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形成于哪个时期

阴阳五行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呢?

阴阳五行学说早在夏朝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当时的人们认为阴阳代表了天地万物的源泉,阴阳相合,从而使得万物相生。阴阳学说可以说得上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至今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

阴阳五行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我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五行可以分为“阴阳”和“五行”,两者看似是分开的,但是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五行闭合是阴阳,阴阳也是兼并五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最早应该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夏朝。而且我们从《易经》里面也是能够看到对于阴阳五行作出的一些解释和运用。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并且是我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源流,我国唯物主义的最早起源也是于此。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这一个观点其实和阴阳学说是非常一致的,并且被运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阴阳和五行两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阴阳是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反映出来的,而无形则是阴阳内容里面的存在形式。所以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阴阳学说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当时的人们认为阴阳代表了天地万物的源泉,阴阳相合从而使得万物相生,自然界无论是气候的变换还是四季的交替,最终都是阴阳结合的一个结果。任何事情都是能够一分为二,也就是分为阴阳两面。这实质上是对于宇宙万物的一种抽象概念,将宇宙的一切进行了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所以阴阳学说可以说得上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至今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

阴阳五行的概念现在已经融入到了我国的中医还有历法当中,从中医的很多典籍里面我们是能够看出阴阳五行的观点,而且中医是非常注重对于阴阳五行的运用的。对于历法,我们通过阴阳学说来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作物的种植。

阴阳五行学说最早开始于周朝,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医家爸它引进《内经》,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

五行是谁提出的?

五行说起于战国后期,其创始人是邹衍。
邹衍凭借久已有之的零碎的五行思想造出了一套整齐的五行说,以说明“历代的符应及其为治之宜”。按邹衍的说法,“土、木、金、火、水”五行,按相胜的原理转移,与世间朝代更替有相应的关系。新朝的兴起必因前朝道德的衰落,新朝所据之德必为前朝所不胜之德。这就要求那后来要做成天子的,要在五德中得到符应,才可确实表示其受有天命。邹衍的五德说,到秦始皇时得到了应用,秦朝按着五德说定为水德尚黑,以表秦朝胜于周代的火德。但《世经》记载的古史系统与五德说有了明显的不同。
《世经》把五德的次序改为“木、火、土、金、水”(这是从董仲舒的五行次序说);二是把朝代伸展了两倍。原来,邹衍时的古史系统是:天地未生——天地剖判——黄帝——夏——商——周,到秦时刚凑满五德。《世经》记载的古史系统,夏之前被加上了三皇和五帝,以及神农、伏羲等,到周代已是第三次终始了。由于《世经》中的古史系统最完备,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成了正统和权威。五行学说兴盛与战国时期,五行对应五德最先是邹衍
邹衍是道家代表人物、阴阳家创始人,汉族,战国末期齐国人。他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活动的时代后于孟子,与公孙龙、鲁仲连是同时代人。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早见《尚书·洪范》记载的箕子与周武王的对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火曰炎上(燃烧),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不但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分类,而且对每类的性质与特征都做了界定。三千多年前的箕子活动栖息地在五行山,箕子在那里不仅观天象还发明了围棋,西游记中的五行山就是指这一五行山。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五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特性条件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条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古代人民,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根据太阳、月球对地球来回寒热一年十二月周期运动变化的交互作用,总结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干支纪年纪月历法,并发展成为融入五行生克学在内,影响至现在的“干支纪年月五行生克历法”。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属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世上万事万物朴素地分为五类,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运用生克制化的关系,来说明和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像阴阳一样,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相克是任何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就没有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没有相克,就没有事物发生发展中的协调和平衡。相生保证了事物发展的原动力和可能性,相克保证了事物发展的控制力和协调性。事物之间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不断生长、变化和发展。《类经图翼》曰:“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
运用五行的各种特性,以木火土金水为中心,凡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特征、形态、功能、表现等诸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类似,就 把它归纳于哪一行中,分成五类,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分门别类作系统归纳,将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理出五行规律,从而可以说明各类之间的联系及变化关系。

五行学说的起源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

1、源自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行”在甲骨文中代表着方位,所以,有人认为,五行的原始涵义是指五方。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万物的基本形式。按东、南、西、北、中五方划分空间和方位的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墟卜辞。河南安阳挖掘的殷墟墓的平面图及上古明堂宗庙平面多半呈字形,这种字形的构造,建造起来不仅费力,而且费时、费料。因此,有人认为取这一形状构成某些建筑,是有象征意义的,这种意义,应是早期对方位空间的膜拜。

2、源自天之五星:在生活单纯、对自然界缺乏足够认识的人类早期,变幻而神秘的星空非常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伴随着星象的变化,大地出现的季节、气候、农作物的生长,亦进而使人们对天象、星象产生膜拜心理,因此,“占星术”一直占据着古代先民生活的重要位置。近代学者顾颉刚认为,“五行”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五星的运行,是人们对天空中呈现的不断变化的五大行星的描述。“五星”即九大行星中肉眼可观测到的水、金、火、木、土星。由于五大行星在天体中是有规律运行的,所以古人又把五星称作五行。当时的劳动人民根据天象来定季节、律历,总结探讨四季时令气候变化的规律,为生活和生产实践服务。

3、源自手指的计数:郭沫若先生则认为,五行之“五”与人身的手足之数相同,因此,他提出五行源自古人对人体的观察。在他的《甲骨文字研究释五十》中指出:“数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作,此手指之象形也。手指何以横书?曰,请以手做数,于无心之间,必先出右掌,倒其拇指为一,次指为二,中指为三,无名指为四,一拳为五,六则伸其拇指,轮次至小指,即以一掌为十。”这个说法符合汉民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取象”认知把握客观世界的方法。

4、源自五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北京中医药大学高思华教授提出,五行的产生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带五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这一观点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认可。《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即认为气候的变动,伴随着规律的发生。高思华教授认为五行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一范围内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而夏季尤长于其他三季。通过长期观察,古人发现春季气候温暖,且万物皆由春温之时而生发;夏季气候炎热,且夏热之时万物长大繁茂;长夏气候潮湿,且万物多在雨湿之时变化结实;秋季气候干燥,万物收敛凋零;冬季气候寒冷,万物闭藏。根据这点,古人便以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概念来取象比类,以木的升发的特性来代言春天温暖的气候特点和万物多于此时而生机勃发的物候特点;以火的炎热向上的特性来代言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和万物多于此时而长大茂盛的物候特点;以土的孕育变化万物的特性来代言长夏之季湿的气候特点和万物多于此时由禾而变为秀实的物候特点;以金的沉降清肃的特性来代言秋气凉燥的气候特点和万物多于此时而收敛凋零的物候特点;以水流于何处必然会渗藏于地下的特性来代言冬气寒冷的气候特点和万物多于此时闭藏的物候特点。由此可见,这里的木、火、土、金、水并不是什么物质的名称,而只是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一个抽象用语。正如《尚书·洪范》所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学说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中国古代金丹家还早在汉代就将五行学说移植到金丹术的理论中。《周易参同契》说:“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烦。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荣。”这表明魏伯阳在其理论中已容纳了五行学说。

古史辨:“五行学说”起源于何时?

“五行”二字最早见于《尚书》。《甘誓》中是载:“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载:“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甘誓》被认为是夏书,《洪范》被认为是商书,于是五行说只能起源于更早的年代了,太史公在《史记·历书》中下了论断:“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这种说法历来是不认为有问题的,第一个提出质疑的是梁启超先生,他在《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中介绍到:春秋、战国以前,所谓阴阳,所谓五行,其语甚希见,其义极平淡。且二事从未并为一谈。诸经及孔、老、墨、孟、荀、韩诸大哲皆未常齿及。四年之后任公弟子刘节先生又作《洪范疏证》,证明《洪范》成书于战国之末,其中所载的五行之说,是战国时期邹衍等阴阳学家之言,并非上古学问。
这种疑古的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这是从黄帝时期传承下来的学问,诸子们不可能不提及,纵然不反对,不提倡,也决然做不到只字不提,之所以不被提及,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套主流学问。反观战国后世,汉代学问言论已经完全浸润在阴阳五行学说当中了,到了魏晋王弼更是公然反对这种术数。一种学说在社会中的流传一定会有各方面“反馈”的,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学说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绕过某个历史时期而传承下来,商代甲骨文不见,周代《易经》《诗经》不见,诸子书也不讨论。指向只有一个:那个时期学说并没有被创造出来。

唯独提及“五行”的《甘誓》和《洪范》均被证为战国中后期的伪书,并非古书原貌。文中的“怠弃三正”,说的是夏为寅正,商为丑正,周为子正,无论是谁伐有扈氏,决然不可能用后世的“三正”之说来要求前人遵循。就好比中国统一时区之后,返回去要求晚清或民国来遵守北京时间做事。这是历史轮次的问题。董仲舒最终发现了这个问题,狡辩道:夏代之前就有已经存在寅正、丑正、子正三种历法,故此讨伐有扈氏可以根据他不遵从三正而作为兴师问罪的理由。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有一朝一代会同时使用三种历法吗?同为夏朝,同时使用三正?倘若有扈氏被虏,不禁也要问一句:你到底让我遵循哪一正朔?我一天之中不能有三个开头啊?

诸子书中《墨子》和《荀子》提到了“五行”之说:《墨子》被考定为三家分墨之后的著作,或是在西汉整理成书,形成定本,战国末期阴阳五行之说已经比较流行。《荀子》对五行的描述是出自本人的,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意思是子思按照往旧之传闻杜撰出来一种学说,然后把五行说的不堪数落了一遍,认为子思、孟轲是以五行骗人道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哪些愚昧的儒者不知道子思孟子传播的并非孔子、子游的学说,造成后人把五行当作儒学,这是子思、孟子的罪过。然而我们发现《孟子》一书中连五行两个字都没有,子思之书不传,无从考证,这中间是否存在什么误会呢?

荀子说的“案往旧造说”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弊端,但凡后世有所“造说”不敢以自己之名发表,伪托有一位上古先师,然后传承而来。东汉时期仍有直接从黄帝手中传承《黄帝九鼎神丹》的说辞,且不说丹法,试问既然九鼎的大禹所铸,黄帝又何以得知世间有九鼎呢?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大致有二,一是“言出于己,俗多不受”,有道理的话须得打着名人旗号进行传播。二是古人普遍缺乏质疑精神,明知说辞多不合理,也缺乏计较,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惟其如此,荒诞谬论竟能笔录丹青。

我们考校历来说辞,辨析道理,虽不能掌握究其真实的来龙去脉。必然可以确定了什么说法其余何时,通过质疑、辨伪,得出一个相对确信可靠的结论出来,而非依旧混沌无知的活在童话世界当中。由上资料及分析,大致可以确定“五行说”起源于战国中期,伪托至上古时期,究竟何人首发,不得而知,然早期集大成者必是邹衍。我们抽时间再讨论邹衍所处的时代以及五行学说的内容。

古史辨派:“疑古”的意义何在?

古史辨派:“疑古”的目的何在?

五行的来历?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观点。最流 行的观点出自《尚书·洪范》,其中认为人们将 自然界中具有类似属性的事物抽象概括,归入 五行,再用五行解释事物的变化,最终发展为—种学说即五行学说。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另一种观点认为五行与《易经》的阴阳学说有关。也有观点认为五行源自河图、洛书中 的天地生成数口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 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对五行学说的起源认 为:“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 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 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方位 之气产生五行。

“五行”最早是由谁提出的?谢谢!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思想类别: “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种意义分析过了,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再把这几种意义综合列举如下:
指五种行为原则,疑为荀子所持。
指五种物性,如尚书洪范及周子太极图说所持。
指人类生活上的五种必须的物质条件,如左传里蔡墨所持。
为分类学上的五种分类原则,如吕氏春秋所持。
指借著阴阳二气之流动而存在的五种『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黄帝内经素问所持。
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属及流水。它们的象征意义分别为生机兴发,活动或变化,孕育或培植,禁制与伏藏。此为萧吉所持。
以上有关五行的六种意义,除(1)及(3)之外,若把其余(2)(4)(5)及(6)这四项结合起来,才是阴阳五行思想中五行的完整意义。五行学说起源于《尚书》,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于《内经》.唐代·王冰进行过注释。《尚书》是由谁编纂的呢?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中国哲学史上的五行思想类别: “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已把五行的各种意义分析过了,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再把这几种意义综合列举如下:
指五种行为原则,疑为荀子所持。
指五种物性,如尚书洪范及周子太极图说所持。
指人类生活上的五种必须的物质条件,如左传里蔡墨所持。
为分类学上的五种分类原则,如吕氏春秋所持。
指借著阴阳二气之流动而存在的五种『存在形式』,如白虎通及黄帝内经素问所持。
指木材(植物)、火炎、泥土、金属及流水。它们的象征意义分别为生机兴发,活动或变化,孕育或培植,禁制与伏藏。此为萧吉所持。
以上有关五行的六种意义,除(1)及(3)之外,若把其余(2)(4)(5)及(6)这四项结合起来,才是阴阳五行思想中五行的完整意义。
▲------------------------------------五行------------------------------------▲
*五行:金水木火土。
*方位:东西南北中。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窃:金窃土,土窃火,火窃木,木窃水,水窃金。
*五行相溺:金蒸水,水溺木,木溺火,火燥土,土掩金。
*天干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地支相冲(激):
子(鼠)与午(马)相冲,丑(牛)与未(羊)相冲, 寅(虎)与申(猴)相冲,
卯(兔)与酉(鸡)相冲,辰(龙)与戌(犬)相冲,巳(蛇)与亥(猪)相冲。
*地支相害(穿):
子(鼠)与未(羊)相害,丑(牛)与午(马)相害,寅(虎)与巳(蛇)相害,
卯(兔)与辰(龙)相害,申(猴)与亥(猪)相害,酉(鸡)与戌(犬)相害。
*地支相刑(妨):
子(鼠)与卯(兔)相刑,丑(牛)与戌(犬)相刑,寅(虎)与巳(蛇)相刑,
辰(龙)与辰(龙)相刑,巳(蛇)与申(猴)相刑,午(马)与午(马)相刑,
未(羊)与丑(牛)相刑,申(猴)与寅(虎)相刑,酉(鸡)与酉(鸡)相刑,
戌(犬)与未(羊)相刑,亥(猪)与亥(猪)相刑。
*地支相合(和谐):
地支三合:
子(鼠).辰(龙).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鸡).丑(牛)合金局;
寅(虎).午(马).戌(犬)合火局;亥(猪).卯(兔).未(羊)合木局;
地支:
子(鼠)与丑(牛)相合化土,寅(虎)与亥(猪)相合化水,
卯(兔)与戌(犬)相合化火,辰(龙)与酉(鸡)相合化金,
巳(蛇)与申(猴)相合化水,午(马)与未(羊)相合化日月。
*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五行------------------------------------▲

展开全文