朋友时常感叹天意弄人、命运多波折,甚至有一些人怀疑自己的命运里面是不是一无是处,没有一处亮点?其实,这也是不对的,也是一种偏激、片面的看法。客观来说,如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样,如同有男人就一定会有女人一样,命运也是这样的规律,不外乎阴阳。意思就是说任何一个八字里面,都肯定有好的一方面,肯定有吉利的一方面,肯定有自己人生命运中的亮点。所以说,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肯定有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面,只不过,这些好因各人命运而不同,有人的八字是长寿,有人的八字是富而有钱,有人的八字是贵气逼人,有人的八字是子孙满堂有老来福等等。所以,在命运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灰心,上天造物是公平的,而且,根据时间的规律,黑夜之后就是白天,因此,每个人的命运里面都一定有好的一方面,当然,也要当心有不好的一面

 (五)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命运中肯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因势而为、尽量发挥各人命运中最大的优点。

命运这回事,其实是有根有据、有理可遁的,并非凭空想像而来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正确认识、认知它,然后有所作为。

不少人撰写关于“命运”的文章或诗歌,其中智者几何?茫然之余疑窦重重。相信者认为那是科学,是精神寄托。而不相信者的观点大致如下:(1)那是;(2)不信命运信自己;(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4)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所谓:是指信仰鬼神等不存在的事物,或者盲目的信仰或崇拜。

至于自己掌握命运或相信自己等诳语,更是一戳就穿。荣华富贵、娇妻龙子,以及各类明星或大腕,你想要啥能如愿以偿吗?

广义的命运预测包括:八卦(六爻)、八字(四柱、紫薇等)、面相手相、风水、星座、属相、抽签等,门类繁多、千奇百态。

那如何看待命运呢?首先,命运预测知识,是几千年我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不是子虚乌有鬼神。其次,尤其是在四柱预测学等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等哲学观点和伦理学等关系等。第三,有根据、有节制地信仰或崇拜没啥坏处。第四,如果颠倒是非、信奉一切,以至于上当受骗,就是自身的问题了。

笔者小诗一首,仅供读者玩味:


日月如穿梭, 世人多拓落。

少壮喜玩耍, 老来叹寂寞。

命运何其多, 几人能深索?

信恶皆相随, 难弃又难躲。

贫贱求财擢, 富贵探灾祸。

自诩命不凡, 冒进更为错。

八尺莫菲薄, 兀坐半难过。

厄运应谨慎, 好命须振作。

自弃心中魔, 运筹于帷幄。

规律伴人生, 顺应才是魄。

定计在于我, 胜败天意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